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在改良KM2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 MoGH3-3株是我国绵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制苗菌株.为研究MoGH3-3株在改良KM2培养基中的生长及繁殖特性,利用活菌计数方法对其在不同培养阶段的生长滴度(颜色变化单位)进行测定,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传代稳定的MoGH3-3株在改良KM2培养基中培养12 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7...  相似文献   
12.
pH是影响水生动物的重要环境因子,pH的改变会引起水生动物一系列的生理应答。青蛤(Cyclina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其在养殖过程中面临各种pH挑战。为了解青蛤在不同pH下的生理应答,实验设置了5个pH梯度:7.4、7.8、8.2、8.6、9.0,进行了7 d不同pH暴露。结果发现,经过7 d pH暴露,pH7.8组钙化率仅稍微降低,而pH 7.4、pH 8.6、pH 9.0组钙化率变为负值;pH 7.8、pH 8.2、pH 8.6组中各组织CA酶活性在整个实验期间保持稳定,pH 7.4、pH 9.0两组暴露3 h后CA酶活性开始升高并在24 h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至120 h恢复至初始水平后保持稳定;与CA酶类似,pH 7.8、pH 8.2、pH 8.6组中各组织SOD酶活性在整个实验期间保持稳定,pH 7.4、pH 9.0两组从暴露12 h后开始升高并在24 h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至48 h恢复至初始水平后保持稳定。结果表明,青蛤可以承受较大的pH波动,推测酸碱环境因素变化可能使青蛤产生生理应激效应,导致SOD和CA短期波动,但最后通过其自身调节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3.
14.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条件下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培养,通过PPLO精氨酸培养基、牛心汤培养基、MEM-KM2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动物血清和同一动物不同浓度血清,从生长滴度、生长速度、培养基来源、造价各个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加100 mL/L马血清的MEM-KM2培养基更适合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培养,它的生长滴度可达109,所需时间只为5 d,并且配置方便,价格合理。这一结果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原的大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生产的大敌,要发展畜牧业生产就要防治动物疫病。但在疫苗接种时,经常出现正常反应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如废食、皮疹、休克、死亡等,正确处理或避开这些问题,对推行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保护人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盐碱池塘水体为研究对象,比较叶轮+底增的复合增氧方式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下盐碱池塘水体pH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复合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的影响。试验包括室内和野外试验两部分,室内试验为通气量和叶绿素a浓度交互作用下对室内普通水体pH的影响,野外试验为复合增氧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显示,通气可以显著降低水体pH值(P<0.05),且降低值(ΔpH)随通气量增大而增大。野外试验结果显示,开机时,不同天气条件下复合增氧池塘pH均显著低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复合增氧池塘DO和CO2浓度均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不开机时阴天和雨天条件下两者差异亦显著(P<0.05)。整个养殖期复合增氧池塘DO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而pH值下降及CO2浓度上升较明显,且均在第45天后低于和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复合增氧与单一叶轮增氧方式下叶绿素a浓度与水体pH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13和0.738。以上结果表明,复合增氧方式能够增加水-气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盐碱池塘水体DO和CO2浓度,降低池塘水体pH值。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豚鼠试验及在其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对豚鼠的毒力以及在豚鼠组织器官的分布,作者采用改进的寇氏法测定了H.parasuis血清5型标准株对豚鼠的LD50,以1 LD50剂量经鼻腔、气管、肺、腹腔、肌肉和皮下接种感染豚鼠,比较不同途径感染H.parasuis对豚鼠致病性的差异;以1 LD50剂量气管接种豚鼠,接种后在不同时间取豚鼠的脑、心、肝、肺、脾和肾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parasuis在豚鼠上述组织的分布.结果显示该H.parasuis血清5型标准株的LD50为1.33×109 CFU,LD50的95%可信限范围为1.35×109~1.30×109 CFU;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气管、肺和腹腔3个接种途径试验组豚鼠出现了4/8、2/8和5/8的死亡;在气管感染豚鼠6 h后,首先在肺脏组织呈现阳性结果,在感染8 h后,上述组织中都出现了阳性结果.结果表明气管、肺、腹腔和肌肉4个途径都可以使H.parasuis对豚鼠致病,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细菌分离结果表明H.parasuis感染后能侵染肺、心、肝、脾和肾组织,并能突破血一脑屏障而侵染脑组织.  相似文献   
18.
在已经建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和引物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APP、HPS复合PCR诊断方法,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APP的442 bp,和HIS的1090 bp的特异性片段,并应用于临床检测.该方法的建立对临床上进行这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沙蒿籽絮凝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Al3+可以显著地提高沙蒿籽水提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当沙蒿籽水提液的用量为0.5 mL、Al3+浓度为0.01 mmol/ L、pH为3~6及25 ℃时,沙蒿籽水提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佳,絮凝率高达96. 3 %以上.其絮凝效果优于AlCl3和PAM.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及不同气候类型对马铃薯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及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在陕西华县和陕北米脂县进行马铃薯肥效试验[结果]由于试验地土质和气候备件不同,肥料对产量的影响效果也不同华县表现为:N〉K2O〉P2O5,增施1kgN、P2O5、K2O可使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32.6、4.3、24.7kg,平衡施肥处理产量可达4.7916kg/hm2:而米脂县平衡施肥处理产量为26527kg/hm2,增施1kg、P2O5、K2O可使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16.8、4.7、21.6kg在同一生长期,植株地上部分的养分含量顺序为:K2O〉N〉P2O5[结论]华县施肥推荐量N、P2O5、K2O分别为363、86、301kg/hm2,米脂县为258、82、258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