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进行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研究。首先克隆了VP1基因片段.将pMD18-VP1质粒及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Ⅰ分别用BamHⅠ及Hind Ⅲ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VP1;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菌。在菌体内进行重组,并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VP1;将Bacmid-VP1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并进行表达水平的检测。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VP1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32.
以病毒为重组疫苗的载体构建的活载体基因重组疫苗免疫哺乳动物,抵抗传染病的研究已获得成功,其中鸡痘病毒存在着很大的潜在优势。然而,作为非复制的载体其安全性迫切需要检验。选择重组鸡痘病毒vUTAL 3CP1分别以正常剂量、超大剂量,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接种豚鼠,第一次免疫后间隔14 d分别进行二免、三免;对妊娠豚鼠的不同阶段进行免疫,通过PCR、RT-PCR、EL ISA、中和抗体检测和免疫组化等检测方法,对疫苗在豚鼠体内的基因和蛋白分布、抗体消长规律以及毒性,和对妊娠豚鼠和子代体内的基因和蛋白分布、抗体消长规律以及毒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肌肉接种FMD重组疫苗株后,临床观察、病理组织学和检测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免疫动物精神状态良好、饮水、采食等临床表现一切正常;病毒培养表明只在接种的部位免疫3 h可以培养出病毒,其他组织和其他时间点均未能培养出病毒,证明重组鸡痘病毒vUTAL 3CP1在体内是一过性感染,免疫3 h的病毒是未完全吸附的病毒,而不是复制的病毒;通过PCR,RT-PCR检测,可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脑、肠系膜淋巴结内检测到了FPV 4b DNA和FMDV VP1 DNA,且在大部分组织能存留5 d左右;增加免疫剂量和进行多次免疫,其在体内存留时间仍然很短,重组疫苗可诱导豚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FMDV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静脉注射也在体内检测到病毒的DNA,但其在体内的分布和存留时间短,诱导豚鼠产生的抗FMDV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比肌肉注射低、且持续时间短,病毒培养表明只在任何组织和任何时间点均未能培养出病毒;对妊娠豚鼠的不同阶段均无毒性,未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反应,子代未检测到病毒的DNA。以上均证明重组鸡痘病毒vUTAL 3CP1在豚鼠体内存留时间短,对妊娠豚鼠、子代无毒性,且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且对环境无污染,为后期其他哺乳动物实验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从而更进一步验证所构建的重组鸡痘活载体疫苗的生物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对免疫动物无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33.
鉴于目前出现了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共存的局面,研究多价流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各表位的免疫学特性,结合分子生物学信息软件的模拟功能,以H 3、H 9亚型流感病毒的HA抗原表位、流感病毒的其他主要抗原(NP、NA、M)表位的基因为基础,再附以K ozak序列和适当的酶切位点,设计并合成大小为765 bp的复合多表位基因盒-Ep。i将Ep i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构建DNA重组体pIR-Ep i;将H 7HA、Ep、iH 5HA基因以融合表达方式克隆到pIRES1neo中,构建了DNA重组体pIRE-H 57-Ep。i以上述构建的DNA重组体与鸡痘病毒重组株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后,检测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复合多表位DNA重组体pIRE-H 57-Ep、ipIRE-Ep i免疫组小鼠均能产生针对H 3亚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1∶1 600~1∶6 400)低于灭活疫苗免疫组(1∶12 800),但均高于其他对照免疫组(P<0.01)。pIRE-H 57-Ep i免疫组抗H 5、H 7 HA抗体效价分别为1∶12 800和1∶6 400,均高于其他免疫组(P<0.05)。pIRE-Ep i免疫组抗H 5、H 7HA抗体效价(1∶200,1∶100)较低,与其他对照免疫组差异不显著。pIRE-H 57-Ep i与pIRE-Ep i免疫组抗H 9亚型A IV的HA抗体效价(1∶6 400,1∶3 200)明显高于其他免疫组(P<0.05)。与PBS对照组及空质粒pIRES1neo对照组比较,用所构建的重组体免疫的各试验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类CD 4 和CD 8 的数量显著提高(P<0.05)。pIRE-H 57-Ep i与pIRE-Ep i试验组的CD 4 与CD 8 淋巴细胞的数量较灭活苗显著增多(P<0.05),而各重组体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所有组的CD 4 /CD 8 比值均稳定在1.5~2.0,表明无异常免疫应答出现。EL ISPOT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斑点数实验结果表明,pIRE-H 57-Ep、ipIRE-Ep i试验组的IFNγ-斑点数量(>70)比灭活苗(<40)显著增多(P<0.05),而各重组体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所构建的DNA重组体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最终获得能同时预防多种亚型流感病毒的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致病性耐药大肠杆菌的噬菌体裂解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很广,常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差,对18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高达80%。而用从污水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经纯化增殖提高效价后,用来进行裂解试验则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其中对H1、H2、B1、P等几种菌的裂解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5.
猪圆环病毒2型内蒙古株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取内蒙古某猪场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病猪的肝、淋巴结、肺、脾等器官组织病料 ,处理后负染 ,透射电镜观察到约 17nm的病毒粒子。用 PCR法从病料中扩增获得 2型猪圆环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其全长为176 7bp,与 Gen Bank中公布的 11株 PCV- 2型序列比较 ,同源性为 95 .2 %~ 99.8%  相似文献   
36.
猪源新城疫病毒JL01株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在吉林省某猪场发生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到40%~50%,病死率15%,取其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可见副黏病毒样颗粒,表明其病原可能为某种猪源副黏病毒,命名为JL01株。在对该病毒的的血凝、血凝抑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后,初步确定该种猪副黏病毒为猪源新城疫病毒。病毒回归试验表明,纯化的病毒对猪仍有较强的致死性,并可从死亡猪体内分离到新城疫病毒。该病毒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半数致死量(EID50)分别为55.2 h、1.60和10-7.5/0.1mL,表明该毒株属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在此基础上,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其它10株NDV毒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L01株与B1、LaSota、Clone30等经典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同源性较高(91.5%~98.5%),与ZJ1、Mukteswar等强毒株的同源性较低。F基因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G-K-Q-G-R-L117,与弱毒株序列完全相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JL01株属于基因Ⅰ型。因此,本研究所分离到感染猪的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变异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但其致病力与强毒株相当。  相似文献   
37.
利福平脂质体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利福平脂质体,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利福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成膜后,在初次乳化温度为20℃,氯仿:PBS(v:v)为1:5,药脂比(g:g)为1:7,乳化速度为400r/min的条件下,先乳化30min,再将乳化温度升至30℃乳化30min,所制得的脂质体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在2.5~10μm范围内的占总数82.4%,其中5~10μm的占33.8%,包封率32.8%。  相似文献   
38.
从东北地区采集的150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3株猪细小病毒毒株。根据PPV7标准株NCBI登录号KU563733设计3对引物,对3个病毒株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进行拼接,获得3个病毒株的NS1和CP基因序列,然后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个毒株的NS1基因序列与经典PPV7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4%~95.2%、94.1%~95.1%和93.5%~94.3%;CP基因序列与经典PPV7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9.6%~91.8%、89.8%~92.0%和89.6%~91.7%。通过进化树比对分析,确认3株PPV毒株为PPV7亚型。通过对其他病毒进行检测,发现PPV7与PCV2、PPV2的混合感染率较高。该分析结果为我国东北地区猪病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应用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接种豚鼠,4d后剖杀,分离组织,通过电镜观察、血凝试验(HA)、RT-PCR等方法检测病毒在体内分布情况;应用纯化RHDV间隔2周接种豚鼠,3次免疫后10 d,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IFN-γ、IL-2、IL-4、WST检测.结果表明:电镜观察未见病毒粒子;HA检测结果为肝脏HA效价最高,肺脏效价最低;RT-PCR方法未检测到RHDV目的基因;WST检测发现免疫组刺激指数高于对照;免疫组IFN-γ、IL-2检测结果高于对照,IL-4检测结果低于对照.RHDV在豚鼠部分组织具有血凝性,电镜未见病毒粒子,能使豚鼠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为筛选鉴定“通用型”T细胞表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H5-H7双价禽流感核酸疫苗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禽流感的高度变异性,免疫后不同亚型之间难以得到交叉保护,以致病毒得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多价核酸禽流感疫苗具有可以保护不同亚型病毒攻击的特点。本试验设计并构建了包含禽流感H5HA和H7HA1基因的双价真核表达质粒pV-H5-H7及单独表达H5HA和H7HA1的pV-H5和pV-H7HA1。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等方法验证构建质粒的正确性和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0,21 d分别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设立双价疫苗组,单表达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后35 d用HPAIV H5N1进行致死性攻击。结果显示免疫组均可刺激机体产生H5特异性抗体,pV-H5-H7诱导产生的抗体对H5N1的攻毒保护率为80%,而pV-H5单表达的攻毒保护率也为80%。表明本实验构建的双价禽流感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单表达组相当(P>0.05),为多价禽流感核酸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