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为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低、操作工序多等技术难点,采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研究其在塑盘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可加大塑盘抛秧的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简化育苗工序,增加产量。与未包衣对照相比,包衣处理的出苗率提高,立枯病、稻蓟马病虫危害率减轻,株高降低,秧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单株带蘖数、假茎粗、总根数、根冠比明显增加;剪根水培发根速度快、发根条数多、根长增加,立苗速度提早3d,抛后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可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促进抛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扬两优6号全生育期140d,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2003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相似文献   
43.
水稻旱育秧技术在我国应用面积迅速发展。但是 ,经过这几年的生产应用 ,出现三大问题 :一是秧苗生理转换期生理性和病理性死苗严重 ;二是好气性的恶苗病发生严重 ,且易受地下害虫危害 ;三是旱育秧苗体轻、根盘小且根部难以带土 ,在抛植时容易出现“遇风雨飘秧、遭烈日败苗”现象 ,造成立苗难、植伤重。同时 ,在江淮地区应用 ,由于雨水偏多、日照偏少 ,往往导致秧苗窜高 ,降低苗体素质。因而 ,影响了该项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针对上述突出问题 ,将节水、保水技术与种衣剂及其包衣技术有机结合 ,经多年的探索研究 ,研制成…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直播水稻品比试验常规粳稻的适宜播种量,以常规中熟中粳扬粳3012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不同的播种量和机条播、人工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析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出苗、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基本苗数增加,成苗率下降,秧苗素质下降,最高茎蘖苗和有效穗数上升,成穗率下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先上升再下降。扬粳3012直播品比试验播种量以60~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5.
为提高机插秧育苗基质的秧苗素质和使用效果,本研究以常规机插秧育苗基质柴米河基质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方式添加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研究对基质育苗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育苗伴侣培肥机插秧育苗基质,其株高、叶龄、茎基宽、单株叶面积、SPAD值、根体积、百苗干重、壮苗指数等秧苗素质均显著提高;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并提高了秧苗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GS、GPT、GOT、SOD等酶活性;移栽大田后,增产显著。其中,将育苗伴侣与基质拌和、施用于盘下苗床上效果更佳。通过育苗伴侣培肥基质,是解决目前基质易脱肥落黄、秧苗素质不稳定的有效途径,育苗伴侣使用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6.
水稻机插秧种衣剂使用后能在种子表面形成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的种衣膜,并通过其自身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而达到治虫防病的效果。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减少了机插秧田间育秧操作程序,省工节本,是水稻机插秧生产优质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的研究概况、组份及其应用效果,介绍了种子包衣的技术优势及作用机理,讨论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种衣剂在水稻机插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育苗伴侣壮秧肥在水稻机插秧上的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育苗伴侣壮秧肥作机插秧育苗基肥,研究其应用效应,结果表明:与常规壮秧肥相比,育苗伴侣壮秧肥不仅能提高出苗率、成苗率,防止青枯死苗、黄苗、红苗的发生,而且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盘根力度,增大秧龄弹性.移栽大田后,分蘖发生早,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48.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优质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49.
50.
高吸水种衣剂应用于杂交籼稻汕优63、常规粳稻武育粳3号,对25、30、35、40天秧龄的秧苗都具有显著的壮根壮苗效果,比未包衣对照单株总根数增加277%~394%,带蘖数增加333%~500%,带土重增加251~4.29倍。抛栽大田后,立苗速度快,各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35%~1303%。不同秧龄间的效应,汕优63以35天秧龄、武育粳3号以30天秧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