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9篇
园艺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溴氰菊酯对茶树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茶树品种东湖早为材料,研究了喷施溴氰菊酯对茶树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溴氰菊酯对叶片SOD,CAT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POX有激活作用,叶片内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药液浓度及喷药后时间长短均影响上述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成熟叶的变化速率低于嫩叶,喷药后144h仍可检测出药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春叶、夏叶、秋叶的含水量,水分形态及其变化的测定,以及对茶树的旱害、冻害的调查,探明了同一条件下不同品种、不同季节萌发的叶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和束缚水含量的差异、变化规律,及其与茶树抗旱性、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88年2月,国家教委下达了“七·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软科学课题,《教学实验室设计标准与配置方案》二级子课题,我们选定了本院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经两年的工作,已制定出《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室设计与装备标准》方案,于1990年5月由省教委主持通过专家鉴定。 我院茶学专业创办于1956年,师资力量较强,经过多年的建设,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在教学改革方面,1982年由学院决定成立茶学实验课教研室,设置新的系一级管理的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室。教研室根据茶叶生产特点,制定了《茶学专业知识及能力模式图》,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叶中无机元素的研究报导在逐渐增多,并作出了不少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人们的极高重视。但红碎茶中无机元素的分析研究,尚未见系统报导。本研究收集了我国出口红碎茶一、二、三、四套产品试样,共测定了8种(铁、锰、镁、钙、铜、锌、钠、钾)无机元素,16项(色素成分、茶汤汤色和茶汤乳色测色值、滋味  相似文献   
16.
液体茶饮料加工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体茶饮料是利用茶叶可溶物制成 ,饮用方便。主要有调味混合型及纯茶型二类。由于茶汤对热、p H等各种环境因素十分敏感 ,因而在加工与贮藏过程将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而茶乳酪的形成又是茶饮料加工的固有特征 ,这些都是从根本上影响茶饮料品质风味的主要原因。国内外不少学者在有关方面作了一些研究 ,本文对此进行归纳 ,期望能有益于茶饮料的研究与开发。1 液体茶饮料在加工及贮藏中的化学变化1 .1 主要香味物质的变化根据末松伸一等 ( 1 992 )及我国卫生部( 1 997)分别对日本与中国市售罐装茶水饮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在液体…  相似文献   
17.
茶树不同抗寒性品种间保护酶类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其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其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S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作鉴定茶树抗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3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成熟叶片、嫩梢(正常芽和对夹叶)及不同器官(嫩梗、嫩叶)内6种元素(钙、镁、铁、锰、锌、铜)的含量及年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叶片含钙量变化趋势是,3个品种的春叶及东湖早的夏叶均与叶龄呈负相关。政和大白茶、毛蟹的夏叶和3个品种的秋叶含量则与叶龄呈正相关。各品种叶片含镁量与叶龄呈2次曲线相关,而铁、锰、锌、铜元素的含量均与叶龄呈正相关。正常芽叶钙.镁.铁、锌,铜含量高于对夹叶,而含锰量则相反,对夹叶高于正常芽叶。嫩梗钙、镁含量高于嫩叶,而铁、锰、锌、铜的含量则有随季节不同交替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茶树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等多种次生代谢物质的茶树叶片中分离出高质量的基因组DNA,对4种植物DNA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后,以茶树春梢为材料,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首次采用CTAB区室法提取茶树基因组DNA。结果表明,用该4种方法提取的DNA,其OD260/OD280都在1.8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21kb,能完全被EcoRI酶切消化,也能获得清晰的PCR扩增图谱。因此,只要操作合理,4种方法均能提取出高质量的DNA。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颇具特色的5个科研方向;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依靠内部挖潜和外部融合创造了学科发展的良好条件,找到了一条加快种植类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