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9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闽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性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侵蚀程度的加大,土壤有机质降低,N、P、K的供应容量和供应强度降低,供肥能力下降,同时土壤砂化,物理结构性变差,抗蚀性和抗冲性减弱。  相似文献   
102.
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和苔藓为材料,利用径流小区试验,观测其对幼林锥栗园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其在3种雨型下径流量与入渗量、含沙量与产沙量以及侵蚀泥沙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雨型顺坡和梯田的径流量关系为对照> PAM与苔藓混合处理>PAM处理>苔藓处理,入渗量为苔藓处理的小区最大;PAM处理的产沙量最少,顺坡长历时降雨条件下苔藓处理降低含沙量的效果更加明显;梅雨产沙主要以粘粒和粉粒为主,雷阵雨和台风雨产沙沙粒比例明显增加,PAM与苔藓混合处理阻止园大颗粒土壤的流失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3.
花岗岩强度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朱溪河流域治理情况进行调查,构建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其权重,对治理前后进行了效益评价,得出治理前后评价值差异极显著,其中朱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值为0.6645,而生态效益评价值为0.3228,相对于综合效益的贡献率为48.58%。由此可知:治理后朱溪河流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优于治理前。  相似文献   
104.
以2002、2008、2014年龙海市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和Logistic回归模型生成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概率适宜性图集为基础,借助IDRISI软件平台,运用CA-Markov模块对龙海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粗放发展情景下,龙海市的耕地将被大量侵占,生态用地得不到有效保护,人地矛盾关系愈演愈烈;在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情景下,龙海市未来各用地类型结构的发展将趋于稳定,表明土地利用政策法规的约束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闽南花岗岩地区不同侵蚀程度与土壤渗透性能及其主要化学性质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无明显侵蚀的土壤的水分入渗量和入渗速率最大,并随着侵蚀程度的加剧入渗量和入渗速率逐步减小。不同侵蚀程度的土壤水分入渗量的差别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加大;不同侵蚀土壤的起始入渗速率差异更为明显。侵蚀引起土壤化学性质的恶化,但并不是所有化学性质都与侵蚀密切相关,对侵蚀敏感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土壤有机质和氮。  相似文献   
106.
闽南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闽南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原因,结合闽南农村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以生物治理、坡改工程、调控水工程和社会管护工程为主体的综合防治体系,是治理闽南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7.
闽东南花岗岩侵蚀区的侵蚀性降雨集中分布于5~9月份。产生水土流失主要是大于20mm的降雨,尤其是50.1~80和大于100mm的降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占总量的55%。降雨量仅对顺坡抛荒区的土壤侵蚀量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同时与顺坡抛荒区、顺坡草区、中耕作物区和灌丛区的径流量成显著的正相关。30min瞬时雨强与顺坡抛荒区和中耕作物区的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成显著的正相关,也与顺坡草区的径流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平均雨强对各处理区的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在对漳浦县地貌、果树、坡度等景观生态要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ARCVIEW软件进行图形数字化,ARC/INFO软件进行图形叠加分析,从而建立以地貌为基本线索,植被为标志的漳浦县坡地果园景观的逐级分类系统。该系统为4级分类系统,包括12个景观型、35个景观亚型、102个景观单元、159个景观基本单元。并准确统计出各景观类型所拥有的斑块数和面积。  相似文献   
109.
根据一些径流小区的试验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降雨量、径流量、土壤侵蚀灰色系统动态模型。通过对系统的动态分析,指出降雨量对径流量、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可为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有机物料对闽南侵蚀劣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滤管法研究了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爬地兰,无刺含羞草,日本草百喜草和宽叶雀稗地上和地下部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分别为0.32-0.38和0.34-0.43。各物料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土壤有机碳地上部物料平均77.5%、地下部物料平均68.1%以有机无机复合状态存在,加入有机物料还能增加松,紧结合态腐殖质量,提高松紧比和增加松结态的胡敏酸和富里酸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