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2020年甘薯育种创制中,从实生苗选种至复选试验,选择升级的鲜食品系参加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为广东省、国家(南方)区试及生产示范、开发利用提供多样性专用型品种.[方法]选择从复选中升级的50个试验品系,分花青素(紫色)、胡萝卜素、优质淀粉3个类别品系开展田间品种比较试验.每类别各品系按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收获期对茎叶和薯块基本特征特性进行观察鉴定,记录结薯性,测定鲜薯产量、薯块干物率、鲜薯淀粉、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评价薯块蒸熟食味.[结果]从参试的胡萝卜素类别甘薯品系中筛选出2个品系,其中广薯18-10属多薯、优质高产类型,广薯18-62属短蔓、胡萝卜素含量特高类型.从优质淀粉类别甘薯品系中筛选出4个品系,广薯18-28、广薯18-114、广薯18-126及广薯18-111分属结薯性好、高产、淀粉含量高及茎叶紫色4个类型,另有3个品系(17-111、18-91、18-127)引入资源圃保存,作为品质特优材料类型利用.从花青素类别甘薯品系中筛选出6个品系,广薯18-70、广薯18-82、广薯18-79、广薯18-46、广薯17-156及广薯18-57分属薯块美观、特优、花青素特异、高产、淀粉含量特高、茎叶菜用6个类型,另有4个品系(17-175、18-40、18-88、18-106)引入资源圃保存,作为紫薯优质材料利用.[结论]品种比较试验鉴定为进一步开展甘薯品种选育鉴定及开发、生产示范利用提供了丰富的专用型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3.
国内外甘薯研究态势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国内外甘薯[Ipomoea batatas (L.)Lam]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研究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检索2000—2019年发表的甘薯文献,从论文产出、引文分析等视角对甘薯的研究国家、机构、作者、高被引论文、出版刊物、学科分类、关键词和基金资助做计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中国甘薯研究处于十分活跃的态势,在发文量、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数量指标上均为全球第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学术质量总体提升还未跟上,无论文献篇均引用次数、H指数还是高被引论文,与美国、日本等顶尖水平还略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优势科研单位和学者个体不多,高被引论文和高水平文章依然较少。此外,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总体上质量不高,本领域尚未创办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与科研大国地位不匹配。甘薯研究领域中,国内外学者研究重点均在作物学和食品科学上,研究热点有紫薯、淀粉和花青素,鲜食、特用(紫肉、叶菜)甘薯将是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4.
桑园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害虫种群的重要属性,笔者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桑园3种主要害虫桑白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粉虱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朱砂叶螨为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桑螟为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型,结果为这3种害虫的种群系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入侵害虫桔小实蝇检测方法的研究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首先归纳了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桔小实蝇的分布与为害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如其目前分布于中国的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四川、海南、云南、台湾等省份或地区,为害近300种果蔬植物,主要为害果实,世代相互重叠,具有群集取食的习性。接着从形态鉴定检测、声波检测及分子检测3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桔小实蝇的检测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为适应水果进出口贸易快速通关的大局进一步开展对桔小实蝇检测鉴定新技术研究的迫切需要,最后提出了关于桔小实蝇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生态适应规律及机制、扩散途径及机制、可持续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36.
不同杀菌剂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防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在2016 年田间试验的基础上,2017 年选用5 种杀菌剂的不同浓度或其中2 种杀菌剂混用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进行田间防控试验。结果表明,以50%多菌灵100 倍液于扦插前浸薯苗、扦插后在薯苗基部浇施,在5 月中旬—6 月上旬扦插甘薯苗的条件下,大约7 月上中旬甘薯茎基部腐烂病未发病至初发病时,在甘薯茎基部每隔10 天左右,连续喷施防治3 次的防效最好,达60.10%,产量达18798.61 kg/hm2,比对照增产389.51%,且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7.
线损是反应配电网运行的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配电网负荷实测,开展线损理论计算,计算地区配电网线损分压、分元件分布构成,分电压层级分析了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降损措施。题,与统计线损对比分析,找出管理线损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降损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为了分析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耐寒性及其卵发育情况,对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过冷却点和冰点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该研究用RW热敏电阻+数字万用电表过冷却点测定仪、超低温冰箱、计算机自动记录检测该虫成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应用自然温度饲养观察并计算了叶甲卵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成虫的雌虫体过冷却点-13.38~-5.56℃,平均-10.75℃;体液冰点为-10.41~.2.32℃,平均-6.5℃.雄虫体过冷却点为-11.22~-5.56℃,平均-8.88℃;体液冰为-7.71~-0.7℃,平均-3.80℃.雌虫的耐寒性强于雄虫.龙眼长跗萤叶甲卵在常温条件下,其发育起点温度是(15.8±0.7)℃,有效积温是(142.5±9.5)日度,卵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公式为:V=[T-(15.8±0.7)]/(142.5±9.5).由研究结果推测目前广西龙眼栽种区都可能成为此虫发生分布区和潜在发生分布区.  相似文献   
39.
44个吡虫啉制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明确吡虫啉对水稻稻飞虱的效果。在大田中,以喷雾施药法对44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吡虫啉进行了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试验。用吡虫啉25g/hm^2(有效含量)7d后,对稻飞虱控制效果最好的可达96.03%,最差的防效仅12.67%。44个吡虫啉制剂中防治效果≥90%的有10个,防治效果达80%~90%的有15个,防治效果为70%~80%的有9个,防治效果在60%~70%的有4个,防治效果〈60%的有5个。因此,在稻飞虱发生程度中等的年份,用吡虫啉还是可以有效控制其为害的。  相似文献   
40.
紫莳药18是由浙江省台州市传统山药产地的特色地方品种紫莳药变异株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单株结薯数一般1~2个,块茎圆柱形,长度26.9 cm左右,直径8.3 cm左右,单株块茎质量1.1 kg左右,块茎表皮颜色褐色,须根少,果肉紫色,肉质较粉,蒸煮易熟烂,食味好。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w,后同)分别为32.3 g·100 g-1、21.1 g·100 g-1、0.9 g·100 g-1、2.41 g·100 g-1。在田间炭疽病抗性强于对照。一般667 m2产量1700 kg左右,适宜浙江台州及类似地区种植。2023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