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PCR检测犬腺病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合成的两条引物,对病犬肝脏和细胞培养物冻融上清中的1、2型犬腺病毒DNA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再将扩增产物进行同位素标记,与纯化病毒DNA进行打点杂交。扩增产物经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其大小与设计的引物间的序列大小基本一致;扩增产物经标记后只与犬腺病毒DNA发生杂交反应,表明其为犬腺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  相似文献   
52.
犬冠状病毒YS1株人工感染犬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从腹泻犬体内分离获得的犬冠状病毒YS1第5代CRFK细胞培养物,以不同剂量人工感染50只2 ̄3月龄健康幼犬 ,14d内计有16只犬发病,其中14只耐过,2只死亡,发病率为32%,死亡率为12.5%,患犬粪便经电镜检查和RT-PCR检测,前者见有CCV样病毒,后者扩增出CCV特异核酸片段。48只试验犬血清对该病毒的SN抗体效价随接毒量的不同分别平均为1:310、1:245、1:185、1:115  相似文献   
53.
首次对犬冠状病毒(CCV)V1株和DXMV株小膜蛋白(SM)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用RT-PCR对分离的CCV V1和DXMV野毒株SM基因进行了扩增,并将其克隆到pMD18-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两毒株SM基因ORF全长均为246bp,编码82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CCV标准毒株Insavc-1 SM基因相比,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92.1%和100%、90.9%.DXMV株与Insavc-1株SM基因相比有9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导致4个氨基酸发生变化.对冠状病毒科中不同的冠状病毒SM基因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表明,冠状病毒可分为4个群,群内不同冠状病毒SM基因及其蛋白显示出很高的同源性,而不同群之间的同源性却较低.  相似文献   
54.
以H5N1亚型虎源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间接ELISA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获得2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株,命名为3A13和1B8.分别制备腹水后进行纯化,获得了抗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制备了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该试纸条对H5N1虎源流感病毒鸡胚培养毒、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以及24份虎疑似感染H5N1亚型虎源流感病毒感染病料和小鼠模型病料等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对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及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抗原等检测结果为阴性;与HA-HI和RT-PCR的平行对比试验表明,试纸条检测敏感度与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敏感性相符.本试验所研制的免疫胶体金诊断试纸条可用于H5亚型虎源流感病毒的特异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为开发成品化检测试纸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犬冠状病毒 ( CCV)是引起犬发生冠状病毒性肠炎的一种重要病原 ,由于该病毒在普通细胞上培养需较长时间 ( 3~ 6天 )才出现病变 ,且病变不明显 ,不易观察 ,难以广泛开展该病毒的鉴定、克隆、滴定及中和抗体的检测等研究工作。本实验以琼脂糖作为覆盖物 ,在 DK细胞上 ,对该病毒蚀斑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摸索 ,建立了犬冠状病毒的蚀斑形成方法 ,并以该方法进行了 CCV YS1株的克隆纯化 ,结果较为理想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毒株 犬冠状病毒 YS1株 ,从 CCV肠炎犬病料中分离获得 ,人工感染犬试验 [1]表明其为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  相似文献   
56.
犬2型腺病毒SY株的致弱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对分离和系统鉴定的一株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犬2型腺病毒)SY(沈阳)株,用犬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了致弱驯化,每驯化15代做一次初步的犬的安全性试验。用大剂量不同代次病毒对易感犬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每天观察犬的临床症状及白细胞总数,并于接毒后的第5d安乐死,作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易感犬的感染试验结果表明,SY株在犬贤细胞上传15代时对犬的致病力已降低,30代时对犬已不引起发烧,精神沉郁和厌食等症状,仅引起轻度的鼻炎,中度的咽炎,剖检肺表现正常,仅见支气管淋巴结肿大,45代时无临床症状,剖检除扁桃体肿大外没有见到其它症状,60代毒已完全失去致病力,未见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7.
对血清、胰酶以及染色时间等可能影响犬瘟热病毒蚀斑形成的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发现,对必须同步接毒的CDV小熊猫(LP)株来讲,其形成蚀斑的最佳条件是:同步接毒10h后,加入血清含量的2%的无酚红的DMEM营养琼脂,第5d时,加入1/5体积的胰酶含量为1/8000的含中性红的DMEM营养琼脂染色,于第6d时,便可形成蚀斑。挑选不同大小的蚀斑,克隆3次后,获得了蚀斑直径为0.4~0.6,0.6~0.8及0.7~0.9mm的克隆株各一个。  相似文献   
58.
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有囊膜的RNA病毒,具有8个基因节段,编码11种蛋白。根据病毒粒子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划分为甲,乙,丙3个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的抗原性又可以划分为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均已经在水禽中发现,其中H1~H3亚型的流感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大流行——1918 H1N1、1957 H2N2、1968 H3N2和2009 H1N1,而禽流感病毒(AIV)直接感染人事件的多次出现警示我们AIV一旦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水平传播的能力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流感大流行。本文综述了影响流感病毒在哺乳动  相似文献   
59.
大熊猫血清犬腺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腺病毒 (Adenovirus,AV)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在国内外有很多报道。已报道的动物感染宿主主要有牛、羊、犬、禽类以及狐狸、狼、貉、丛林狼、臭鼬、浣熊、水貂、雪貂、熊等野生动物 ,1996年 Woods等又发现腺病毒能引起鹿的出血性病变 [1] ,而且还怀疑与鹿表现为同样病变的叉角羚可能也是由于腺病毒感染引起的。犬腺病毒 (Canine adenovirus,CAV)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成员 ,是在已发现的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中致病性最强、感染动物最广的病毒 [2 ,3 ]。CAV分为犬腺病毒 型 (CAV- 1)和犬腺病毒 型(CAV- 2 ) ,其中 CAV- 1又名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罗巴斯病病毒 (Rubarth disease virus) ,狐狸脑炎病毒 ;CAV- 2又名犬喉气管炎病毒 ,幼犬咳嗽病毒 [2 ] 。CAV- 1是早在 192 5年由 Green等首次发现可导致狐狸脑炎 ,后来经 Rubarth的动物试验证明能引起犬的传染性肝炎的病原 [3 ,15] 。自那以后 ,有关该病毒引起犬和狐等动物的发病病例举不胜数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报道 ,198...  相似文献   
60.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近年来人们在研究其生态环境、生理特点、繁殖性能、人工繁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大熊猫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