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实现猪肉食品安全生产,本文设计了将RFID技术应用其中的牲猪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它融合了基于RFID的现代物流技术、视频技术、基于编码管理的个体溯源技术及具备红外体表测温功能的兽医检疫器的应用,使基于RFID技术的牲猪安全生产自动监控系统能实现对牲猪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进行事后跟踪溯源。  相似文献   
6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及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APXⅣA基因是新发现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RTX毒素基因,本文通过PCR方法从APP标准血清1型及临床分离到的3株野毒株中扩增出长为442 bp的部分APXⅣA基因,而从其它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细菌中无法扩增出此片段.通过玻板凝集试验鉴定这三株野毒株为血清1型APP.所建立的PCR方法能检测的DNA量最高敏感度为28pg.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CR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3.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广东、广西两省部分地区的中小型猪场送检的264份样本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率由21.7%至66.7%不等,平均阳性率为42.2%,公猪及母猪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仔猪,表明这些地区被检养猪场均有猪衣原体感染,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控制该病流行.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microRNA-124-3p(miR-124-3P)对Th17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小鼠脾脏单淋巴细胞悬液,运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幼稚T细胞,然后用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幼稚T细胞,介导miR-124-3P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并设空白对照组,加入Th17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诱导幼稚T细胞向Th17细胞方向极化,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极化后的Th17细胞占比,并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浓度。结果表明免疫磁珠法纯化幼稚T细胞纯度>90%;miR-124-3P过表达腺病毒载体转染幼稚T细胞,可显著提高miR-124-3P的表达量(P<0.05);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结果均表明,相比较空白对照组,过表达miR-124-3p可显著抑制Th17细胞体外分化,而抑制miR-124-3P表达可显著促进Th17细胞体外分化。研究表明,miR-124-3p对Th17细胞体外分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为确诊引起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发生死亡的病因,本试验采集病猪肝脏、脾脏、心脏、脑、关节液和淋巴结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纯化培养、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用血清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生长曲线测定及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成牛血清琼脂平板上呈圆形、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该菌株的生化试验结果符合链球菌的特征,PCR扩增结果显示猪链球菌保守基因片段(gdh和gapdh)和猪2型链球菌特异的cps2J基因片段均为阳性,表明该分离菌株为猪2型链球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毒力因子基因型为gdh+/gapdh+/epf+/mrp+/sly+/orf2+/fbps+。分离菌株用营养肉汤培养6 h达到对数生长期,培养10 h的菌液D600 nm值为0.31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敏感,但对强力霉素耐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感染分离株的BALB/c小鼠未出现死亡且无明显临床症状,毒力较低。本研究为该猪场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6.
为建立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 of goats,ENTV-2)快速检测方法,根据ENTV-2 en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与临床检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在重组质粒浓度为1.019×109—1.019×102copies/μL时,相关系数R2为0.998,Ct值和重组质粒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相关的其他5种羊常见病原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度为10.19 copies/μL,组间和组内的变异系数均在1.5%内。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常规RT-PCR对20份临床样品进行对比检测,两种方法的ENTV-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12/20)和30%(6/20),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70%(14/2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ENTV-2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7.
该研究对6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株进行测序鉴定、药敏试验与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6株菌16S rDNA序列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处于同一遗传进化树分支,对选定的7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应用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6株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作用从强到弱依次是: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上清液和菌液滤液。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目前广东省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株的特点,本试验于2020年采集广东省四会市某猪场临床疑似PRV感染发病猪的组织样品,运用PCR、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和病毒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随后将获得的病原接种新西兰白兔分析其致病性,并对该病原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PCR检测可扩增出PRV特异性阳性条带;接种PK-15细胞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纯化后将获得病原命名为GDSH2020;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感染细胞60 h后病毒滴度即达到最高(106.625 TCID50/mL)。GDSH2020株接种新西兰白兔2 d后即出现体温升高、注射部位奇痒、啃咬等症状,并在接毒后3~4 d全部死亡。GDSH2020株gB、gC、gD、gE和TK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参考毒株(Kaplan、Becker等)相比,gE基因氨基酸序列在第48、496位分别插入1个天冬氨酸,与国内变异株特征一致;而gC基因氨基酸序列有4个位点突变(S102P、H103R、A336V和T393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