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林业   496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310篇
  294篇
综合类   1931篇
农作物   246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1044篇
园艺   463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解猪肺炎支原体流行菌株遗传变异情况,选取2014-2017年不同时间、地点收集的17头猪肺炎支原体阳性屠宰猪肺脏灌洗液DNA为模板,进行猪肺炎支原体P36(编码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胞浆蛋白)、P46(编码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表面蛋白)、P97 R1区、P146高变区(猪肺炎支原体黏附气管纤毛细胞的重要功能区域)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结合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相关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比对的序列之间,P36、P46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9%以上,但P97功能区R1区、P146多变区在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11个屠宰猪样本和5个GenBank登录菌株P97 R1区重复氨基酸序列数量达到14个以上,而GenBank登录的3个疫苗相关菌株(168株、168-L株、J株)及另外4个菌株、4个屠宰猪样本重复序列为9~11个不等;P146高变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主要集中在2个重复氨基酸序列区(R1、R2),GenBank登录的168株、168-L株、J株以及另外2个菌株,1个屠宰猪样本在R1区出现较多氨基酸缺失。168株、168-L株,6个屠宰猪样本及另外3个GenBank登录菌株在R2区出现了3~9个不等的氨基酸缺失。利用DNAStar进行抗原表位预测发现,菌株间P97 R1、P146 R1、P146 R2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导致了抗原表位出现明显的变化。提示开展P97、P146等黏附因子的筛选和研究或许能进一步提升疫苗阻止猪肺炎支原体黏附气管纤毛细胞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2.
三晋花絮     
志刚  建国  俊龙  丰收 《当代农机》2011,(9):56-57
山西省农机系统组织开展《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颁布5周年宣传日活动9月7日,省、市、县农机部门三级联动,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颁布5周年宣传日活动。此次活动是通过微博、短信大赛等形式开展《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颁布5周年宣传活动以来,在全省统一时  相似文献   
83.
为了完善大棚西瓜—水稻轮作模式中“纱网稻”有机栽培技术,2021年在覆盖防虫网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水稻品种与有机肥用量双因素试验,其中,品种因素设8个水平、有机肥用量因素设3个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均以有机肥施用量为3 000 kg/hm2时产量最高,筛选出适宜该模式栽培且综合表现较好的2个新品种为源稻19(籼稻)、旺两优98丝苗。  相似文献   
84.
水势胁迫对2种菊科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莴苣和野菊花为材料,研究了用不同浓度(0,25,50,75,100,150,200 g/L)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处理对2种菊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和野菊花种子在PEG浓度为0~75 g/L时,种子发芽率随着PEG浓度的上升而增大,PEG浓度为75 g/L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莴苣和野菊花的发芽率分别为90.76%和84.50%;在PEG浓度为75~200 g/L时,种子发芽率随着PEG浓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且浓度为200 g/L时,发芽率最低,分别为32.87%和3.50%.对萌发过程形态观察后发现,莴苣种子和野菊花种子在去离子水中的发芽过程不同,莴苣种子先进行胚根的发育而野菊花种子先进行子叶的发育.莴苣种子在去离子水和高浓度PEG溶液中发芽过程不同,在去离子水中莴苣种子先进行胚根的发育,而在高浓度PEG溶液中莴苣种子先进行子叶的发育,野菊花不具备此特征,表明莴苣种子在胁迫条件下,可进行一种适应性成长.  相似文献   
85.
86.
87.
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农作物之一,马铃薯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分布广、营养全面和产业链长等优点,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在不同供试材料下对马铃薯单因子(钾肥)肥效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对比,旨在为提升本地区马铃薯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89.
为了解规模猪场不同猪群的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及场区病毒载量分布特点,在山东省菏泽市某规模猪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猪场不同孕龄母猪、不同阶段生长猪群,以及各生产阶段场区环境,采集猪鼻拭子和场区环境拭子进行PRV-gE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294份猪鼻拭子中,检出42份PRV-gE核酸阳性,总阳性率为14.28%;母猪群PRV-gE阳性率为17.83%(23/129),且妊娠前后各阶段阳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期较高(24.00%),但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阶段生长猪群的平均PRV-gE阳性率为11.52%(19/165),随日龄增加,阳性率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80~90日龄育肥猪最高(28.13%),与其他生长阶段猪群差异明显(P<0.05);除饲料、水源、上猪台和出猪台外,其他大部分场区环境均检测到PRV-gE核酸阳性;育肥猪群病毒载量最高,为3.6×105拷贝数/mL,其猪舍环境的病毒载量也较高,与其他环境及生长阶段猪群差异均明显(P<0.05)。结果表明,不同猪群包括免疫猪群均可遭受PRV野毒感染,尤其是母猪妊娠中期和猪育肥阶段早期,且大部分场区环境均可被污染。结果提示,规模猪场要加强各种猪群尤其是育肥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通过监测来调整和优化免疫程序,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入和扩散。  相似文献   
90.
《格桑花开》是首次以情景剧形式进行人兽共患病防治宣传而拍摄的科普影片。影片开播后,各省组织农牧民,通过集中播放或自行观看等方式进行防治知识宣传。为评价《格桑花开》的宣传干预效果,播放1年后,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4省区抽取农牧民进行包虫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的基线调查相比,养殖户的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上升了8.4%、16.5%和15.2%,各调查省区干预后的平均得分均有提升。结果表明,在文化水平偏低、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较多的地区,用情景剧方式对动物疫病进行防治宣传教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