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99篇
  免费   1460篇
  国内免费   2468篇
林业   1644篇
农学   1544篇
基础科学   1143篇
  2353篇
综合类   10355篇
农作物   1671篇
水产渔业   963篇
畜牧兽医   3732篇
园艺   1611篇
植物保护   1011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1047篇
  2021年   1083篇
  2020年   978篇
  2019年   981篇
  2018年   653篇
  2017年   1081篇
  2016年   765篇
  2015年   1130篇
  2014年   1176篇
  2013年   1363篇
  2012年   1886篇
  2011年   1824篇
  2010年   1854篇
  2009年   1590篇
  2008年   1603篇
  2007年   1404篇
  2006年   1119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甘肃省1985-2006年的耕地面积数据为基础,应用趋势移动平均法对2007-2010年的耕地面积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2007-2010年的实际耕地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趋势移动平均法预测出的耕地面积与实际面积接近。研究证明:采用趋势移动平均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合理,趋势移动平均法应用于耕地面积变化趋势预测可行。  相似文献   
92.
"西拉"葡萄(Vitis vinifera L.)果穗紧密,果粒挤压变形严重,内部果粒着色差,果实成熟期病害严重,品质难以保证。葡萄开花期连续降雨可导致坐果降低,通过试验模拟葡萄开花期降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坐果率,达到疏松果穗的目的。试验以"西拉"葡萄为试材,设置葡萄开花前期、后期和整个花期3个喷水处理,每天喷一次水,在葡萄果实膨大期调查坐果率;葡萄成熟后调查葡萄发病率,测定葡萄还原糖、总酸、总酚、总单宁、总花色苷、单体花色苷、单体酚类含量。结果表明:花期喷水能提高葡萄浆果品质,且受喷水次数与时期影响较大。整个花期每天喷一次水,"西拉"葡萄品质表现最佳,开花后期喷水比前期喷水的葡萄浆果品质更好。因此,建议在葡萄管理中,若开花期天气连续晴朗,可以通过花序喷水疏松葡萄果穗,提升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进一步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在抗炎免疫方面的潜在调节作用。[方法] 以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TCDCA和IL-1β作用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上清液中PGE2的含量,分析TCDCA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PGE2分泌情况的影响。[结果] TCDCA能够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纤维样滑膜细胞PGE2的分泌产生下调作用(P<0.05)。[结论] TCDCA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PGE2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为TCDCA在兽医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果树的生长离不开农药等植保产品的使用,将药液喷施于枝叶是主要的果树植保作业方式,但是在对果树进行喷雾时不科学的作业方式会使农药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造成浪费的同时也给农田环境带来污染.果树的叶片作为主要接收农药雾滴的靶标,其表面的温度、湿度以及包括气孔密度在内的叶面信息的变化会影响农药雾滴的利用率.该研究从上述3类果树叶面信息检测的角度介绍了若干种叶面温度、湿度和气孔密度的检测方法,综述了国内外针对果树叶面信息的检测手段以及对农药雾滴沉积利用影响的研究;同时,总结归纳出农药喷雾雾滴的使用效果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上述果树叶面因素变化影响的结论,喷雾作业更需精细化、有计划地开展;最后,为果树精准喷雾作业方式提出了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果树植保作业的科学、高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
利用中国740余站观测的月平均2 m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动力学诊断的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冬季异常偏暖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2016—2017年冬季气温偏暖主要是由于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偏弱导致东亚冬季风偏弱,在中国存在异常的偏南风。阿留申低压偏弱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由于阿留申群岛地区的海温偏低,冷源对应异常高压导致阿留申低压偏弱;二是阿留申低压在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以北,然而该冬季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位置偏南,导致阿留申地区偏离急流出口减压区,从而导致阿留申低压偏弱。此外,西风带偏北,中高纬亚洲大陆上空以纬向环流为主,不利于冷空气南下。  相似文献   
96.
西藏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为植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孕育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植物资源。采用野外实地踏查,采集、整理标本以及查阅大量文献等方法,对该区蔷薇科观赏植物资源及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蔷薇科观赏植物30属244种,是西藏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第五大科,种数仅次于菊科、禾本科、豆科、杜鹃花科。其中,单种属有8属,占该区蔷薇科植物总属数26.67%;寡种属(含2~10种)有14属,占总属数46.67%;大型属(11种及以上)有8属,占总属数26.67%。水平分布上以藏东南高山深谷区的种数最多,有162种,占种数的66.94%;垂直分布上以海拔800~5 200m处为主。与四川、云南的相似性程度最高。该区以伯舒拉岭以北的三江河谷地带;尼洋河、帕龙藏布流域、易贡藏布中上游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翼,伯舒拉岭以西的低山地带等暖湿带生境的丰富度最高。该区蔷薇科观赏植物地理分布类型共8种和4个分布区变形,温带成分优势突出,与北温带、旧世界温带、东亚都存在着联系;热带成分次之。该区蔷薇科观赏植物以观花观果类优势最为明显。研究认为,西藏蔷薇科观赏植物资源较丰富,对西藏地区寒冷、多岩石、土壤贫瘠等恶劣的生态环境来说,无疑是丰富局部区域生态群落结构、增加园林植物种类、提高绿化率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97.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风毛菊属植物中已知的胁迫效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盐胁迫和紫外胁迫。笔者等对盐胁迫和紫外胁迫对风毛菊属植物生长、代谢及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为有效解决生态停车场交付使用后一段时间就出现草皮空秃严重的问题,该研究系统地对生态停车场结构中的3类面层材料、5类结合层材料、5类基层材料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停车场结构的基础为素土夯实,基层采用150 mm厚三七灰土加100 mm厚C15素混凝土,结合层采用30 mm厚1∶3水泥砂浆时,面层采用200~300 mm厚自然石既能有效控制草皮空秃问题,停车场的结构稳定性也较好;当停车场结构的基础为素土夯实,第1基层采用150 mm厚三七灰土,第2基层材料改用200 mm厚级配砂石,结合层材料改用50mm厚1∶3泥砂混合时,面层材料采用60 mm厚嵌草砖或70 mm厚植草格的综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
 甘蔗花叶病广泛存在于我国甘蔗种植区,严重影响甘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在蔗区肆虐,尽管针对其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已经建立,但是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亟待发掘。本研究制备了SCSMVCP的抗血清,特异性高,与引起甘蔗花叶病的另两种病原 (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 间没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基于该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直接抗原包被的ELISA、斑点杂交、Western blot和基于多抗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开发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能快速、准确、高通量应用于田间病毒鉴定。本文提供了基于血清学的快速、准确、高通量,且便捷的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检测技术,有助于我国蔗区甘蔗花叶病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