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3篇
  40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速生杨二步超低酸水解方法获得的水解液为原料,在28℃、100 r/min等发酵条件下,选择热带假丝酵母(C.2.637)和酿酒酵母(S.2.699)分别对第一步和第二步水解液进行了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并考查了Ca(OH)2中和、过中和、活性炭吸附等预处理方法及菌种预适应驯化对乙醇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能够更好地利用第一步水解液生成菌体,适合生产单细胞蛋白;菌种驯化后发酵速度和乙醇转化率均有提高,尤其是以酿酒酵母发酵第二步水解液,乙醇转化率由14.45%增至39.37%;Ca(OH)2过中和的方法处理后的水解液,乙醇转化率有所增加;以五碳糖为主同时含有六碳糖的速生杨第一步水解液,假丝酵母发酵产乙醇的效果好于酿酒酵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苦参碱在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利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诱导小鼠肺炎模型,将32只昆明小鼠均分为空白对照组、PCV2组、苦参碱处理组(40 mg/kg)和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4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5 mL PCV2,攻毒后的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对应药物,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 d。在攻毒后的第11天,观察小鼠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qPCR检测PCV2 Cap基因,IL-1β、IL-6、IL-8TNF-α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炎症因子、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NLRP3炎症小体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显著抑制PCV2感染诱发的肺间质增宽现象。2)苦参碱可显著降低肺脏PCV2病毒载量(P<0.05)及炎症因子IL-1β(P<0.05)、IL-6(P<0.000 1)、IL-8(P<0.000 1)和TNF-α(P<0.000 1)的mRNA和蛋白(P<0.000 1)的相对表达量。3)苦参碱可显著降低TLR4(P<0.000 1)、MyD88(P<0.000 1)、p-IκBα(P<0.000 1)、NF-κB p65(P<0.01)、NLRP3(P<0.000 1)、ASC(P<0.000 1)和Caspase-1(P<0.000 1)的蛋白表达量,升高IκBα(P<0.001)的蛋白表达量。综上,苦参碱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 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 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来发挥抗PCV2诱导的小鼠肺炎作用,为进一步揭示苦参碱的抗病毒抗炎作用提供数据支撑,为苦参碱作为新兽药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用绵腐卧孔菌(PV)、密粘褶菌(GT)两种褐腐菌和彩绒革盖菌(CV)、变色栓菌(TV)两种白腐菌进行腐朽试验,比较分析了毛竹和重组竹腐朽前后表面视觉性质及其质量损失差异。结果发现:毛竹和重组竹颜色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明度(L~*)降低,色度值(C)、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显著增大,其中绵腐卧孔菌对毛竹及重组竹的色差影响最大。重组竹(耐绵腐卧孔菌)能达到Ⅰ级强耐腐水平;毛竹(耐绵腐卧孔菌)和重组竹(耐密粘褶菌和彩绒革盖菌)达到了Ⅱ级耐腐水平;毛竹(耐密粘褶菌、彩绒革盖菌和变色栓菌)和重组竹(耐彩绒革盖菌)为Ⅲ级稍耐腐水平。整体来看,重组竹对白腐菌和褐腐菌的耐腐效果好于毛竹。绵腐卧孔菌虽然对毛竹和重组竹的降解能力最弱,但对其颜色变化的影响却最大。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彩绒革盖菌通过毛竹导管壁上的纹孔进入薄壁细胞、伴胞等,同时通过分泌木质素酶导致其细胞壁降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激素因子对桑树组培无菌苗继代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方法]以桂桑优12号为材料,从外源激素的不同种类、浓度及组合对桑树组培无菌苗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以IBA 0.1 mg/L+6-BA 1.5 mg/L+TDZ 0.03 mg/L激素组合对芽增殖效果最好,芽增殖倍数达到5.28。 NAA对生根诱导的效果优于 IBA和 IAA;以 NAA 2.0 mg/L+PP331.0 mg/L的激素组合对生根诱导效果最佳,生根率达100%,根数为7.01条,根长为1.38 cm。[结论]该研究为桑树种苗的离体培养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糙齿海豚营养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就中国水域糙齿海豚肌肉组织的营养组成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部位包括背肌、腹肌和尾肌3个部分。分析结果表明,海豚肌肉组织粗营养成分中腹肌脂肪含量最高,背肌粗蛋白含量最高。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最低的是胱氨酸。海豚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含有动物及鱼油中典型的脂肪酸如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1)、EPA(20:5ω-3)及DHA(22:6ω-3)。饱和脂肪酸(SFA)的总量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总量相近且大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总量。不饱和脂肪酸中ω-3/ω-6的比值较低(0.12~1.36),与其它海洋有机生物相比(通常高于4,有的高达50),该值明显偏低。海豚肌肉组织中富含钙(Ca)、镁(Mg)、铁(Fe)及锌(Zn)、铜(Cu)、锰(Mn)、硒(Se)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海豚肌肉组织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土壤施钙对设施栽培油桃果实钙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设施栽培的“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施Ca(NO3)2和CaSO4对油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钙水平范围内,随施钙量的增加,设施油桃果实单果重、产量、钙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果实硬度、Vc含量均呈显著性增加,土壤施Ca(NO3)2和CaSO4量分别为120和160 g/plant时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土壤施Ca(NO3)2和CaSO4可显著降低设施油桃果实裂核率,并均在施钙量为200 g/plant时达到最低,分别为36.1%和38.3%。不同钙肥和施钙水平对油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可滴定酸含量在0.43%~0.45%间波动。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油桃; 钙; 品质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贵阳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3月贵阳市花溪区小碧乡某猪场分两批购进商品仔猪100头,第1批阉割后7 d发病,并波及第2批,发病率60%,发病死亡率55%。根据发病经过、临床表现、解剖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该猪场发生的是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ObjectARX与MFC之间的链接技术,为AutoCAD的二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基于MFC的ObjectARX是AutoCAD二次开发的最先进技术,在泵水力设计软件的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330 g/L二甲戊灵EC能安全有效控制韭菜田杂草的用量,采用播后苗期施药,研究其在施后15、30、45 d对韭菜田旱稗、马唐等杂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5 d,试验药剂495~742.5 g/hm2(有效成分用量)对旱稗、马唐、狗尾草、野苋、藜的最终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6.97%~99.95%、97.86%~99.95%,96.46%~100%、96.78%~100%,92.51%~98.91%、94.06%~98.88%,54.51%~70.30%、58.69%~77.29%,55.82%~68.72%、72.64%~82.78%。药后10~30 d观察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处理土壤对韭菜安全。  相似文献   
20.
苯醚甲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40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平均防治效果最高达70%。施药3次后,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4000倍及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0%、69.5%、62.6%、73.0%,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的防治效果与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相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