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09篇
  免费   7161篇
  国内免费   9673篇
林业   9241篇
农学   7387篇
基础科学   5426篇
  11691篇
综合类   51519篇
农作物   8187篇
水产渔业   5100篇
畜牧兽医   16085篇
园艺   7505篇
植物保护   4902篇
  2024年   556篇
  2023年   2021篇
  2022年   4537篇
  2021年   4918篇
  2020年   4503篇
  2019年   4237篇
  2018年   3177篇
  2017年   5205篇
  2016年   3497篇
  2015年   5202篇
  2014年   5560篇
  2013年   6723篇
  2012年   9200篇
  2011年   9228篇
  2010年   8695篇
  2009年   7801篇
  2008年   7839篇
  2007年   7414篇
  2006年   6073篇
  2005年   4992篇
  2004年   2977篇
  2003年   2047篇
  2002年   2408篇
  2001年   2096篇
  2000年   1893篇
  1999年   1007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62年   18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36篇
  195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We developed an H5/H7 trivalent inactivated vaccine by using Re-11, Re-12, and H7-Re2 vaccine seed viruses, which were generated by reverse genetics and derived their HA genes from A/duck/Guizhou/S4184/2017(H5 N6)(DK/GZ/S4184/17)(a clade 2.3.4.4 d virus), A/chicken/Liaoning/SD007/2017(H5 N1)(CK/LN/SD007/17)(a clade 2.3.2.1 d virus), and A/chicken/Guangxi/SD098/2017(H7 N9)(CK/GX/SD098/17), respectively.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this novel vaccine and that of the recently used H5/H7 bivalent inactivated vaccine against different H5 and H7 N9 viruses was evaluated in chickens. We found that the H5/H7 bivalent vaccine provided solid protection against the H7 N9 virus CK/GX/SD098/17, but only 50–60% protection against different H5 viruses. In contrast, the novel H5/H7 trivalent vaccine provided complete protection against the H5 and H7 viruses tested. Our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timely updating of vaccines for avian influenza control.  相似文献   
52.
53.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滴灌和畦灌条件下不同磷素用量对秋季大棚黄瓜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秋季大棚黄瓜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滴灌大棚的黄瓜生长状况明显好于畦灌大棚,商品黄瓜产量显著提高(P0.05),各阶段用水总量278.3 mm,节水达41%。畦灌条件下,不施磷肥处理黄瓜果实产量显著低于磷肥处理(P0.05);滴灌条件下,过量的磷肥施用(P2O5100 kg·hm~(-2))导致黄瓜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滴灌条件下合理施用磷肥能够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有利于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4.
文中基于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6国2000—2014年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测算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林产工业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木材加工业、造纸业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特征明显,对国民经济贡献程度较高,但同时也面临成为“瓶颈产业”的风险;中国家具制造业的最终需求型产业性质显著,受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弱于其他国家。总体而言,中国林产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整体上高于国民经济发展对其的拉动作用。需要重点提升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整体产业链竞争力,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力度以提升产出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家具制造业整体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55.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不同光质(红蓝光比例为4∶1、1∶2和全红光、全蓝光)和外源锌浓度(0、0.5、1.0 mg·L-1 ZnSO4·7H2O),研究不同光质下外源锌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期为植物工厂在不同光质下施加外源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高比例红光会促进生菜生物量、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积累,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以红蓝光比例为4∶1的光质处理效果最好;高比例蓝光会促进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其中以全蓝光处理效果最好,但全蓝光处理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从光质与Zn的互作效果看,光质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外源Zn起调节作用.综合考虑,红蓝光比例为4∶1光质下根施0.5 mg·L-1 ZnSO4·7H2O处理对生菜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品质改善的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56.
本文采用酶法预处理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并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纯度。花生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生壳粉与水混合,半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按1:1(m/m)复配,用量0.25‰,50℃酶解30 min后,按料液比1:20(m/V)加入乙醇至终浓度60%,于功率1000 W,55℃超声波辅助提取60 min,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约为2.5%。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上样缓冲液为pH 5.0的60%乙醇溶液,洗脱液为pH 10.0的70% 乙醇溶液,上样与洗脱流速为0.75 BV/h和1.5 BV/h。纯化后的花生壳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纯度分别为10.54%和5.85%,提高了90%和120%。  相似文献   
57.
韩飞  李大卫  刘小莉  张鹏  陈美艳  田华  钟彩虹 《园艺学报》2020,47(Z2):2909-2910
‘金美’是从云南野外美味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的绿肉高糖新品种。果实为卵形,果面黄褐色硬毛,果形整齐;平均单果质量60 ~ 80 g。果肉绿色或黄绿色,质嫩多汁,风味浓甜。软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24.1%,可溶性总糖16.2%,总酸1.25%,维生素C 1 180 mg • kg-1,钾 342 mg • kg-1,钙84.2 mg • kg-1。在武汉地区8月果实成熟,此时果实采后7 d开始软熟,1 ~ 2 ℃低温和95%相对湿度下可存放100 ~ 120 d。盛果期产量22 t • hm-2。  相似文献   
58.
香蕉新品种‘南天红’由‘南天黄’的自然突变选育而成。假茎平均高度2.59 m,幼树假茎外表面暗红色,抽蕾后转绿。雄花苞片外表面常为深红色,花苞卷曲,常不脱落;从种植到收获11 ~ 13个月,单株产量25 kg,品质好。中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可在所有香蕉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59.
王玲俊  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8-21,29
搜集了光伏与农业结合的相关文献,将其梳理为3个方面: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光互补和光伏农业,进而对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能源短缺以及绿色生产等问题;农光互补则不同,它更加注重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影响、竞合关系以及耦合共生;而光伏农业是我国特有的提法,其含义包括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农光互补2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从产业共生视角进行,分析光伏产业与农业共生融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60.
不同氮素水平下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截获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阐明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的时空分布特征。选用4个不同株型早、晚稻品种,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系统观测其植株形态和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IPAR)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早、晚稻株高、穗长、叶长和叶基角均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早、晚稻孕穗期的分层叶面积指数(LAI)和向上累积LAI大于抽穗后12 d,分层LAI呈冠层中部大于上部和下部的分布特征,最大分层LAI出现在0.58相对高度处;冠层上中部分层LAI和向上累积LAI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向上累积LAI随相对高度呈S型曲线分布,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描述(R~2 0.99);早、晚稻孕穗期的冠层IPAR大于抽穗后12 d,且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其日变化表现为正午较小,早晚较大;株型紧凑的早、晚稻品种,冠层IPAR低;冠层IPAR与向下累积LAI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IPAR=a (1-e~(-b×LAI))定量描述(R~2 0.88);冠层内IPAR的三维空间分布表现为冠层上中部水平面上IPAR较低,光斑变化大,冠层下部水平面上IPAR较高,光斑变化较平缓,同一冠层高度水平面上的IPAR呈不均匀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高产栽培及理想株型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