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8篇
  免费   1499篇
  国内免费   2581篇
林业   1636篇
农学   1681篇
基础科学   1552篇
  2985篇
综合类   10732篇
农作物   1699篇
水产渔业   1062篇
畜牧兽医   3759篇
园艺   1390篇
植物保护   1172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1213篇
  2021年   1225篇
  2020年   1131篇
  2019年   1129篇
  2018年   762篇
  2017年   1168篇
  2016年   887篇
  2015年   1200篇
  2014年   1182篇
  2013年   1371篇
  2012年   1970篇
  2011年   1949篇
  2010年   1877篇
  2009年   1580篇
  2008年   1690篇
  2007年   1513篇
  2006年   1189篇
  2005年   980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have become a recognize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threatening the ecological safety and human health.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and animals breeding, making the environmental microorganisms living with the impact of the residue of antibiotics and elements of resistance genetic and leading to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to g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destroyed the stability of ecosystem. In this paper, we expounded the concept of resistance gene transmission by the view of macro environ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microorganism for drug resistance, we clarified the key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analysis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Such as the ecological diversity of flora, the types and the spread of resistant bacteria, the residues of antibiotic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esistance genes.  相似文献   
83.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与吸香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综合地认识茉莉花茶窨制的工艺本质、完善茉莉花茶窨制技术,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吸香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以甘肃省1985-2006年的耕地面积数据为基础,应用趋势移动平均法对2007-2010年的耕地面积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2007-2010年的实际耕地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趋势移动平均法预测出的耕地面积与实际面积接近。研究证明:采用趋势移动平均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合理,趋势移动平均法应用于耕地面积变化趋势预测可行。  相似文献   
85.
毛竹在不同季节的管理技术措施不同,该文介绍不同季节毛竹幼林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6.
于2014年在阜宁县实施了六大类型15种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酮、戊唑醇等11个药种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于小麦白粉病始盛期第1次施药,盛发期(间隔7 d)第2次施药,连续施药2次,为延缓小麦白粉病的抗药性,要做好不同药种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宝岛蕉幼苗氯化钠胁迫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宝岛蕉幼苗叶片,研究处理后宝岛蕉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及叶质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褪黑素100μmol/L能够降低宝岛蕉幼苗叶质膜透性,提高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提高幼苗耐盐性,以缓解氯化钠胁迫对宝岛蕉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88.
为分析桃果实中多菌灵残留量,采用QuEchERS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快速检测桃果实中多菌灵残留量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脱水盐析和萃取净化,采用InertsilODS-2(5mm,150mm×2.1mm)色谱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在多反应检测模式下测定。经方法学验证,在添加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时,多菌灵残留量的平均回收率为89.5%~94.4%,RSD为1.9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能够满足多菌灵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试验旨在利用白藜芦醇(Re)和褪黑素(MT)提高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电穿孔转染(电转)效率、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以提高转基因动物生产效率。将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添加白藜芦醇高、中、低(R-5、R-6、R-7)3种浓度组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联合添加组(R-5M-5、R-6M-7),通过电转效率和细胞凋亡情况确定电转体系优化方案;通过对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ROS)的检测研究其作用机制。将绵羊卵母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R-5M-5、R-6M-7)联合添加组,通过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卵丘细胞扩展、第一极体排出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检测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P3代增殖旺盛,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与对照组相比,所有试验组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R-5M-5组电转效率最高;R-6M-7组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R-5、R-6、R-5M-5和R-6M-7组均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R-6、R-7、R-5M-5和R-6M-7组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相对减少,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R-6、R-7、R-5M-5和R-6M-7组成纤维细胞内R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R-6、R-5M-5和R-6M-7组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增加(P<0.05);R-6M-7组显著促进绵羊卵丘细胞扩展、提高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P<0.05)。综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可以优化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电转体系,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为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
狗尾草具有NADP-ME型C4光合作用,适合高光效形成机制的研究,生命周期短暂,基因组较小,植株低矮,种子数量多,便于进行遗传操作,被认为是研究C4光合作用的模式物种,并且狗尾草生长要求简单,抗旱耐盐,适应性广,与谷子、柳枝稷近缘,又是理想的旱生禾本科粮食作物和生物能源植物的遗传研究模型.该研究介绍了狗尾草的研究基础,综述了狗尾草的生长发育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种质资源、功能基因以及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并对狗尾草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