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3篇
  54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8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来自山东省各地规模化猪场的猪腹泻病料(共3 035份)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PEDV、PRV和TGEV阳性率分别为67.49%、9.33%和3.29%;3年间,PEDV阳性率在2014年第四季度最低,为48.15%,2015年第四季度阳性率最高,为88.57%,2016年各季度阳性率相对2015年呈波动下降趋势;TGEV阳性率在2014年第四季度最高,为18.52%,2015年第三季度阳性率为15.38%,2016年第一季度阳性率为6.67%,其他季度未检测出阳性病料;PRV阳性率在2016年第二季度最高,为15.68%,除2014年第一季度未检出阳性病料外,2014年第二季度阳性率最低,为2.56%。通过对69份被动送检的病料进行PEDV、TGEV和PRV混合感染检测发现,这部分病料中PEDV、TGEV、PRV阳性率分别为86.96%、5.80%和37.68%;总单独感染率为69.57%,PEDV、TGEV和PRV单独感染率分别为57.97%、1.45%和10.14%;总混合感染率为30.43%,PEDV/PRV、PEDV/TGEV和TGEV/PR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6.09%、2.90%和1.45%;总单独感染率比总混合感染率高。结果表明,山东省存在PEDV、PRV和TGEV 3种病毒流行,存在PEDV/TGEV、TGEV/PRV和PEDV/PRV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中主要为PEDV/PRV混合感染,不存在PEDV/PRV/TGEV的混合感染。目前PEDV是引起山东省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本试验结果可为山东省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在雷州半岛建立固定样地对铁冬青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物候规律及生长规律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铁冬青人工林的开花、结实和果实成熟期比天然林略早,低纬度、阳坡比高纬度、阴坡的种子成熟期提早15~20 d;铁冬青的人工林一般10年生开始开花结实,花芽形成期在2—3月,3月中旬开始开花,4月为盛花期,5月上旬—7月幼果形成,11月下旬—翌年2月果实成熟。(2)铁冬青天然林种子比人工林的种子发芽率高,孤立木种子比纯林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高,老树比幼树种子发芽率高,而不同种源间发芽率、发芽时间差异不明显。(3)2年生的铁冬青的生长随着气温与降雨量增大而加快,铁冬青的树高、地径与冠幅的生长高峰期出现于7月、8月和9月,这3个月占全年生长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73.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了解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是坝地泥沙输移过程及规律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该文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不同位置泥沙沉积剖面中各沉积旋回层厚度及粒径组成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淤地坝次洪水沉积过程中泥沙的再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坝地内次洪水泥沙沉积过程为非均匀分布,各沉积旋回层厚度在纵剖面和横剖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早期沉积层厚度的起伏变化要大于后期的起伏变化。坝地泥沙粒径组成以粉粒为主,黏粒、粉粒和沙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6%、58.78%和36.56%。坝地泥沙沉积过程中,各旋回层中黏粒、粉粒和沙粒的平均含量变化较小,但在坝地不同位置,土壤粒径组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选。从坝尾到坝前,土壤质地粗化度显著下降,土壤粒径组成呈逐步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4.
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其杂交种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红麻杂交种根系生长对盐胁迫的抗性优势表现。揭示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红麻杂交种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红麻杂种优势利用及耐盐红麻杂交种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对盐胁迫的耐性存在明显差异;红麻杂交种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均优于亲本,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表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随着盐浓度的提高,杂交种与亲本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在一定阈值内,红麻杂交种根系生长在盐胁迫下明显表现出比亲本较强的耐性,红麻杂交种在耐盐性方面具有杂种优势。同时盐胁迫改变了红麻根系的形态构型,使根系趋于简单化,可以有效增加根系生长形成更多的粗根,提高其耐盐能力。研究结果为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更加耐盐的红麻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合成和贮存及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的重要场所,不仅能诱导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相关的活性物质,如细胞色素C(Cyt·c)、凋亡诱导因子(AIF)、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等从线粒体释放到膜间隙中,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on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削弱线粒体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线粒体内的Bcl-2家族对细胞凋亡具有调节作用。笔者就MPTP、Cyt·c、AIF、Bcl-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6.
从山东某大型猪场患"猪高热病"的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可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产生细胞病变。经RT-PCR鉴定证明,该病毒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将其命名为WF-1株。用RT-PCR法分别扩增该分离株的NSP2基因和ORF5基因,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PRRSV WF-1株的NSP2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缺失位置与PRRSV参考变异株JXA1相同;ORF5基因与JXA1、CH-1a、VR2332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0%、94.2%、86.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5%、94.0%、87.5%。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WF-1株与2006~2008年期间分离的JXA1、SX-1等高致病性变异株的亲缘关系很近,与1996年分离的中等毒力毒株CH-1a亲缘关系较远,与VR2332、CC-1、MLV等弱毒株或疫苗株处于不同的分支。  相似文献   
77.
西瓜种质材料果实性状的变异性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9西瓜种质材料果实性状的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份西瓜种质材料的果实形状、皮色、瓤色等质量性状几乎涵盖了西瓜的所有类型。果实单果重、果皮厚、含糖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也较大,极差分别为5.5kg、1.7cm和8.1%,其中单果重变异系数最高,为62.0%,其次为果皮厚,变异系数为31.4%,含糖量变异系数为20.0%。根据单果重、果皮厚度和含糖量,采用系统聚类法,将119份西瓜种质材料分成10类。为这些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和创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8.
试验根据猪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CPS)抗原设计CPS2J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猪链球菌2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3.073x+36.87,r=0.995,熔解曲线只有单一的特异峰。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出模板最低浓度为1.0×101拷贝/μL,是普通PCR的10倍;特异性试验显示,对猪链球菌2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区分其他血清型猪链球菌和其他细菌;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为0.37%~0.63%,均低于2.5%。临床检测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PCR方法和细菌分离的方法。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有利于对猪链球菌2型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9.
以冬樱花(Cerasus cerasoides[D. Don]Sok)扦插苗和实生苗为试材,研究其在水培条件下对外源铵态N(氮)和硝态N比例(5︰0、4︰1、3︰2、2︰3、1︰4)处理中铵态N、硝态N和总无机N素在24 h后的吸收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铵:硝比例的降低,铵态N的净流速逐渐下降,硝态N的净流速逐渐上升,扦插苗吸收的总无机N素净流速在外源铵︰硝比为3︰2时达到最大(6.70 ± 0.34)μmol ? h-1后下降,而实生苗在外源铵︰硝比为1︰4时达到最大(14.88 ± 1.99)μmol ? h-1;总体上,总无机N素进入扦插苗的平均净流速[(4.76 ± 1.29)μmol ? h-1]低于实生苗[(12.95 ± 1.35)μmol ? h-1](P < 0.05),但两种苗木间净吸收速率差异不显著(32 ~ 34 μmol ? h-1 ? g-1)。养分吸收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显示,扦插苗更加偏好于吸收硝态N,实生苗则更加偏好于吸收铵态N,但当外源铵硝比小于4︰1时,两种苗木同时偏向于对硝态N的吸收。控制外源铵硝比例在3︰2可以促进冬樱花扦插苗对无机N素的吸收,而控制外源铵硝比例在2︰3以下则更有利于实生苗对无机N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80.
<正>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属禾本科(Gramineae)黍属(Panicum)是多年生C4草本植物。该植物原产于北美,环境适应性极强,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它不仅是国际上公认的作为生物燃料的能源作物,还是一种优质牧草。截止2010年,柳枝稷在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已达115.8 hm~2[1]。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柳枝稷病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病害造成柳枝稷生物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