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0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878篇
林业   1064篇
农学   1238篇
基础科学   650篇
  1377篇
综合类   3044篇
农作物   473篇
水产渔业   386篇
畜牧兽医   1342篇
园艺   400篇
植物保护   68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试验旨在探讨哈萨克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多态性与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性。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方法对231只哈萨克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参考GenBank中绵羊iNOS基因序列,针对其第6、7、8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片段设计引物,利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231只哈萨克羊的iNOS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SNPs与哈萨克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7只哈萨克羊为布鲁氏菌感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9.00%。在哈萨克羊iNOS基因的外显子6和8片段上未检测到多态位点,在外显子7片段上检测出F7-T18054C和F7-C18084T 2个多态位点,在F7-T18054C多态位点上检测到3种基因型(TC、TT、CC),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别是C型和CT型,其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660和0.446。在F7-C18084T多态位点上检测到2种基因型(CT、CC),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别是C和CC型,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46和0.892。F7-C18084T属于低度多态(PIC<0.25),F7-T18054C属于中度多态(0.25 < PIC < 0.5)。相关性分析表明,F7-T18054C和F7-C18084T多态位点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P>0.05)。试验结果表明,哈萨克羊iNOS基因F7-T18054C和F7-C18084T多态位点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文章旨在研究木薯渣发酵饲料及其发酵工艺与应用。将木薯渣、玉米面、豆粕、玉米皮、麸皮按照质量比50∶5∶10∶10∶2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比例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再与木薯渣饲料混匀,装入带有呼吸阀的发酵袋中,密封,室温条件下发酵4 d即生产得到木薯渣发酵饲料。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比例为1∶2,接种量为0.1%,水分为40%~45%时,木薯渣发酵饲料pH<4.5,酸溶蛋白和总酸含量明显增加,具有明显的酸香气味,可提高适口性;可抑制霉菌生长,确保产品安全性;还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猪只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只生产性能,降低圈舍氨气浓度,改善舍内环境;同时还为木薯渣资源化利用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3.
非洲猪瘟疫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头号杀手,生猪稳产保供任务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是各级政府和养猪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该文主要论述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4.
耿杏雨  杨帆  王秀  姜凯  王莎 《农机化研究》2015,(2):199-202,209
为了解决当前育苗过程中环境参数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嵌入式ARM平台的育苗架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搭载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和NWSF-1AT湿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加湿装置,可以对育苗架内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系统采用Modbus通信协议和RS-485数据接口,利用Qt开发用户界面,同时包含数据库功能,能够自动记录历史数据,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大量实验表明,本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育苗架内温湿度变化,当设定期望温度为25℃、湿度为40%RH时,能够有效地将育苗架内的温湿度环境稳定在设定值,能够为催芽育苗工作提供所良好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95.
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算法,该算法只有普通的四则运算,计算变得非常简单,消除了常规的空间矢量控制算法中由于三角函数和无理数的近似计算而带来的计算误差及影响计算精度和速度的缺点,使结果更加准确。因而更适合应用于基于DSP 的数字化控制。理论分析和大量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谐波含量低、直流电压利用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为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为目的,主要对汽车的纵梁平面图纸集成化制造中诸如参数提取、纵梁3D模型构建技术和Agent的网络集成技术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此为实现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7.
A total of 540 2‐day‐old male Ross 308 broilers were used in a 35‐day experiment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treatments: (i) NC (low energy); (ii) PC (high energy diet); (iii) P1 (NC + 0.1% carbohydrases); (iv) P2 (NC + 0.05% emulsifier); and (v) P3 (NC + 0.1% carbohydrases + 0.05% emulsifier). From days 0 to 21, body weight gain in PC and P3 treatments increased (P < 0.05) compared with NC treatment. The chicks fed PC, P1, P2 and P3 improved (P < 0.05) feed conversion ratio compared with the NC treatment throughout the whole experiment. Abdominal fat weight was heavier (P < 0.05) in PC, P2 and P3 treatments than in NC and P1 treatments. On day 35,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were higher (P < 0.05)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as lower (P < 0.05) in NC and P2 treatments than in PC, P1 and P3 treatments. The concentration of oleic acid, linoleic acid and total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highest (P < 0.05) in PC than in the other treatments.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w energy density diet had lower growth performance, while the inclusion of emulsifier and carbohydrases in low energy diets can partially improve growt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8.
杨帆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40-41
迈入21世纪,由于数字地球战略计划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地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势必日益拓宽,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不同菌株间的相互作用,选择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 (携带抗性基因Pi5)表现为亲和性的菌株HN52与非亲和性的菌株HN119为研究对象,将其单独或混合接种到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接种后水稻叶鞘的发病情况及病斑面积,测定接种后水稻内相关抗性基因OsWRKY45、OsNPR1、OsPR10、OsMAPK2的表达量以及活性氧的变化。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接种亲和性菌株,混合接种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病斑发病面积减少;混合接种中亲和性菌株HN52菌丝侵染能力降低,侵染菌丝细胞间扩展率显著降低73.13%;同时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OsWRKY45、OsNPR1、OsPR10OsMAPK2抗性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水稻叶片中活性氧含量增加,表明在菌株混合侵染过程中,非亲和性菌株可通过激发水稻的抗性反应来降低亲和性菌株对水稻的侵染程度。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