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1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601篇
林业   523篇
农学   299篇
基础科学   330篇
  567篇
综合类   3564篇
农作物   542篇
水产渔业   339篇
畜牧兽医   1022篇
园艺   578篇
植物保护   26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茶多酚感官性质及其对茶叶涩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茶叶中含有的大量茶多酚对茶叶涩味有重要作用。涩味是茶叶滋味中极重要的感官性质,对茶叶总体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茶叶中茶多酚的感官性质、茶汤涩味分析及茶多酚对茶叶涩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2.
石门县地处湘西北边陲,20个乡、镇(区),面积3973km^2,人口70万,是“老、少、边、穷”的大山区。其生态优越,茶生产、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品质优异,是湖南产茶和旅游资源大县。本文分析了茶产业对石门县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十一五”规划、远景目标和加强领导、技术服务等工作措施,并探讨了质量安全、打造品牌、建设基地的技术举措。  相似文献   
63.
Gladiolus hybridus Hort., also named Chang or- chid, gladiola, Shi Yang jin and Flat Zhulian, is a perennial bulb plant of Iridaceae Gladiolus and one of the famous four cutting flowers in the world. Gladiolus hybridus Hort. is an exotic species. There is…  相似文献   
64.
氨基酸络合铁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有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评估氨基酸络合铁对生长猪生长性能、铁表观消化率、肤色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70日龄初始体重(27.34±2.55)kg的杜×长×大生长猪108头,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无机铁(一水硫酸亚铁)构成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40、80、120、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构成4个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60 mg/kg无机铁(一水硫酸亚铁)构成正对照组,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试验0~2周、3~5周及全期,随着日粮中氨基酸铁添加量由40 mg/kg增加到160 mg/kg,生长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得到改善,并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与无机铁日粮组相比,添加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试验组极显著地改善了平均日增重(P<0.01)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随着日粮中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猪对日粮中铁元素的表观消化率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关系(P<0.05),添加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试验组铁元素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对照组(P<0.01);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随着日粮中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提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和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之比都呈显著的线性增加关系(P<0.05),并高于无机铁日粮组(P<0.01),而血清总铁结合力呈显著的线性降低关系(P<0.05);在试验期末,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日粮组显著改善生长猪的肤色状况(P<0.05)。与添加硫酸亚铁相比,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氨基酸铁络合物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铁表观消化率,改善皮肤红度及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5.
用RB72-454和F134(CK)2个甘蔗品种,于2003~2005年在坝地和缓坡地进行吨糖田土试验示范,经新植和宿根研究结果表明:在用种量8 000芽/667m2、深沟双行种植、合理施肥和优化管理技术规范下,RB72-454坝地蔗糖分含量15.47%,产量8 616 kg/667m2,产糖量1 130 kg/667m2,比对照蔗糖分含量增长1.16个百分点,产量增加38.0%,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49.1%;坡地蔗糖分含量15.56%,产量7 808 kg/667m2,产糖量1 030 kg/667m2,比对照蔗糖分含量增长1.16个百分点,产量增加37.5%,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48.3%。RB72-454在坝地和坡地含糖量均达到1 t/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66.
以柑橘褐斑病高抗品种Lw8,中抗品种L2,高感品种Lw14为实验材料,通过孢子喷雾法使柑橘褐斑病菌感染柑橘叶片,研究接菌0d、1d、2d、3d、6d、8d、10d时,柑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酶和β-1,3葡聚糖酶(GLU)含量及活性变化规律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前,两个抗病品种Lw8、L2中的POD、SOD、PAL、PPO 、GLU、CHT活性显著高于高感品种Lw14,CAT活性则与高感品种Lw14相近;接种后,3个不同抗性品种中SOD、POD、CAT、PAL、PPO 、GLU、CHT 7种防御酶活性较对照明显提高,但不同品种增加幅度不一致,除CAT外,其余6种防御酶活性均表现为抗病品种Lw8、L2增幅显著高于高感品种Lw14,且两个抗病品种一般在接菌3d内6种防御酶活性迅速升高并达到峰值;而高感品种Lw14防御酶(除CAT外)活性或增幅较小或较两个抗病品种滞后。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褐斑病菌后7种防御酶的活性动态变化与柑橘品种抗病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武穴市是湖北省种植和养殖大市,估算其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评估其土地承载力,探讨绿色种养的节约化肥潜力对实现武穴市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数据,估算了武穴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养分资源量及其化肥替减的潜力,并评估了当前土地承载力及土地承载力指数。结果表明,2020年武穴市产生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53.19万t,畜禽养殖95.33万头猪当量。秸秆和畜禽粪污养分资源理论可还田量(折纯)分别为1.19万、0.82万t,分别可替代武穴市当年化肥消费量的27.4%和18.9%,理论可实现化肥节约成本分别为6192.76万和4077.36万元,共计10270.12万元。2020年武穴市畜禽粪污氮、磷土地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80、0.48,目前畜禽养殖量没有超过武穴市土地承载力,但已接近氮承载力的上限。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光强对大青叶基原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生长、药材大青叶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大青叶基原植物菘蓝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100%全光照、60%全光照、20%全光照下种植菘蓝,观测菘蓝生长旺盛期叶片生长情况,同时测定大青叶靛蓝、靛玉红、总黄酮、总多糖、总游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菘蓝叶片生长与光强呈正相关,100%全光照组的菘蓝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叶面积均为最高;大青叶靛蓝、总黄酮、总多糖质量分数均随着光强的降低而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靛玉红质量分数随光强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0%全光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但100%全光照组与20%全光照组间差异不显著;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升高。抗氧化活性与光强呈正相关,20%全光照组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半清除率(IC50)显著高于60%全光照组和100%全光照组(P<0.05)。【结论】100%全光照下大青叶药材产量最高,且内在品质最好,较60%和20%...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CJD交流电力测功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控制的实现过程.运行结果表明,该CJD交流电力测功机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可靠性好,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等特点,节能效果显著,能量反馈效率最高可达到74%.  相似文献   
70.
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地区的适宜密度与施肥水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区的种植密度一般在1.8万株/hm^2以下,为探索其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水平.于2005年在扬州进行了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构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密度水平下,每公顷2.4万株的比1.8万株的增产11.88%,增产极显著;在三种施氮量水平下,以每公顷465kg的产量最高,345kg的产量次之,分别比225kg的增产21.22%和18.3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每公顷465kg和34.5kg两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每公顷密度2.4万株、施氮量34.5kg.其籽棉产量为4203.2kg,说明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种植应适当增加密度和施氮量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