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6篇
  免费   1560篇
  国内免费   2644篇
林业   1956篇
农学   1889篇
基础科学   1421篇
  3058篇
综合类   12917篇
农作物   1912篇
水产渔业   1103篇
畜牧兽医   4847篇
园艺   2249篇
植物保护   1448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68篇
  2022年   1285篇
  2021年   1376篇
  2020年   1196篇
  2019年   1219篇
  2018年   892篇
  2017年   1348篇
  2016年   969篇
  2015年   1376篇
  2014年   1431篇
  2013年   1658篇
  2012年   2420篇
  2011年   2460篇
  2010年   2410篇
  2009年   2095篇
  2008年   2109篇
  2007年   1897篇
  2006年   1566篇
  2005年   1205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褐飞虱经甲胺磷处理后 ,酯酶活性首先表现为受到抑制 ,然后上升 ,到达最大值后再下降并停留在一个相对对照较高的水平。在 1次处理的基础上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酯酶的变化进程与 1次处理相同 ,但最后的停留水平均高于 1次处理 ,分别为 1次处理的 1.35倍和 1.63倍左右。敏感性测定同样表明再次处理可以导致敏感性进一步下降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敏感性分别比 1次处理下降了0.35 1、0.696倍。  相似文献   
72.
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培养系统中噬菌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紫外照射、温度、pH、盐度诱导五株溶源性共生菌株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同时测定斯氏和异小杆属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S.carpacapsae ALL,S.feltiae English,S.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ophora H06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感染共生细菌的噬菌体。结果未发现噬菌斑,说明实验菌株在实验诱导条件下以及昆虫病原线虫固体培养系统中不可能诱发噬菌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73.
昆虫病原线虫r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昆虫病原线虫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的47个品系进行rDNA—ITS PCR—RFLP分析,研究其DNA多态性,并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状图。各品系的ITS区无明显的长度差异,PCR—RFLP分析将47个品系分为斯氏属和异小杆属两大类,两属线虫又分别分为11组和4组。所得结果丰富了ITS PCR—RFLP图谱库,为弄清我国的昆虫病原线虫与国外种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及未定名线虫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筛选适合的线虫种类防治害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甲基对硫磷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甲基对硫磷的结构特征,分别从甲基对硫磷的硝基一端或磷酸酯基甲氧基一端引入一定长度的间隔臂和活性基团,设计并合成了4种结构的半抗原;针对各种半抗原所带活性基团的性质,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了与不同的载体蛋白偶联的人工抗原。进行动物免疫后,得到了针对甲基对硫磷的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75.
 从山西运城、临汾、长治、晋中、大同等地保护地黄瓜灰霉病病株上采集、分离的分属于3个不同菌丝融合群的8个灰葡萄孢菌单孢菌株,经氯酸盐诱导处理,共获得了抗氯酸盐的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突变体)59株,其中nit1型38株,nit3型10株,nitM型11株。所有nit突变株分别在PDA斜面转管培养3次(21 d)后,除6株恢复成野生菌株外,其余多数nit突变菌株表现稳定。来源于同一野生菌株的不同类型nit突变体间或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野生菌株的nit突变体间可产生互补反应而形成异核体,其中以nitM型突变株互补性最好,在利用nit突变体测定灰葡萄孢菌营养体亲和性时应作为标准菌株。来源于不同菌丝融合群的nit突变体间不能产生互补反应。  相似文献   
76.
华莎  韩鹏  刘亚刚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4):27-27,29
为建立奶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ConA浓度、细胞浓度、培养液小牛血清浓度及培养时间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其增殖反应都有显著影响(P<0.05),且最佳反应条件为:15μg/mL的ConA、1×106/mL细胞浓度、10%小牛血清及60h的培养时间;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细胞浓度、ConA浓度、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  相似文献   
77.
根据美国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 (CNCPS) ,分析测定了 4类 2 4种饲料的营养成分 ,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测定了它们在体外培养一定时间后的丙酸产量 ,并由此建立了饲料中产丙酸的营养成分和瘤胃丙酸产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8.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两种疫病,二病都属人畜共患病。人的牛型结核感染主要是通过饮用生奶引起,尤其是儿童常因喝生牛奶被感染而患肠结核杆菌病;饮用生奶或制品也易感染布鲁氏菌病。奶牛“两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  相似文献   
79.
稀土元素铈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建平  徐敏  张爱民 《园艺学报》2004,31(3):369-371
 以‘红地球’葡萄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1~100 mg·L-1 Ce(NO3)3,,研究 不同浓度Ce(NO3)3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e(NO,),(1~10 mg·L-1 )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加快外植体生根,侧根数及侧根总长显著增加,根、茎、叶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增加,根系活力提高而增加移栽成活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而100 mg·L-1。Ce(NO3)3对葡萄组培苗生长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0.
不同培养条件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温度、pH值及培养基含水量处理 ,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鲍鱼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 0~ 31℃ ,最适温度为 2 5~2 8℃ ;pH值适宜的范围为 4 0~ 7 0 ,最适pH值为 5 5~6 0 ;培养基含水量适宜的范围为 6 0 %~ 80 % ,最适含水量为 8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