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2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林业   192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137篇
  368篇
综合类   1392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475篇
园艺   171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本文客观评价了陕西省各区域林权改革的现状与所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总结了改革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家的林改政策,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提出继续深化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井大炜 《江西植保》2013,(3):338-341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是临床、护理和药检学的基础课程。根据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3.
旨在克隆获得牦牛StAR基因编码序列(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mRNA组织表达特性。本研究以屠宰场采集的成年母牦牛心、肝、脾、肺、肾、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n=5),不同年龄(胎牛、1岁、2岁)牦牛的卵巢(n=3),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的牦牛卵巢(n=3),黄体期黄牛的卵巢(n=3)及实验室冻存的牦牛颗粒细胞为研究材料。以牦牛黄体期卵巢cDNA为模板,用逆转录PCR克隆StAR基因,并使用MEGA7.0和ExPASy-ProtParam等软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牦牛StAR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发现,StAR基因CDS区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StAR蛋白总体带正电荷,属于碱性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 StAR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牦牛StAR基因在卵巢表达水平最高(P<0.01),且2岁时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和1岁龄(P<0.01),黄体期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黄体期黄牛卵巢中StA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StAR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培养24 h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显著降低。综上所述,StAR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在牦牛卵巢组织中表达最高,且表达水平随年龄与卵巢周期而变化,提示StAR基因可能参与牦牛卵巢及黄体功能相关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琥珀酸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uccinicans)对非生物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缓解效应,本试验研究了菌株DSM4002的生物学特性,并在盆栽条件下,分析了干旱(维持相对含水量(30±5)%处理7 d和14 d)、低温(4℃处理3 d和7 d)和盐胁迫(150 mM NaCl处理5 d和10 d)下根际接种DSM4002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SM4002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溶磷和产铁载体能力,对壮观霉素、卡那霉素等具有抗性,对氯霉素敏感。同时,接种DSM4002能够提高正常生长、干旱、低温和盐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综上,琥珀酸黄杆菌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与其自身具有分泌IAA、溶磷和产铁载体能力有关,而且它能够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从而增强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抗寒和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25.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6.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具有多种形式的变异结构,在品种多样性、生物进化和疾病相关性等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片段长度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DNA测序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遗传变异的研究不断向DNA分子水平深入,多态性标记在畜禽育种中已逐渐成为动物育种研究的趋势和主流。由于CNV对基因的调控和表达所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CNV在重要畜禽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已检测出大量有关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序列变异,并有许多研究均表明CNV与动物的重要经济特征及疾病的发生有关。笔者主要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简述了CNV的相关研究背景、概念、突变机制,归纳总结了CNV对牛、羊、猪、鸡的经济性状、繁殖性状和疾病调控的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些重要畜禽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适应性遗传机理和表型性状差异的遗传基础,开发相应的分子遗传标记,为畜禽的标记辅助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运用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市2000-2009年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规律,构建了其能值综合图,计算评价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及其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且对不可更新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水资源投入能值所占比重逐渐减小;鄂尔多斯市在市场贸易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经济发展尚处于高消耗、高增长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2000年以后鄂尔多斯市经济系统虽然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但是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不断增大,系统有向消费型经济系统快速发展的趋势。鄂尔多斯市应加快重点工业产业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28.
桑枝屑香菇与杂木屑香菇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桑枝屑和杂木屑为试材,采用标准及实验室常用方法对香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研究桑枝屑和杂木屑2种培养料对香菇产量和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多糖、纤维、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屑栽培的单袋香菇产量比杂木屑的低6.4%,但生物转化率比木屑的高1.7%,粗蛋白质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03倍,但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比杂木屑香菇中的略低一些;脂肪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82倍,纤维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01倍,多糖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34倍;重金属铅含量仅为杂木屑的11.3%,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矿质元素除钾元素外,钙、镁、铁、锌均高于杂木屑栽培的香菇。可见,用桑枝屑栽培的香菇子实体的营养性和药用保健性优于杂木屑栽培的香菇。  相似文献   
29.
河西绿洲灌区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增产节水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设20 cm留茬压倒(NPS20),40 cm留茬压倒(NPS40),40 cm立秆(NS40),20 cm立秆(NS20),6 750kg/hm2覆盖(NSB40),3 750 kg/hm2覆盖(NSB20)和传统耕作(CT)7个处理,在节水1 950 m3/hm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秸秆覆盖量、留茬高度和秸秆处理对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小麦的产量,NPS20,NPS40,NS40,NS20,NSB40和NSB20较CT分别增产53.08%,46.59%,40.81%,19.93%,17.33%和4.34%;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WUE)(NPS20,NS40,NPS40,NS20,NSB40,NSB20分别较CT提高58.02%,43.40%,47.27%,23.78%,20.69%,8.56%),但增加了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支出;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0.
于宗恺  景煜都  刘励  刘小伟  张强  程杰  郭梁 《草地学报》2023,31(4):1115-112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优良修复草种在黄土高原广泛种植,然而随着农村人口迁移及土地利用变化,苜蓿人工草地大量弃置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苜蓿弃置草地土壤质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弃置年限(0年、5年和10年)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参与土壤碳氮磷(C,N,P)循环的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和微生物C,N含量随弃置年限呈增加趋势,而C,N相关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变化幅度较小;土壤和微生物P含量随弃置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但P相关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土层,表层(0~20 cm)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较高,其变化趋势与总体结果相似;亚表层土壤(20~40 cm)和(80~100 cm)深层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各指标较于表层土壤均降低40%~80%。相关分析表明弃置草地土壤由于P匮乏而逐步退化,可通过补施磷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