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33篇
  114篇
综合类   447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选取了1979、1989、2001、2008年4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选取斑块数量(Np)、斑块总面积(CA)、斑块面积比(PL.A.N.D)、斑块密度(PD)、边界密度(ED)、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多样性指数(SH.D.I)、优势度(DI)、面积...  相似文献   
42.
利用PCR技术 ,分别从产F18ab菌毛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分离株G及产F18ac菌毛的大肠杆菌 8813株中扩增出 5 10bp左右的F18菌毛A亚单位基因 (fedA)。将这 2个PCR扩增产物按预定阅读框架克隆入pGEX 6p 1载体的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基因的下游 ,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质粒 ,并对质粒中的插入序列进行测定。序列分析表明 :F18ab与F18ac的fed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7.6 %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7%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F18acfedA基因的第 36 3bp处比F18ab多 3个核苷酸 ,并出现一个新的酶切位点 (NgoMI)  相似文献   
43.
研究并比较了广东省鼎湖山、鹤山、白云山陆地生态系统表层土壤特征。结果表明, 3个采样点表层土壤酸化都较严重, pH值低。相对于较低的 pH值,三个采样点土壤的有效阳离子交换量 (CECE)介于 59.63— 124.06 mmol· kg- 1,盐基饱和度( BS)介于 10.6%— 30.3%,表明表层土壤仍具有一定的酸缓冲能力。 3个采样点表层土壤同时处于阳离子缓冲范围和铝缓冲范围内,活性铝较高,考虑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时应重点考虑铝毒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短鳍 Kyphosus lemb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为热带和亚热带海水鱼类,在我国南海和东海已有记录.1998年8月在辽宁省长海县海域采到标本1尾,系黄渤海区鱼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45.
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概述了SSR、ISSR反应的原理、特点,总结了其在植物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NA指纹库的建立、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并肯定了SSR、ISSR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水稻中花11辐射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伽玛射线对粳稻品种中花11进行辐照,以诱导广泛的形态突变体,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辐射第1代单本移栽并实行单株收获;辐射第2代(M2)播种1万个家系,自苗期开始至成熟期各个生育阶段从中独立选获各类形态突变体540个;经M3复选获得包括叶、茎、穗和育性变化等各类突变体431份。统计结果表明,形态性状的突变频率为5.1%。关键词  相似文献   
47.
水稻根系活力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典型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 F1代花培加倍的DH群体为材料,在抽穗期用TTC法考察根系活力。利用已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根系活力进行QTL分析,在第4染色体的RG449和RG809之间检测到一个QTL。用Epistat软件分析影响根系活力的单个位点和位点间的互作,结果在RG809附近检测到一个单基因,并检测到2个条件型互作和4对互适型互作,这些位点分布在第1、2、4、7、8、9和11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48.
The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prebiotics, probiotics and symbiotic in hybrid surubins (a Pseudoplatystoma corruscans and P. fasciatum cross) was evaluated for the effects on their autochthonous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on haematological and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A total of 160 fish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reatment groups with four replicates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s were fed with the following diets for 15 days: control diet without supplementation; 0.5% inulin (prebiotic) supplementation; Weissella cibaria (CPQBA 001‐10 DRM 02) (7.87 ± 0.2 log CFU g?1) supplementation; or 0.5% inulin and W. cibaria supplementation (symbiotic group). The midgut intestines of the fish with the symbiotic diet supplementation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7.07 ± 1.11 log CFU g?1) and low levels of Vibrio spp (1.90 ± 0.60 log CFU g?1) and Pseudomonas spp (2.23 ± 1.48 log CFU g?1). In addition, increased erythrocytes and reduced circulating neutrophils were observed in this group. No differences in blood glucose, serum protein or lysozyme levels were detected between treatment groups. However,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otal immunoglobulin was observed in fish fed with the probiotic and symbiotic diets. The addition of 0.5% inulin (prebiotic) thus W. cibaria (probiotic) to the diet of Pseudoplatystoma hybrid surubins reduce the number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stimulate the beneficial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ay possibly alter their immune defence system.  相似文献   
49.
为了明确施硼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以不同的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硼浓度对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根尖结构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硼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其中硼浓度以20μmol·L-1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活力、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均随硼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但对根比芽敏感,地下部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低于地上部;一定的硼浓度能促进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体积变大及数量增多。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对硼浓度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中筋小麦扬麦16>弱筋小麦扬麦19>强筋小麦罗麦8号。  相似文献   
50.
小麦籽粒成熟与萌发期间LOX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籽粒中脂肪氧化酶(LOX)同工酶的代谢过程,选用4个小麦品种(鲁麦22、中优9507、内乡188、蒿优9409)为材料,采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IEF)活性染色法检测和分析了小麦在籽粒成熟与种子萌发期间LOX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表明,在籽粒成熟期间,中优9507、内乡188、蒿优9409含有5条不同的同工酶条带,鲁麦22含有8条不同的LOX同工酶条带;随籽粒成熟度的增加,酸性和中性部分的LOX同工酶的合成与含量逐渐减少,碱性部分的LOX同工酶的合成与含量缓慢增加,说明成熟末期小麦籽粒主要积累碱性LOX;4个品种的LOX活性随籽粒成熟均呈现先逐渐降低至最低点后轻微反弹的变化趋势.在种子萌发期间,4个小麦品种都含有7条LOX同工酶条带,除萌发第一天外,随种子萌发的进行,酸性部分的LOX同工酶合成与含量减少,碱性和中性部分的LOX同工酶合成与含量缓慢增加,说明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积累碱性LOX;4个品种的LOX活性均呈先保持一恒定高值后迅速下降至一恒定低值的变化趋势.无论是籽粒成熟期间还是种子萌发期间,影响小麦籽粒或种子中LOX酶活性大小的主要是酸性的LOX同工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