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65篇
  免费   10803篇
  国内免费   15651篇
林业   13432篇
农学   10443篇
基础科学   9133篇
  17851篇
综合类   86770篇
农作物   12273篇
水产渔业   7839篇
畜牧兽医   27391篇
园艺   13079篇
植物保护   7908篇
  2024年   990篇
  2023年   3342篇
  2022年   7813篇
  2021年   7686篇
  2020年   7272篇
  2019年   7274篇
  2018年   4975篇
  2017年   8436篇
  2016年   5606篇
  2015年   8625篇
  2014年   9098篇
  2013年   11173篇
  2012年   15375篇
  2011年   15873篇
  2010年   15239篇
  2009年   13663篇
  2008年   13447篇
  2007年   12162篇
  2006年   10045篇
  2005年   7906篇
  2004年   4837篇
  2003年   3028篇
  2002年   3207篇
  2001年   2931篇
  2000年   2661篇
  1999年   1159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0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57篇
  1955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枸杞(Lycium bararum)徒长枝是枸杞种植中的废弃物,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将其开发为青贮中药饲料添加剂是变废为宝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糖蜜、麸皮、玉米(Zea mays)粉为糖源,以亚芯、君安酵宝、益加益、农富康为菌剂,通过比较不同糖源和菌剂青贮的枸杞徒长枝的感官评价得分、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等品质特性,探索适合枸杞徒长枝青贮的商品菌剂和糖源。结果表明:3种糖源青贮中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氨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添加糖蜜的粗蛋白(1.18%)、粗灰分(12.77%)、干物质(30.5%)、乳酸(123.75μg·g^-1)、多糖(27.89 mg·g^-1)、甜菜碱(6.47 mg·g^-1)和黄酮(1.15 mg·g^-1)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余两个处理(P<0.05);4种菌剂和自然青贮的干物质、氨态氮的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亚芯菌剂与自然青贮的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粗蛋白(1.96%)、酸性洗涤纤维(75.52%)、中性洗涤纤维(73.86%)、水溶性碳水化合物(259.19 mg·g^-1)、乳酸(145.82μg·g^-1)、多糖(27.27 mg·g^-1)含量以自然青贮为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糖蜜是枸杞徒长枝青贮最佳添加糖源,自然青贮枸杞徒长枝是最佳青贮方式。  相似文献   
992.
为明确大豆蚜种群数量与其天敌昆虫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a(Pallas)]及花蝽(Orius sp.)的田间发生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借助直接观察法,对哈尔滨地区大豆蚜及上述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2008-2014年)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各年份大豆蚜种群数量峰值及峰值日后第6天各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并对大豆蚜与天敌昆虫的发生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6月为大豆蚜的田间始发期,7-8月为其田间猖獗期,9月为其消亡期。在大豆蚜的始发期和猖獗期,田间均有龟纹瓢虫(成虫和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幼虫)及花蝽(成虫和若虫)的发生。龟纹瓢虫幼虫和异色瓢虫成虫的田间种群数量与大豆蚜的种群数量间均呈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针对传统拖拉机机械式三点悬挂的功能局限性问题,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电液系统的信息集成,特别是对于负载传感液压系统及控制器研制了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建模与仿真,提出了基于CAN通讯的设计方法,研制了控制面板、控制器、传感器、液压系统和悬挂机构,经试验验证,实现了拖拉机悬挂系统优化提升,特别适合拖拉机的复合农田作业。   相似文献   
997.
川渝地区地方和育成大豆品种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本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135对SSR标记,对232份包括6个地方品种地域亚群和1个育成品种亚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所有的标记都有多态性,所有检测到的位点都是纯合基因型,说明所选用品种高度纯合,每个标记存在2~4个等位变异,平均2.66个。亚群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0.2751-0.3165,整个群体为0.3208;亚群内Nei遗传距离变异范围0.325 8~0.359 4,整个群体为0.3711,说明川渝地区大豆遗传变异较小。亚群间的遗传一致度(GI ≥ 0.8862)较高,亚群间遗传距离(GD ≤ 0.1208)较小,地方品种亚群间遗传差异更小,育成品种亚群与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亚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 0.0722,基因流(Nm)平均为 3.214,说明不同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主坐标分析表明第一、二和三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4.97%、3.54%和3.33%。来自同一区域的品种资源基本聚集在同一亚群,聚类分析同样表明同一自然地域亚群品种资源虽不能完全聚集到同一个遗传类群中,但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说明川渝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分子方差分析表明亚群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7%,亚群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Mantel收敛分析表明地方品种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距离与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纬度和海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723)。川渝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群体遗传丰富度不高,当前的育成品种未蕴含本地区所有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为了了解五指山市乔木林的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主要林分因子的发展趋势,结合海南省五指山市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ArcGIS10.0、SPSS软件,对五指山市连续15 a乔木林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林为五指山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且数目逐年增加;(2)乔木林分主要分布在海拔在500~1 000 m、坡度在15°~35°之间向阳的空间范围内;(3)平均年龄为28.54,平均树高为11.41 m,平均胸径为13.46 m,平均每亩蓄积为8.86 m3,平均郁闭度为0.609。从龄组结构来看,大多属于中龄林与幼龄林,处于正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