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89篇
  151篇
综合类   1123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15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179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ringin (NRG) on cisplatin (DDP) resistance in human lung cancer A549/DDP cell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A549/DDP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treated with NRG and/or DDP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or 24 h, and then the cell viability were measured by CCK-8 assay. The combination index (CI) of NRG and DDP were analyzed by Chou-Talalay method. The apoptosis rate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Western blot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levels of P-glycoprotein (P-gp), 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 (MRP1), p-Akt, CXC chemokine receptor 4 (CXCR4), cleaved caspase-3, Bcl-2 and Bax.RESULTS: The protein levels of P-gp, MRP1, p-Akt and CXCR4 in the A549/DDP cel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A549 cells (P<0.05). The cell viability was remarkably reduc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hen A549/DDP cells were exposed to NRG and/or DDP (P<0.05), and the IC50 values of NRG and DDP were 36.92 μmol/L and 129.77 μmol/L, respectively. When the inhibition rate exceeded 15%, NRG in combination with DDP produced a synergistic effect (CI<1).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NRG and DDP significantly induced apoptosis (P<0.05), up-regulat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cleaved caspase-3 and Bax, and down-regulated the protein level of Bcl-2 (P<0.05). Meanwhile, NRG remarkably down-regulat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P-gp, MRP1, p-Akt and CXCR4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CONCLUSION: NRG may enhance the sensibility of A549/DDP cells to DDP most likely via up-regulating the protein level of Bax and down-regulating the protein levels of Bcl-2, P-gp, MRP1, p-Akt and CXCR4.  相似文献   
52.
利用淮河上游地区1961-2015年13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计算冬小麦生长关键期(2、3、4月)1个月尺度及3个月尺度SPI值,结合冬小麦产量数据,确定生长关键期对产量灾损率影响的具体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水量变化及旱涝灾害空间分布,建立了SPI值与产量灾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关键期(SPI3)和4月(SPI1_4)SPI值均与产量灾损率相关性程度高,分别通过0.01和0.05显著性水平检验;2个时段降水量变化整体呈减少趋势,且旱涝灾害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2)当SPI3值和SPI1_4值分别为-2.23和-1.82时,达到决定发生旱灾时产量灾损的阈值;(3)SPI3值和SPI1_4值与产量灾损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82,在典型涝灾年,SPI值与产量灾损率具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3.
为探究灌木根系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以紫穗槐和胡枝子两种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生长空间的研究方法,以放置不同形状的木板在盆内模拟不同喀斯特异质空间条件(孔隙型、圆形裂缝型、条形裂缝型和孔隙+岩石阻挡型),研究了异质空间条件下两种灌木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异质空间条件下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系各项指标均高于均质空间,异质空间条件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植物受异质空间的影响程度不同,胡枝子在异质空间下的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均质空间。不同异质空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不同,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系均在孔隙型和圆形裂缝型两种空间条件下最为发达。(2)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生物量分布特征受异质空间影响。在异质空间下两种树种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均集中分布在土层深度5—10 cm和15—20 cm范围内,水平分布均集中分布在距植株中心0—3 cm内。紫穗槐根系生物量的水平分布受异质空间具体形状影响较大,孔隙型空间和圆形裂缝型空间对其水平分布影响较为显著。(3)两种灌木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不同,紫穗槐根系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为寻找更多空间,而胡枝子根系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为占据有限空间。综上,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系生...  相似文献   
54.
基于卧式厌氧装置的稻秸高固态消化与甲烷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稻秸高固态厌氧消化长期运行不稳的问题,接种瘤胃内含物和厌氧污泥,在卧式反应装置中研究3个有机负荷(OLR)下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体系最高容积产气率达到了1.04 L/(L·d)。当OLR为2.26 g/(L·d)时,甲烷体积分数均值为54.39%,甲烷产率为280.90 m L/g,达到了稻秸理论产值的80.29%。卧式装置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最高降解率分别达到了49.71%和31.25%;纤维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有利于纤维素的降解。当OLR升高到2.47 g/(L·d)时,氨氮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1 082.63 mg/L。固体样品中嗜氢型Methanobacteriales数量从1.70×10~9拷贝数/g下降至1.04×10~6拷贝数/g;而嗜乙酸型Methanosarcinales数量从7.89×10~6拷贝数/g增加至9.44×10~6拷贝数/g,甲烷产率下降为256.54 m L/g。此时厌氧装置中丙酸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253.32 mg/L。从而明确了稻秸高固态体系中产甲烷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5.
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中,根据杂交水稻需肥规律,合理分配和运筹肥料是关键技术。连续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水稻前期基蘖肥、中期长粗肥、后期穗肥施氮比例为8∶2∶0和施钾比例为10∶0∶0的习惯比例上,减少总氮量的12%,使前、中、后期用氮比例为8∶0∶2,用钾比例为3∶7∶0,有利于塑造一个稳发缓降的群体,提高水稻的群体质量,培育壮秆大穗而获高产,较习惯比例施肥增产13 4%。  相似文献   
56.
甘薯抗疮痂病多胺与吲哚乙酸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抗性甘薯品种受疮痂病菌侵染前后多胺和吲哚乙酸代谢变化结果表明 ,感染疮痂病菌后抗病与感病品种甘薯叶片中吲哚乙酸含量和多胺氧化酶活性降低 ,多胺总量及腐胺含量增加 ,腐胺 / (精胺 亚精胺 )比值升高 ,感病品种变化幅度高于抗病品种。疮痂病菌侵入后感病品种甘薯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下降 ,吲哚乙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而抗病品种则相反。  相似文献   
57.
基于无人机遥感与随机森林的荒漠草原植被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草原是草原中最旱生的类型,属于草原的极限生态状态,也是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的预警区。利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荒漠草原草地植被类型,对动态监测草原生态安全和合理开发草地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以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内蒙古荒漠草原遥感图像,获得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通过光谱连续统去除变换,增强草地植被之间的光谱差异,并构建植被指数;采用分步波段选择法选择荒漠草原植被的特征波段,实现高光谱数据降维;构建融合光谱特征、植被特征、地形特征和纹理特征等24个变量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并与支持向量机(SVM)、K-最近邻(KNN)和最大似然分类(MLC)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4种分类方法中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1.06%,比SVM、KNN和MLC等机器学习算法分别高7.9、15.61、18.33个百分点,Kappa系数达到0.90,比SVM、KNN和MLC算法分别高0.13、0.23和0.26。无人机高光谱低空遥感和随机森林算法的结合为荒漠草原草地植被分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8.
HACCP系统在牡蛎速冻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控制牡蛎速冻保鲜的质量,采用HACCP体系,分析了牡蛎速冻保鲜工艺中的危害因素和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牡蛎原料污染、清洗、杀菌、包装、速冻、冻藏为关键控制点,得到关键工艺参数为浸泡吐沙24h,3mg·kg-1臭氧处理10min,-40℃条件下速冻8min,冻藏温度≤-18 ℃.并建立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3个不同的侧耳品种,利用稻草进行生料栽培法,在湛江进行全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月份)对不同侧耳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经分析表明,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肺形侧耳的产量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9,0.958 6,0.939 1。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酷暑1号和假姬菇10号直线相关关系不明显。在本试验地区,假姬菇10号为典型的低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29.0 ℃,最适温度为9.9~26.4 ℃,生物学效率达95%以上。肺形侧耳为高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21.5~34.9 ℃,最适温度为23.6~34.3 ℃,生物学效率达61%以上。酷暑1号为中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32.0 ℃,最适温度为12.5~32.2 ℃,生物学效率达65%以上。1~2月份及12月份,3个品种之中,假姬菇10号为最佳品种;6~9月份,肺形侧耳为最佳品种;酷暑1号适应性较广,可8个月份的适宜栽培期。  相似文献   
60.
骆驼蓬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及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寻找创制新型生物合理杀线虫剂提供活性模板化合物和理论基础,首次报道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抗逆植物骆驼蓬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及生理效应。松枝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正丁醇萃取物250 ?g·ml-1处理后,松枝蒸腾强度、流脂量级别和病情指数均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对松材线虫病害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和水萃取物。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获得骆驼蓬总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和馏分A1~A8。毒力测定表明,骆驼蓬碱、馏分A1和A6是骆驼蓬杀线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处理后48 h,对松材线虫(混合虫龄)LC50分别为135.74、160.40和86.02 ?g·ml-1。正丁醇萃取物、骆驼蓬总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馏分A1和A6均能显著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但对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对 -和 -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100 ?g·ml-1处理松材线虫后6 h,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抑制率为50.15%~73.14%,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8.56%~48.37%。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能是骆驼蓬提取物主要杀线虫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