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2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林业   1086篇
农学   1335篇
基础科学   1033篇
  1718篇
综合类   5538篇
农作物   851篇
水产渔业   716篇
畜牧兽医   1979篇
园艺   823篇
植物保护   742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683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430篇
  2017年   708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735篇
  2014年   700篇
  2013年   877篇
  2012年   1118篇
  2011年   1208篇
  2010年   1102篇
  2009年   1019篇
  2008年   909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617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01.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协整检验表明,广义货币供应、信贷规模、城镇收入、农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脉冲响应表明,相较农村收入而言,城镇收入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更敏感,作用时间更长;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对城镇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信贷规模对农村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基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显著,完全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异化的城乡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2.
徐韬  王震  茹玉  史珍妮  李凡  陈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53-17654,17656
网上花卉交易可以为花卉企业节约成本,花卉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发布信息,而且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仓库,信息交换的可靠性远远超过常规通信方式发布信息。这种高效率、低成本产业链结点是别的方式不可比拟的。但是网上交易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交易信息的不对称、缺少花卉质量的标准化认证、信息披露的不明确、产品损伤、支付纠纷以及售后服务问题等。对此,提出应建立严格的身份认证、资信授予与审查制度,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评估,网上交易平台的完善,定价、运输的标准化,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售后服务的承诺和纠纷处理机制等,以达到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促进花卉类特色产品网上交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邯豆1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豆12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豆25为母本、中黄14(中作9212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12 a定向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5~2017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邯豆12平均产量为3070.5~3235.3 kg/hm2,较对照增产3.2%~3.9%.该品种成熟时落叶性好,子粒较大,商品性好;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04.
在对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养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西瓜地、枸杞地、沙枣地和撂荒地作为研究对象,以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区域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西瓜地土壤质量最优,枸杞地和撂荒地次之,沙枣地土壤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05.
在排放试验中,转毂通过功率吸收单元对车辆驱动轮施加阻力来模拟道路行驶阻力,施加阻力大小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车辆发动机负荷,而负荷的大小则会影响到排放结果以及OBD(车载诊断)相关模块的诊断。主要介绍了两种常用的转毂加载方法(单点法阻力加载和滑行法阻力加载),以及UAES(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排放室采用滑行法阻力设置转毂加载参数的流程,以期为排放和诊断结果的失效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渭河流域25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月值气象数据集,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计算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分析渭河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趋势、影响范围、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渭河流域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近39a来渭河流域有明显的干湿周期变化,但整体上呈变干的趋势,干旱时段主要集中在1995−2009年,其中以2000−2009年的干旱站次比最大,平均达到36%,且干旱持续时间最长,约3.6个月,1980−1989年干旱持续时间最短,约1.6个月;(2)渭河流域秋季总体呈湿润变化趋势,而春季和夏季干旱在不断加剧,是区域年际干旱的主要驱动力;(3)渭河流域干旱以危害性较小的轻中旱为主,但2000年前后出现严重及极端干旱的站次相对较多,其中1997年研究区内发生的干旱程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广;(4)不同时间尺度各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均呈现出干旱等级越高发生频率越低的态势,且极端干旱在年际尺度内发生次数较为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流域东北部是干旱多发区。总之,近39a来渭河流域总体干旱较为严重的时段为2000−2009年,且研究区内干旱呈北重南轻特征,因此北部地区仍需加强防灾管理。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旨在探究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干奶期长度(DPL)的变化规律及其变异对奶牛各项生产性能的影响,包括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初乳品质和乳房健康。收集了北京地区34个牧场出生于2009—2018年136 231头中国荷斯坦牛的干奶日期、生产性能记录、繁殖性能记录等。通过整理试验牛群的干奶记录,揭示了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1胎和2胎DPL的群体规律,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场-产犊年和初产月龄对DPL的影响;此外,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了DPL的变异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首末次配种间隔(interval from first to last insemination,IFL)、产犊至首次配种间隔(interval from calving to first insemination,ICF)和初乳品质的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了DPL的变异对首次配种受胎率(conception rate of first insemination,CR)、首次配种56 d不返情率(56-days non-return rate of first insemination,NRR56)、难产率和乳房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PL平均为58.81 d,胎次、产犊季节、场-产犊年和初产月龄均对DPL有显著影响(P<0.05)。DPL的变异对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CF、CR、NRR56、难产率和乳房健康有显著影响(P<0.05)。干奶期短的奶牛测定日平均乳蛋白率、CR和NRR56更高;DPL适中的奶牛测定日平均产奶量更高、乳房健康水平更好、ICF更短、难产率更低。本研究在国内利用大规模牛群数据揭示了中国荷斯坦牛DPL的群体规律,可为中国规模化奶牛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从编烟机的编烟效率、用工量、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了其最佳的编烟方式,结果表明:最佳的编烟方式为6人合作使用1台编烟机,在编360杆烟时可较对照节省用工4.1个,节约用工成本164元,而且纯收益最高,为9704.36元。并针对编烟机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9.
配制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比例分别为0%、10%、20%、30%的4组饲料饲喂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200 d后,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部分鱼粉对网箱养殖俄罗斯鲟生长和鱼体组织氟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比例的升高,俄罗斯鲟的末重、增重、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先上升后下降,饲料系数先降低后升高,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2)实验结束时,俄罗斯鲟肌肉、肝脏和鱼鳔的氟浓度低于检测限,但鳃、皮、脊骨和背骨呈现剂量浓度效应,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在俄罗斯鲟饲料中加入10%比例的南极磷虾粉时获得最佳生长效果和较低的组织氟累积。  相似文献   
110.
More than 2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first report on successfu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great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on whea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both on its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studies in China, especially driven by the National Major Project for Transgenic Organism Breeding, China, initiated in 2008. In this review, whea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improvement and transgenic research progresses including new techniques applied and functional studies of wheat quality, yield and stress tolerant related genes and biosafety assessment ar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trends in wheat transformation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combined with genomic studies and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