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80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13篇
  92篇
综合类   81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本文通过鸡胚接种的方法就蜂胶乙醇浸出物对NDV的灭活作用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常温下3分钟,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9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生理盐水稀释液;37℃3分钟,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9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生理盐水稀释液均对ND克隆-30具有完全灭活作用;常温下3分钟,1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对ND克隆-30具有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42.
自由基清除剂的保护作用与甘蔗的抗旱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少裕  陈如凯 《作物学报》1994,20(2):149-155
用半胱氨酸、二苯胺、巯基乙醇,苯甲酸钠和α-生育酚等五种化合物作为外源自由基清除剂,研究自由基清除剂的保护作用与甘蔗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自由基清除剂预处理降低了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和膜透性增加的程度,并延缓 甘蔗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外源自由基清除剂在  相似文献   
43.
结核免疫与结核新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十多年来有关结核免疫的生物学机制和结核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结核疫苗的发展方向,尤其指出植物疫苗是最为廉价、有前途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4.
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相关基因与千粒重QTLs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稻米淀粉的合成和积累是水稻千粒重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水稻千粒重QTLs定位分析基础上,对本研究克隆的14个水稻胚乳淀粉合成与积累相关基因及已报道的和预测的42个相关基因进行了电子定位分析,比较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相关基因与千粒重QTLs的连锁关系。发现有38个基因位点与千粒重QTLs连锁,说明千粒重形成与胚乳淀粉积累与淀粉结构形成代谢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水稻产量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γ射线辐照水稻成熟花粉的杂交后代突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的工作程序,解决了水稻成熟花粉保鲜的技术难关,提出了水稻成花粉适宜诱变剂量为46Gy左右,确认了辐照花粉杂交后代以产生数量性状突变为主,第三代较第二代出现更多的突变性状,扩大了突变幅度,而且随着世代的递增,突变性状有累加的现象,大部分株系在第五代即可稳定。利用本项技术获得了一批熟期提早或推迟15天以上,株高变矮或增高10cm以上、稻谷增长5mm,米长增加4.4mm,长宽比最大达4.5,千粒重较起始种增减10-23g等特殊性状的一批新种质。本研究初步认为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主要是诱发DNA位点的突变,同时存在隐性突变,在水稻及其它作物育种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在病原菌鉴定、水稻抗源筛选、抗性生理遗传以及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细条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组原位杂交是以亲本之一的总基因组DNA做探针,另一亲本的基因组DNA做封阻,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染色体/染色质检测技术。在其发展的十几年里,已在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这一技术可对多倍体中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基因组组成及起源进行研究;对杂交种中染色体组的组成进行分析;对代换系、附加系和易位系进行有效的鉴定,并对其中的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来源、大小、数目及发生位点进行检测和定位。此外,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还有助于确定物种间的同源性;研究杂交种中来源不同的染色质在核中的分布;探索B染色体的起源、染色体间的配对、重组、交换等现象。随着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改进,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岷江上游23年生油松纯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了评价人工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能力,定位监测和分析了岷江上游2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65次降水事件的截留与分配过程。结果表明,65次林外降水总量为400.9 mm,其中208.726mm以穿透雨、33.388 mm以树干茎流进入林地,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截留25.695,214.375 mm,截留率分别是6.41%,53.47%。但林外降水量<0.3 mm时,不产生林内降水,凋落物与土壤层不能截留降水。在0.3~10 mm降水范围内,土壤截留量随着降水增大呈增加趋势,而凋落物层截留率先增后减,但降水量>10 mm后,土壤截留率逐渐趋于稳定,呈较小波动(63.46%~73.58%),而凋落物截留率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趋势;土壤截留量与林内外降水量、土壤截留量与茎流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人工油松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均有一定的拦蓄截留效应,其中:土壤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截留量达同期林外降水量的1/2以上。  相似文献   
49.
以沙冷杉为材料,对其结实特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城市人工栽培条件下,初次结实年龄为40~45 a,与野生植株基本相同,初次结实株率为31.3%;充足的光照可使结实植株和球果数量增加,温度对其无明显影响.球果着生于2 a或3 a生枝条基部,以2 a生枝条基部居多;多集中分布在树冠上部的枝条上.果鳞开裂至有种子与果鳞脱落...  相似文献   
50.
以川中丘陵区坡地防护林林地降雨量、径流量、泥沙含量等因子测定为切入点,借助侵蚀产沙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防护林类型的降雨侵蚀力与产沙、降雨强度与产沙、次降雨下产流与产沙、地表径流与产沙以及不同防护林类型产流产沙的关系,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防护林体系中不同类型的产沙侵蚀过程和水土流失规律,为川中丘陵区坡地防护林结构的调整、控制水土流失和提高防护功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