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5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1439篇
林业   1604篇
农学   1797篇
基础科学   885篇
  1908篇
综合类   3995篇
农作物   756篇
水产渔业   634篇
畜牧兽医   1972篇
园艺   620篇
植物保护   89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570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893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Progenies derived from crosses between Solarium tuberosum and 2n pollen-Producing diploid hybrids, exhibit obvious hybrid vigor. The 2n pollen-producing clone can act as a bridge in crossing S. tuberosum and S. andigena with S. phureja. Populations from 4x-2x crosses show more unifomity and less segregation compared with that of 4x-4x crosses. The parent-offspring correlation for the traits, starch content and tuber number, is significant at 0.01 level. The regrssion equations are Y (mp-F1)=1.0 1.2x and Y (mp - F1) = 5.3 0.8x, respectively. The 2n pollen-producing clones play an impotant role in increasing tuber stach content. Estimates of the combining ability for the main yield components indicate that additive effect prodominatcs for such trais as plot yield, tuber weight per plant and starch content, whereas both additive and non-additive effects lay equal stress on mean tuber weight and non-additive effect is important for tuber number. In general, non-additive effect appears to be important in  相似文献   
32.
笔者在蕨菜驯化栽培及孢子繁殖过程中,利用扫描电镜,实物拍照及徒手切片等方法,观察了蕨菜各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初步掌握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蕨菜人工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小鹅瘟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发表的鹅细小病毒B株VP3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寡聚核苷酸引物。以国内分离的小鹅瘟病毒为摸板 ,筛选了 (PCR)最佳反应条件 ,并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初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在 4 0 μL体积中 ,PCR最佳系统组成为 2uTaq酶、0 5mol/LdNTP和 2 0 pmol引物 ;最佳反应参数为 96℃变性 4 0s ,5 4℃退火 1min ,72℃延伸 1min ,30个循环。本方法可检出 2 5× 10 -1 5EID50 小鹅瘟病毒 ,并且仅能从小鹅瘟病毒的鹅胚培养物中扩增出与设计值大小相同的 375bp核苷酸片断 ,对照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通过对 6份临床病料的检查 ,2份呈阳性 ,其中 1份来自有典型小鹅瘟症状的雏鹅 ,1份来自无典型小鹅瘟症状的雏鹅。由此说明 ,本试验所建立的诊断小鹅瘟的PCR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叶金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37-2838
用美国NCEP/NCAR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对1983年10月6日安徽省宣城市一次强寒露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华北反气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辐合带,华北反气旋前部为冷平流区;寒露风是一次强冷空气影响过程,700hPa高度层以下同时出现降温,比湿陡降,大气由上升气流转为下沉气流。  相似文献   
35.
藤蔓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英翠  杨柳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36-5537
通过对藤蔓植物的类型和观赏特性进行描述,初步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应用情况及生态功能,并展望了藤蔓植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优质小麦示范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泽州县系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2001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小麦示范县。泽州县小麦面积45万亩,为晋城全市麦田总面积的1/3;总产1亿kg左右,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7%,号称全市小麦总产的半壁江山。泽州县每年向国家提供和销售小麦3000万kg以上,小麦是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产业,因此发展优质小麦,对粮食生产安全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草甘膦是一种具有内吸传导、杀草谱广、毒性低等特性的新型化学除草剂,对根除茶园常见杂草有特效。用草甘膦防除茶园杂草的最佳浓度因杂草种类不同而异,以一、二年生杂草为主的茶园用0.10%的浓度为宜,以多年生杂草为主的茶园用0.15%的浓度较好。用液量以杂草充分湿润为度。全年喷药一次或二次即可,若喷一次,宜在五月下旬进行;若秋季草害较重,则在八月下旬复喷一次。使用该方法除草,全年只需耗药费4.80元~6.40/亩,除草效果优于全年人工除草三次者,节省除草工7~9个/亩,增产5~7%,对保持茶园生态平衡,提高茶叶品质均有益。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对送检的金丝雀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金丝雀痘,对分离的痘病毒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病毒分离传代和致试验、致弱毒保护力试验和返强试验。结果表明:金丝雀痘病毒经鸡胚盲传3后能适鸡胚并致死金丝雀,8代后无致病性,13例毒性快速通过本动物3次无返强现象,金丝雀用第13代毒刺种30天能抵抗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39.
给8头生后3d的哺乳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吉”毒株,于感染后18、30、45和96h各扑杀2头,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及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小肠上皮细胞的病变因感染时间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上皮细胞的脱落和残留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以感染后30h最严重,病毒在这些上皮细胞内的增殖最显著。感染后45h,见有大量新生上皮细胞修补损伤的肠绒毛。感染后96h,小肠绒毛短缩、粗大乃至发生融合。实验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内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均遭到破坏,在巨噬细胞内见有PED冠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40.
用风油精法在绿豆根尖细胞染色体上显示出了G带,其带纹数目随染色体浓缩程度而变化,以早中期和早后期的G带较为清晰,同源染色体带纹的数目、大小和分布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风油精在G带诱导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