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59篇
  免费   3874篇
  国内免费   5316篇
林业   4969篇
农学   3450篇
基础科学   2851篇
  6082篇
综合类   29970篇
农作物   4496篇
水产渔业   2733篇
畜牧兽医   9416篇
园艺   4388篇
植物保护   2794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158篇
  2022年   2660篇
  2021年   2789篇
  2020年   2541篇
  2019年   2497篇
  2018年   1731篇
  2017年   2876篇
  2016年   1872篇
  2015年   2884篇
  2014年   3079篇
  2013年   3800篇
  2012年   5225篇
  2011年   5359篇
  2010年   5001篇
  2009年   4554篇
  2008年   4404篇
  2007年   4292篇
  2006年   3569篇
  2005年   2744篇
  2004年   1861篇
  2003年   1105篇
  2002年   1205篇
  2001年   1181篇
  2000年   1042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5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6篇
  1955年   10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别于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花溪河流域典型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不同水体的补给来源、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值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同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主要水文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月亮湖水库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δD和δ~(18)O整体上呈现平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特征。(2)地下水的δD和δ~(18)O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西部水田/水库集中区富集,东部旱地集中区贫化,土地利用对研究区环境水文过程影响明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为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13.
We developed an H5/H7 trivalent inactivated vaccine by using Re-11, Re-12, and H7-Re2 vaccine seed viruses, which were generated by reverse genetics and derived their HA genes from A/duck/Guizhou/S4184/2017(H5 N6)(DK/GZ/S4184/17)(a clade 2.3.4.4 d virus), A/chicken/Liaoning/SD007/2017(H5 N1)(CK/LN/SD007/17)(a clade 2.3.2.1 d virus), and A/chicken/Guangxi/SD098/2017(H7 N9)(CK/GX/SD098/17), respectively.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this novel vaccine and that of the recently used H5/H7 bivalent inactivated vaccine against different H5 and H7 N9 viruses was evaluated in chickens. We found that the H5/H7 bivalent vaccine provided solid protection against the H7 N9 virus CK/GX/SD098/17, but only 50–60% protection against different H5 viruses. In contrast, the novel H5/H7 trivalent vaccine provided complete protection against the H5 and H7 viruses tested. Our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timely updating of vaccines for avian influenza contro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由于软枣猕猴桃在初代培养中外植体诱导率极低且快繁效果差,因此进行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以期解决其人工种植的难题.[方法]本研究以软枣猕猴桃展叶为外植体,通过采用不同消毒试剂及消毒处理时间,筛选出最佳的灭菌程序;将不同培养基与不同浓度的KT、2,4-D组合,筛选出最佳的初代培养基配方.[结果]选用展叶为外植体,75%CH3CH2OH处理30 s后以10%NaClO处理20 min,0.1%HgCl2处理15 min后无菌水冲洗3~4次,接至pH=5.8的MS+1 mg·L-1 KT+0.5 mg·L-12,4-D+3%白糖+0.55%琼脂培养基上,置于光照2500 lx、8 h·d-1,26℃下培养8 d后有少部分愈伤组织出现,60 d后平均单芽愈伤组织达0.8 g以上,平均单个愈伤组织长度0.7~1.4 cm,属中块愈伤组织.[结论]以本实验得出的愈伤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诱导率,达到快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香蕉新品种‘南天红’由‘南天黄’的自然突变选育而成。假茎平均高度2.59 m,幼树假茎外表面暗红色,抽蕾后转绿。雄花苞片外表面常为深红色,花苞卷曲,常不脱落;从种植到收获11 ~ 13个月,单株产量25 kg,品质好。中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可在所有香蕉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玉’是从郁金香‘Golden Apeldoorn’的芽变中选育的新品种。株高37 cm,花单生于茎顶,鲜黄色,外轮花瓣外侧黄绿色。生育期75 d,盛花期13 d,花朵品质高,抗寒能力强,是优良的盆栽和园林绿化品种。  相似文献   
17.
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统计分析土壤氮、碱解氮、磷、有效磷、氧化钾、速效钾等的含量特征,并对其分布特征加以研究,最终开展研究区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氮和碱解氮在研究区内以丰富为主,且两者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高达0.85,可能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磷及有效磷在区内主要表现为较缺乏-缺乏,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及人为活动有关;氧化钾在区内分布主要表现为较丰富-中等-较缺乏3种,呈正态分布,孤峰河两侧分布差异明显,速效钾在区内零星分布,特征不明显;区内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以三级(中等)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45%.  相似文献   
18.
抗逆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的培育及应用是当前棉花生产节水提质增效的关键。‘衡棉1670’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中早熟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衡棉210’为母本,以‘衡棉4号’为父本杂交,后代多年南繁北育,经旱棚盐池鉴定选择,在枯黄萎病混生重病地、不防治棉铃虫的高压胁迫下,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育成。其突出表现为抗枯黄萎病、丰产优质、耐盐抗旱节水,适宜在河北省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春播棉区推广种植,2019年8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90013)。  相似文献   
19.
20.
菜豌豆是云南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独有的土壤,使得菜豌豆肉质绵滑,鲜嫩爽口,营养丰富,深得人们的喜爱。随着云南省农业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菜豌豆种植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种植人数也不断增加。菜豌豆远销国内各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当地农民就业。根据资料调查与分析,总结出适合云南省菜豌豆栽培的技术要点,为提高菜豌豆品质与农民增产增收提高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