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2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654篇
林业   518篇
农学   361篇
基础科学   335篇
  742篇
综合类   3841篇
农作物   539篇
水产渔业   345篇
畜牧兽医   1318篇
园艺   539篇
植物保护   26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工作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全沟硬蜱的围食膜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幼虫、若虫、成虫以及吸血期雄性成虫不具围食膜。吸血期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最晚分别于吸血开始后20、20及18小时出现了单层结构的围食膜;缓慢吸血期围食膜的厚度持续增加,而在快速吸血期其厚度却会显著减小。饱血后发育期围食膜不断增厚,愈来愈拱曲,与肠壁的距离不断扩大,并形成多层结构;至少分别于饱血后12、25及11天,仍能在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肠腔观察到完好状态的围食膜。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地区多种血液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其围食膜的发现及围食膜形态变化的初步描述,对进一步认识这些病原体在全沟硬蜱体内迁移扩散规律、发育动态以及向宿主的传播途径,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影响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内外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提供实证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鸡IL-1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基因检测首次发现虎流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应用F81猫肾传代细胞,从高热、拒食和间有神经症状的死亡率病科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和血清学系统鉴定,证明为流感病毒。采用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引物,对分离病毒及该虎病科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从分离病毒和虎病科中均扩增出与理论值大小相符的464bp基因片段;其序列与A、B、C3型流感病毒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84.9%、35.0%、24.8%。由此说明,所分离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命名为/蘧/哈尔滨(中国)/01/2002。用此分离病毒静脉接种于3月龄家猫3号,均出现与病虎相似的临床症状,其中1号耐过,2只死亡。死亡猫剖检变化与死虎相似,主要是呈肺炎病变,并可从病科中回收到所接种病毒。从此分离病毒为HA抗原,进行虎与猫血清的HI抗体检测,结果康复虎血清比其病初血清、康复猫血清比其接种前血清HI抗体均增高4倍以上,表明该病毒具有致病性,是引起该虎与试验猫发病甚至死亡的病原。  相似文献   
16.
12只临床表现头颈歪斜、昏睡、震颤、局部或全身轻瘫的可疑为兔脑炎原虫病的獭兔 ,对其肾脏皮髓交界和尿沉渣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负染电镜观察 ,看到了大小为 1~ 1 .5× 1 .4~ 2 .5μm,形态呈卵圆形和杆状的兔脑炎原虫。阳性检出率为 1 0 0 %。说明扫描及负染电镜术是诊断兔脑炎原虫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杨树材种出材率表的研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削度方程和单株带皮—去皮胸径的转换关系式两个模型对河南省杨树进行计算机理论造材.经精度检验,满足要求,方法可行,依此编制了河南省杨树材种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18.
将EGFPE0融合基因插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I-dhfr中,构建重组质粒pCI-EGFPE0。将重组质粒转染CHO(dhfr-),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少数细胞呈现绿色荧光,表明转染成功。通过MTX加压筛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多数细胞呈现强绿色荧光,表明重组融合蛋白EGFPE0在CHO细胞中得到大量表达。高效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细胞克隆的获得为进一步大量制备可溶性的猪瘟病毒E0糖蛋白、制备其单抗筛选抗原表位及研究E0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类鼻疽(melioidosis)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免疫机理,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进行了综述。为重视该病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AIM: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protein and its mRNA in rat pulmonary artery after exposure to hypoxia and hypercapnia.METHODS: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split into 4 group, which were hypoxic hypercapnic (HH 1 week, HH 2 weeks, HH 4 week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 copy pulmonary hypertensive animal model. The expression of sGCα1 and β1 subunits protein of medial and small pulmonary artery was perform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a polycolonal antibody. In situ hybridiz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rat lung tissue using sGC oligonuclear probe to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sGCα1subunit mRNA.RESULTS:The sGCα1 and β1 subunits protein and sGCα1 subunit mRNA were faint staining in the pulmonary small and medium artery in HH1 week, HH 2 weeks and HH 4 weeks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ll P<0.01).CONCLUSION:sGC subunit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pulmonary small and medium artery were decreased after exposure to hypoxia and hypercapnia, which took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