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6篇
  32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72.
利用SSR标记分析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本实验室确定的核心引物中筛选出39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这39对SSR标记引物研究了35份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39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53个等位位点的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位点2~8个,平均3.92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27~0.79,平均0.59。聚类结果表明,41份自交系划分为3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3.
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7份春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宁夏灌区银川测定碳同位素分辨率(△)、水分利用效率 (WUE)、灰分、比叶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并在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遗传、表型和环境相关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Gm与Sm、WUE、maL、 Ci、Gs、Ci/Ca均呈极显著正遗传相关,与开花期Pn及灌浆期Tl呈显著负遗传相关;△S m与WUE、maL、开花期气体交换参数(Ci、Gs、Ci/Ca)的遗传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与Tl、开花期Pn的遗传相关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并且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环境条件对其相关性影响较小,maL与△的显著的遗传相关,作为△的替代指标有较大的潜力,认为在灌区适合种植和培育高秆型、高碳同位素分辨率型和低温型小麦.  相似文献   
74.
中华鲟幼鲟维生素C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华鲟幼鲟对维生素C(VC)的营养需要量。配制含VC分别为0.5、59.8、119.5、239.1、478.1和956.2 mg/kg饲料的6组日粮(分别编号为C0.5、C59.8、C119.5、C239.1、C478.1和C956.2),连续投喂中华鲟幼鲟8周后,以生长速度、组织VC含量和部分相关酶活性来确定中华鲟对VC的需求量。结果表明,C0.5和C59.8组鲟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都低于C119.5组,进一步提高饲料VC含量,也没有显著变化(P>0.05);C478.1组的肝脏和肌肉组织VC含量达最高水平;C239.1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最高;C239.1组SOD活性最低。根据平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做折线法分析表明,维持中华鲟最佳生长的饲料VC含量为108.5 mg/kg;肝脏中VC含量达最大时饲料VC添加量为309.4 mg/kg;肌肉中VC含量达最大时饲料VC添加量为273.3 mg/kg。  相似文献   
75.
以230份玉米自交系为样本,采用旋光法与一阶导数及去一条直线的光谱预处理法,构建玉米粉样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分析(NIRS)模型。研究标明,该模型可显著提高子粒淀粉含量预测的准确性。该模型的定标标准偏差(RMSEE)、交叉验证标准偏差(RMSECV)、外部验证标准偏差(RMSEP)、定标相关系数(Rcal2)、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2)、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cv2)分别为0.609、0.722、0.738、0.909、0.864和0.854。建立的玉米粉样NIRS模型可将预测值与化学值偏差控制在1.7%内,能够准确定量分析玉米子粒淀粉含量,应用于育种材料早期筛选及群体水平粗淀粉分析。  相似文献   
76.
2019年开展了24%己唑醇·嘧菌酯悬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己唑醇·嘧菌酯悬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植株生长安全,推荐使用量为商品量937.5~1249.5 g/hm^2(有效成分量225~300 g/hm^2)。  相似文献   
77.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药剂(A1:60%乙·嗪·滴丁酯、A2:60%乙·嗪·滴丁酯+48%灭草松、A3:48%灭草松)与清水对照组(A4)在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苗期农艺性状、株防效及药害等级和成熟期作物产量,考察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除草剂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反枝苋、马唐防效好,对刺儿菜防效较差。药后15 d,A1与A2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均在75%以上,其中A2对马唐的株防效达到了100%。药后30 d,各处理下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A1对反枝苋的株防除效果最好为88.89%。玉米、大豆产量在A2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清水对照组高33.7%、39.4%。3种除草剂对玉米、大豆幼苗都有一定的药害症状,但药害等级均小于1,从株防效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A2更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水稻保墒旱直播幼苗旱长的平田施肥、冬灌蓄足底墒、开春及时平田整地和保墒、整地、施促底肥、种子处理、播种、培育壮苗、适时追肥、晒田、适时收割等栽培技术,并对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品种选用范围扩大、生产效率高、生态效益大、经济效益等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该技术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并根据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通过花粉管通道介导银杏抗菌肽基因Gnk2-1 于西瓜自交系‘04-1-2’中,以浓度为100、200、 300 和400 ng · μL-1 的DNA 为供体,分别于授粉后24、27、30 和33 h 导入,对子代进行PCR 检测。结 果表明:T0 代坐果率和单瓜结籽数随授粉后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但在各个处理时间下均显著低于对 照;外源DNA 的导入对授粉后27 h 处理的T1 代种子发芽率和授粉后24 h 处理的T1 代种子出苗率均造成 显著降低;不同DNA 浓度转化的T1 代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对1 280 株T1 幼 苗进行PCR 检测,得到32 株阳性转化植株,总体转化率为2.5%,最佳转化时间为授粉后24 ~ 27 h,最佳 DNA 转化浓度为100 ~ 200 ng · μL-1;PCR 阳性植株抗病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西瓜枯萎病的抗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0.
采用正交设计,对三叶木通体细胞秋水仙素诱变,子叶平展期和苗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两种表型变异,且成苗率低。影响三叶木通大子叶表型变异出现频率的因素主要有3个:秋水仙素浓度(A)、处理时间(B)和诱变材料(c),且A>B>C。影响矮缩茎表型变异出现频率的主要因素是诱变材料(C)。成苗率主要受诱变材料和诱变时间的影响。以400~800ppm浓度秋水仙素诱变根尖,成活率和大子叶、矮缩茎表型变异出现频牵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