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6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360篇
林业   1003篇
农学   1519篇
基础科学   1065篇
  1761篇
综合类   4221篇
农作物   605篇
水产渔业   457篇
畜牧兽医   1774篇
园艺   623篇
植物保护   75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693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31.
铁皮石斛优质试管苗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铁皮石斛为试材,采用限根培养法,研究了铁皮石斛种子非共生萌发特性及优质试管苗繁育技术。结果表明:授粉120d的种子达到生理成熟,能够顺利萌发;授粉140d种子达到形态成熟,萌发率可达98.51%;低温黑暗限制保存原球茎可控制其生长;在特定容器中用限根培养基MS+0.10mg·L~(-1) 6-BA+0.3mg·L~(-1) NAA+香蕉泥80g·L~(-1)培养小苗可得到优质试管苗;把试管苗移栽到松树皮中,成活率可达97.62%,该研究为铁皮石斛产业化育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2.
王谦  胡卫静  刘敏  李媛 《北方园艺》2016,(16):142-144
以香菇菌糠为试材,采用不同比例的香菇菌糠和花园土、砂土的混合基质种植罗勒,测定其发芽率、形态指标以及生理指标,研究了香菇菌糠对罗勒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种植罗勒的菌糠配方为花园土、菌糠、砂子=6∶1∶1;不同比例的菌糠配方对罗勒的发芽率有一定影响,随着菌糠比例的不断增加,罗勒的发芽率也不断提高,发芽时间也随菌糠的增加有一定缩短;该试验为菌糠的循环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在对稻田杂草发生危害长期跟踪监测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 从主观?客观和管理层面的10个方面, 对2022年上海市稻田杂草大发生原因进行了剖析, 并针对当前稻田杂草防除中存在的问题, 从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6.
棉隆对病原细菌、真菌、根结线虫及杂草均有较高防效,而且作为固体微颗粒剂具有使用简单、安全的特性,被广泛用于作物种植前熏蒸土壤以防治土传病虫害。施用过程中,土壤环境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壤温湿度、土壤有机质及pH等)、施药方式、施药季节和施药剂量均会对棉隆的熏蒸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不正确的使用方式常会导致熏蒸效果不理想或产生药害问题。该文系统综述土壤熏蒸剂棉隆的使用概况(包括作用机制、适用作物、施用方式和施用效果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包括施用深度、水分、温度对棉隆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及其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等)、解决对策(包括改善施药方式、优化土壤环境和活化熏蒸后土壤微生物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棉隆的高效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7.
Human commensal species take advantage of anthropogenic conditions that are less likely to be challenged by the selective pressur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Their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henotypes can therefore dissociate from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Understanding how these species adjust their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across latitudinal gradients is fundamental to uncovering the eco-physiological strategies underlying coping mechanisms. Here, we studied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breeding Eurasian tree sparrows (ETSs; Passer montanus) among low-latitude (Yunnan and Hunan) and middle-latitude (Hebei) localities in China. We then compared body mass; lengths of bill, tarsometatarsus, wing, total body, and tail feather; and baseline and capture stress-induced levels of plasma corticosterone (CORT) and the metabolites including glucose (Glu), total triglyceride (TG), free fatty acid (FFA), total protein, and uric acid (UA). None of the measured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varied with latitude except in the Hunan population, which demonstrated longer bills than those in other populations. Stress-induced CORT levels significantly exceeded baseline levels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but total integrated CORT levels did not vary with latitude. Capture stress-induc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lu levels and decreased TG levels, independent of site. However, the Hunan population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baseline CORT, baseline and stress-induced FFA levels, but lower UA levels, which differed from other populat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ather than morphological adjustments,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are mainly involved in coping mechanisms for middle-latitude adaptation in ETSs. It is worth investigating whether other avian species also exhibit such dissociation from external morphological designs while depending on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相似文献   
138.
犊牛腹泻是牛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对牛养殖业危害较大。多种因素可导致犊牛腹泻,其中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导致的腹泻具有较强传染性。犊牛传染性腹泻发病迅速,极易引起死亡,因此快速诊断对于及早确认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为全面了解及准确鉴定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概述了引发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病原特征、致病机理、引发症状及其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防治犊牛传染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消化与吸收功能的影响。选择320只28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常温对照组(TC组)肉鸡饲养于(22±1)℃的常温环境,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组(HS组)肉鸡饲养于(34±1)℃的高温环境,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试验组肉鸡饲养于(34±1)℃的高温环境,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107(HS-BC0.2组)、1.0×107(HS-BC1.0组)、5.0×107CFU/g(HS-BC5.0组)凝结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TC组相比,HS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空肠食糜总淀粉酶和总蛋白酶酶活,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空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基础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y+L氨基酸转运载体-1(y+LAT1)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与HS组相比,HS-BC1.0和HS-BC5.0组的ADG、粗蛋...  相似文献   
140.
杨静  孙娟  宗超  沈媛  李英  贾晨  吴仑  陈翔 《中国动物检疫》2023,40(4):130-135
为建立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通过分析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浓度、提取时间、称样定容体积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基体改进剂的使用效果,确定了草鱼中铅元素提取测定的最佳条件。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提取草鱼中铅元素方法的提取率为86.5%~95.6%,加标回收率为91.5%~95.6%,精密度均小于4.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1和0.032 mg/kg,满足了国家标准GB 5009.12—2017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要求。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时间从4~12 h缩短至0.2 h内,酸试剂用量从湿法消解的7~12 mL减少至1~2 mL;前处理过程无需高温消解,无需其他前处理设备,避免了样品污染和待测元素损失,实现了降低分析成本以及保护环境和试验人员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绿色、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尤其适合大量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