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4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林业   621篇
农学   510篇
基础科学   415篇
  893篇
综合类   4193篇
农作物   638篇
水产渔业   414篇
畜牧兽医   1349篇
园艺   697篇
植物保护   36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DENG Hong  ZOU Fei  GUO Hong-bo 《园艺学报》2005,21(10):1999-2003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on neural stem cell (NSC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rom new born Sprague-Dawley rat striatum. METHODS: NSC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rains of new born Sprague-Dawley rat striatum, and the features of cel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on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NSCs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The effects of atRA on differentiation of NSCs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classified count of differentiated cells. RESULTS: FCM assay indicated that atRA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NSCs.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in G0/G1 phase in atRA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and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PI) was significantly low. The percentage of neurons differentiated from NSCs in atRA group was 2.5 tim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duced by adding 10% FCS in culture medium. CONCLUSION: atRA counteracts the effects of bFGF on the promotion of mitosis and inhibi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NSCs. atRA also promotes NSCs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in vitro.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外源复合酶对移地保护圈养的 9只马来熊日粮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进行了测定 ,经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圈养马来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外源复合酶 ,能提高马来熊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 ,添加 0 3%饲料量的酶能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 <0 0 5) ;添加 0 5%的酶 ,能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 (P <0 0 5)。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马来熊的饲养中 ,提高其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13.
应用蚀斑方法将SY-45毒株经过3次蚀斑纯化直到蚀斑大小相对稳定。从不同大小的蚀斑中挑选出三种蚀斑,大斑直径约3mm(简称LP)、中斑约2mm(简称MP)、小斑约1mm(简称SP)。分别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进行了三种不同大小斑毒对犬的毒力、免疫原性和在MDCK细胞上产毒量比较,以筛选最佳的疫苗株,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大小蚀斑病毒大剂量人工感染易感犬后,所有的试验犬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正常;对挑选的4窝CAV HI抗体效价小于等于1:2的健康幼犬进行免疫试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大斑毒的免疫原性要稍高于中斑毒,而明显高于小斑毒;不同大小蚀斑毒在MDKC细胞上产毒量差异很大,大斑毒可达10^7TCID50/mL、小斑毒达10^6TCID50/ml、小斑毒达10^4.5TCID^50/mL。综合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大斑毒株具有产毒量高、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14.
犬瘟热病毒的静水压灭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50MPa的静水压力对犬瘟热病毒(CDV)处理30min之后,CDV被灭活,由其制成的灭活疫苗诱导犬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达90%。电镜观察显示,经不同程度静水压力处理后的CDV粒子均发生变形,表面呈现凸起,但CDV H基因部分片段的RT-PCR扩增结果揭示,高达510MPa的静水压力作用30min也未能使其基因片段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黑龙江垦区共出动大功率拖拉机、自走联合收获机2052台,跨区作业面积达46.5万hm^2,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见成效的工作目标,普遍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6.
黄鳍鲷肝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鳍鲷肝脏细胞为材料 ,研究其肝细胞体外培养适宜的 p H、血清浓度、谷氨酰胺等条件 ,并进行传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培养液为 :MEM含 2 0 %小牛血清、15 g/ L L-谷氨酰胺及 p H 6 .9~ 7.1时 ,在 2 3℃中静置培养 ,黄鳍鲷肝细胞生长良好 ,3~ 5 d长满单层 ,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状 ,并能顺利传代。细胞动力学试验表明 :传代细胞 1~ 2代为适应期 ,3~ 5代为旺盛期 ,6代之后表现出衰老现象  相似文献   
17.
林地地粗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指导,阐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林地地租的内涵及特征:求出零级土地的立地指数等级和各立地等级的年级差地租,从总地租中分离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相似文献   
18.
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基因检测首次发现虎流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应用F81猫肾传代细胞,从高热、拒食和间有神经症状的死亡率病科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和血清学系统鉴定,证明为流感病毒。采用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引物,对分离病毒及该虎病科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从分离病毒和虎病科中均扩增出与理论值大小相符的464bp基因片段;其序列与A、B、C3型流感病毒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84.9%、35.0%、24.8%。由此说明,所分离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命名为/蘧/哈尔滨(中国)/01/2002。用此分离病毒静脉接种于3月龄家猫3号,均出现与病虎相似的临床症状,其中1号耐过,2只死亡。死亡猫剖检变化与死虎相似,主要是呈肺炎病变,并可从病科中回收到所接种病毒。从此分离病毒为HA抗原,进行虎与猫血清的HI抗体检测,结果康复虎血清比其病初血清、康复猫血清比其接种前血清HI抗体均增高4倍以上,表明该病毒具有致病性,是引起该虎与试验猫发病甚至死亡的病原。  相似文献   
19.
东北梅花鹿茸不同部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10支东北梅花鹿茸作了不同部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水解氨基酸含量在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各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20.
12只临床表现头颈歪斜、昏睡、震颤、局部或全身轻瘫的可疑为兔脑炎原虫病的獭兔 ,对其肾脏皮髓交界和尿沉渣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负染电镜观察 ,看到了大小为 1~ 1 .5× 1 .4~ 2 .5μm,形态呈卵圆形和杆状的兔脑炎原虫。阳性检出率为 1 0 0 %。说明扫描及负染电镜术是诊断兔脑炎原虫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