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7篇
  26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岩溶地区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和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不同发育阶段的金属元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处于相同岩溶环境下的忍冬和华南忍冬叶片中Ca、Mg含量均较高,但同种元素在两种植物叶片中的差异较大,反映了二者对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差异;(2)叶片发育程度不同,叶片中吸收聚集的金属元素含量也不同,整个发育过程中,叶片内各金属元素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高锰酸钾复合药剂(简称PPC)、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与粉末活性炭(简称PAC)、预氯化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证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对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细菌去除效果明显,且生产运行稳定可靠,经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3.
利用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的同工酶差异,分析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2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的遗传差异,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探索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在本研究中,8个同工酶18个多态性位点至少在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的酶谱带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同工酶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普通粳稻与光壳稻、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光壳稻与爪哇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它们与普通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34.
锯缘青蟹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现江 《水产学报》2000,24(5):403-406
利用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锯缘青蟹精子入卵的过程。精子以其核突起附着在卵膜上,并迅速发生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时,顶体囊外翻,顶体管前伸,精子核辐射臂收缩,并拖至顶体囊的后部。顶体管迅速穿过卵黄膜,携带核物质一同进入卵子。锯缘青蟹为多精着卵,数精入卵。本文同时探讨了精子顶体反应机制以及受精过程卵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5.
论述了用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M71菌株 ,经液体培养制得的 5′ -磷酸二酯酶降解鲐鱼鱼精DNA成5′ -脱氧核苷酸的分离工艺。分离采用 2 0 1× 8阴离子交换树脂 ,具体条件为 :柱床高 1 0 5mm ,柱床直径 45mm ,样品浓度 2 1 3mg·mL-1,洗脱流速 0 .5mL·cm-2 ·min-1。分离结果表明 ,采用 0 .0 0 5MHCl 0 .0 4MNaCl作洗脱剂 ,流速为 0 .7mL·cm-2 ·min-1时 ,四种 5’ -脱氧核苷酸组分能完全被洗脱下来 ,且呈一个大峰 ,同其它成分分开 ,再先后采用 0 .0 0 1 8MHCl、0 .0 0 2 8MHCl、0 .0 36MNaCl(pH6 .0 )、0 .0 0 5MHCl 0 .0 2MNaCl作洗脱剂时 ,则能分别将dCMP、dAMP、TMP、dGMP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36.
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法制备圆斑星鲽染色体,研究其染色体C-带、Ag-NORs带及G-带的显带特征.结果发现,圆斑星鲽具有46条染色体,核型为2n =46t,染色体臂数为NF =46,所检个体全部为二倍体,未发现存在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的现象.带型研究表明,C-带特征为46条染色体均有大小不一的C-带,其中第22对染色体整体呈阳性深染,第19对染色体具有端部C-带,其余均为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30%;Ag-NORs带型特征为具有1对Ag-NORs,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为端部Ag-NORs; G-带特征为具有38条深染带,21条浅染带.研究结果为圆斑星鲽染色体组学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7.
为研究与优化不同同期发情方案对肉用母牛繁殖受胎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半放牧半舍饲模式下分别应用Ovsynch法、二次PG法、CIDR+PG法、CIDR+PG+GnRH法同期发情方案对夏洛莱牛、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及相关杂交牛进行处理,在AI后通过直肠触诊和超声检查对牛进行妊娠诊断。结合PG剂量与BCS对受胎率统计分析得出,Ovsynch组、二次PG组分别与CIDR+PG组、CIDR+PG+GnRH组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在应用CIDR进行同期处理的牛群中,BCS<3组与其他三组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BCS≥8组与其他三组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同期发情方案对牛受胎率有显著影响,而BCS对受胎率也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为半放牧半舍饲模式下肉用母牛同期发情方案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8.
东亚近海大陆绵羊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济宁市抽取小尾寒羊60只,应用电泳技术检测了11个编码血液蛋白的结构基因座,引用东亚近海大陆的4个绵羊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遗传分析。研究表明:(1)5个群体哈拉和林绵羊、乌兰巴托绵羊、小尾寒羊、湖羊、占部落绵羊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3742、0.3565、0.3184、0.3620和0.2473;(2)前人关于小尾寒羊和湖羊都是由蒙古羊分化而来的考证得到遗传学实验的进一步证明;(3)越南占部落绵羊与山东小尾寒羊关系最近;(4)小尾寒羊、湖羊和占部落绵羊受蒙古羊血统的影响递减。  相似文献   
139.
分子生物技术在确定物种迁移后遗传变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植物的迁徙和定居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确定种群在原发地和定居地的遗传变异及其成因,有助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格局和育种选择的实践。介绍了应用生物技术确定北美芥菜自欧洲迁来后遗传变异的实质,欧洲苏格兰松的地理起源和高极地孑遗区的范围。分子生物方法同大化石和孢粉证据结合可能较单一的方法更能全面的反映种或基因的系统进化过程和历史。  相似文献   
140.
半奶牦牛泌乳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两种泌乳类型的牦牛 ,即全奶牦牛和半奶牦牛乳的生化组成、凝乳特点以及血浆中 3种激素、血糖、蛋白质的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半奶麦洼牦牛和半奶九龙牦牛乳中的蛋白质、乳脂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γ 谷氨酰转肽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相应品种的全奶牦牛 ,挤乳量显著降低 ,乳糖含量和乳蛋白主要组分未见明显差异。半奶牦牛乳的生化组成与处于泌乳后期牦牛的乳相比有相似之处 ,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提示半奶牦牛处于特殊的泌乳阶段。全奶和半奶麦洼牦牛乳中加入凝乳酶均能较好地凝乳 ,两者的凝乳时间差异不显著。半奶牦牛血浆中催乳素、孕酮浓度与全奶牦牛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而 17β 雌二醇含量则显著低于全奶牦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