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棉花喷施MFB多功能抗旱剂效果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FB多功能抗旱剂是陕西省农科院黄土高原测试中心以天然生物碱为主要成份并与多种营养元素组配研制而成的高渗无毒抗旱剂。在小麦上应用 ,试验结果表明 ,该产品能改善作物体内代谢 ,提高小麦体内束缚水含量 ,增强抗旱能力 ,促进生长发育 ,增产 8.5%~ 49.1 %。本试验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于 1 998年在陕西省农科院大荔棉花科学实验示范基地进行。夏棉选用中 42 7品种 (系 ) ,6月7日播种 ,覆盖地膜。 MFB多功能抗旱剂由陕西省农科院黄土高原测试中心提供。试验设 4个处理 ,MFB多功能抗旱剂 (1 …  相似文献   
22.
小麦应用促丰宝Ⅱ液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促丰宝Ⅱ液肥拌小麦种和叶面喷施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促丰宝Ⅱ液肥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量亦显著提高,平均增产23.57%。在本试验条件下,促丰宝Ⅱ液肥在小麦上应用拌种效应>叶面喷施效应。小麦产量≥5200kg/hm  相似文献   
23.
关中麦垅移栽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关中短季棉高产栽培 ,在夏棉春育 ,麦垅移栽 ,农膜全程覆盖的基础上 ,采取多因素综合试验 ,研究了麦垅移栽棉的不同密度与复硝钠、化肥施用量次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在前茬收获 662 5 .6kg/ hm2小麦的情况下 ,获得皮棉产量≥ 1 5 0 0 kg/ hm2农艺措施最佳组合 ,并进行了反馈试验和大田示范。经对不同植棉方式的经济效益和纤维品质比较 ,证明本研究是关中两熟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李胄  唐保善 《中国棉花》2012,39(7):36-36
西北农大棉5392于2011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陕审棉2011001。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叶较小,前期主茎真叶叶片较大,叶色深绿,第一果枝节位6节,植株近筒形,株高约100cm,茎秆硬,抗倒伏,中后期不早衰;铃卵圆形,  相似文献   
25.
采用连续10 a的资料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发生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2和5月的平均气温与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正相关,6、7月的月平均气温与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负相关,7、8月的月平均气温与棉铃虫三代百株卵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295 3和0.493 8。三代棉铃虫发生最适宜的月平均气温为25.8~26.7℃;8~9月的月平均气温与棉铃虫四代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375 9和0.4798;10~12月的月平均气温与次年棉铃虫二代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353 3、-0.151 8和-0.301 0。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逐旬平均气温均与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负相关;7月上中旬的逐旬平均气温与棉铃虫三代百株卵量呈负相关,7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逐旬平均气温与棉铃虫三代百株卵量呈正相关。8月和9月上中旬逐旬平均气温与棉铃虫四代依次呈负相关和正相关。8月中旬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与棉铃虫四代百株卵量呈负相关,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逐日≥30℃的日数与棉铃虫四代百株卵量呈正相关。10月下旬和11月中下旬逐日最低气温≤0.0℃的日数均与次年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正相关,初霜日与次年终霜日之间≤0.0℃的天数与次年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正相关。初霜日与次年终霜日的日数与次年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负相关。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旬逐旬日最低气温≤-10.0℃的总日数与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负相关,其中2月中旬最低气温≤-10.0℃的日数与棉铃虫二代百株卵量呈负相关。建立了4个气温因子与棉铃虫相关达显著以上水平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6.
夏棉高产栽培措施组装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夏棉春育加麦后地膜覆盖栽培措施的基础上, 研究夏棉不同密度与复硝钠、化肥施用量次的函数关系, 经方程分析寻优获得, 子棉产量≥4500kg·hm - 2优化方案为: 密度101775~90990 株, 复硝钠9~5 次,化肥847.5~639.0kg。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利用同一地点连续10年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数量和降水的资料,对降雨量与棉铃虫数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月的月降雨量和一日最大降雨量均与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正相关,其中2月月降雨量与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显著正相关,2月中旬降雨量与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月的日最大降雨量、中旬降雨量与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显著正相关,3月降雨量≥0.1 mm的日数与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极显著正相关。8月的月降雨量与三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负相关。8月的降雨量、一日最大降雨量及日最大降雨量≥5.0 mm日数与四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8月下旬的降雨量与四代棉铃虫百株卵量的正相关度最高。9月各旬的旬降雨量均与四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负相关。10月日最大降雨量≥25.0 mm的日数与次年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负相关。11月的降雨量和日最大降雨量≥5.0 mm的日数均与次年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且最重要的降雨旬是11月中旬。建立了18个棉铃虫百株卵量与降雨因子相关达显著以上水平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8.
选用不同棉花品种 ,采取春育夏栽措施 ,开设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试验结果表明 ,麦垅移栽棉花中棉 19号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效益 .苗龄和移栽时间是决定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 ,密度为次 .在收获 5 796kg·hm-2 小麦的情况下 ,皮棉产量≥ 10 5 0kg·hm-2 农艺措施优化方案取值范围X1为 5 1~ 45d ;X2 为 0 5 - 15~ 2 0 ;X3 为 76d× 110~ 6 8h× 93mm ;X4 为 72 833~ 7940 6株·hm-2 .同中棉 16号相比 ,密度和移栽时间是中棉 16号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在同等产量水平下 ,不仅中棉 19号是中棉 16号高产措施优化组合方案的 1倍多 ,而且育苗移栽株数减少近 5 0 % ,有利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9.
测定了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株高增加2.08cm,茎粗增加0.31mm,穗长增加0.27cm,小穗数增加0.97,穗粒数增加3.93,不孕小穗降低0.68,千粒重提高0.98g,平均增产22.34%。肥力高对小麦株高、茎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的影响为叶面喷施>拌种,对不孕小穗和千粒重的影响为拌种>叶面喷施。小麦植株性状达预定目标和产量≥4500kg/hm2的肥力高用量为拌种5.45~15.43kg/hm2,叶面喷施浓度9.48~20.78g/kg。  相似文献   
30.
李胄  唐保善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0):1554-1558
棉铃虫是中国棉花主要害虫之一,降水量对其种群数量具重要影响。采用连续10a棉铃虫第2代和第3代的百株卵量与同期降水量指标资料,通过相关系数法筛选出10个预测第2代、第3代棉铃虫的降水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第2代、第3代棉铃虫百株卵量的特征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第2代棉铃虫的预测模型信度较好,历史符合率为70%;而第3代棉铃虫的预测模型信度较差,历史符合率为40%。由于入选因子均为前兆因子,因此,第2代棉铃虫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区域棉铃虫发生程度的监测和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