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6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分析185份陆地棉品种(系)的开花期株高(PH-ST1)和吐絮期株高(PH-ST2)关联度,发掘动态株高的优异等位变异,为进一步棉花高产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85份陆地棉品种(系)的基因型,将137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多态性引物开发出的355个多态性位点,并结合5个环境下两个时期的株高表型数据,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 MLM)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使用GLM模型和MLM模型,分别检测到54、12个与PH-ST1显著相关的位点和62、12个与PH-ST2显著相关的位点;其中,31个位点在3个或3个以上的环境都与株高显著相关。【结论】挖掘了多个可重复检测到的与陆地棉株高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定位到与株高性状相关的位点有24个。  相似文献   
42.
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酒棉20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概述了酒棉20号的亲本特点、选育过程及其主要农艺经济性状、抗病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3.
中棉所36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44.
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近年来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手段。本文概述了以Roche/454Genome Sequencer FLX System、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er IIx和ABI SOLID System等测序平台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并分析了目前的主要应用情况,展望了新技术的发展对作物分子育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本实验室从陆地棉中克隆得到GhNAC78,分析了其基因特征及功能。该基因cDNA全长为937 bp,开放阅读框为876bp,编码291个氨基酸,隶属于NAM转录因子亚家族。体外转录激活实验表明,GhNAC7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上游启动子区1537 bp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其包含多种激素、胁迫和光响应元件,表明GhNAC78广泛地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的调控。荧光定量结果显示,GhNAC78在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高调表达,推测其参与叶片衰老的调控。  相似文献   
46.
棉花芽黄材料主要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v1、v2、v3、v4、v5v6、v8、v9、v10、v11、v13、v14、v15、v16v17、v18、v19、vg和彭泽芽黄等17份芽黄突变体材料及中棉所58突变体中58vsp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各材料不同时期不同叶位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值(Fv/Fm)和光系统Ⅱ量子产量(φPSⅡ),同时对各芽黄突变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芽黄材料作为一种叶色突变体,其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叶位的差异较大,各芽黄材料均以倒5叶或倒4叶的SPAD值最高,刚展平的倒2叶的SPAD值最小,其中中58vsp的倒2叶SPAD值最低;随着植株的发育,所有芽黄材料在7月5日、15日其倒4、倒5叶的SPAD值达到最大。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值(Fv/Fm)和PSⅡ量子产量(φPSⅡ)在各芽黄突变体材料之间差异也较大,其中v2最高,v3、v19最低。另外还发现各芽黄突变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于不同芽黄突变体材料特性的初步研究,将为更好地将芽黄突变体用于棉花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陆地棉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AA模型),对8个陆地棉亲本(其中有6个机采棉品种)及其F1和F2的28个组合5个机采性状和单株皮棉产量的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2试点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明,5个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表型值的贡献变化范围为-20%~-14%;在显性贡献中,第一果枝高度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最大(CRD=10%),其次是节间长度的贡献(CRD=8%),而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RD=-25%);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加加上位贡献率最大(CRAA=86%),其次是第一果枝节位(CRAA=24%)。霜前花率在特殊的环境中对皮棉产量表现为很大的显性正向贡献(CRDE=78%)和加加上位效应抑制作用。不同亲本5个机采性状对其皮棉产量的显性和加加上位效应贡献不同。5个机采性状对不同组合皮棉产量显性效应的贡献较小,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显性效应的贡献在2个地点的表现往往和单株皮棉产量在不同地点表现显性效应的性质(正或负)相一致,并且在5个机采性状中对皮棉产量的显性贡献是最大的。加加上位效应在皮棉产量的遗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8个亲本及其后代各组合的5个机采性状中,霜前花率可作为选择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性状。在不同的环境中,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机采性状随组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8.
短季棉中棉16高产稳产生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棉16(G. hirsutum)等5个短季棉品种大田栽培条件下第十叶片及盆栽子叶附体或离体状态下某些生化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16及姊妹系中427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能及时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使细胞器、核酸、蛋白质等免受伤害、保持活性。因而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更多光合产物,使该品种高产优质。中棉10的SOD、POD、CAT活性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的危害,致使棉株过早衰老,丧失光合能力,造成低产。辽棉7号的SOD、POD、CAT活性居中,但离体子叶后期高于其它品种,叶绿素降解速度居中,田间附体叶片蛋白质降解较慢,离体子叶则降解快。由于该品种清除酶类在棉株生长前期活性强,后期稳定,同时该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可能为晚熟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50.
中棉所50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来源以育种中间材料H109为母本与抗病优质品系中662杂交,育成选系中394。1998年对该品系施以生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提高棉株体内的SOD、POD和CAT酶的活性,改良品系的早熟性和抗逆性,选育出955037-4;1999年该品系在本所的病地种植,决选早熟抗病选系055394(命名为SGK中394),2000-2001年参加所级品系比较试验,2002-2003年参加国家夏棉品种区试和河南省短季棉品种区试,2003-2004年参加国家及河南省短季棉的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特征特性植株塔形,株型紧凑,株高70~75 cm;在2002年国家和河南省夏棉品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