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篇
  38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李特早红是从早熟李芽变中选育出的一个色、香、味俱佳,露地、保护地栽培均宜的特早熟优质李新品种. 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顶稍尖.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96克,最大单果重150克.果皮底色浅绿黄,光滑油亮,全面着鲜红色,十分艳丽.果实有采后着色的特点,即采摘着色不全的果实,采后2~3天就能达到全面着色,而且十分艳丽,果皮中等厚,果粉少.果肉淡黄色,半溶质,肉质细腻,清香浓甜,品质极佳.核小,可食率95%以上.在长江流域5月下旬前后成熟,是目前国内外所有李子品种中最早熟的,市场售价每公斤10~15元.保护地栽培4月下旬成熟.果实耐贮存,常温下可存放5~8天,冷藏可贮藏一个月以上. 大李特早红生长势强,生长量大,树冠成形快.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成花容易,坐果率高,抗寒、抗病性强,耐旱、耐瘠薄.(本刊读者服务部可供大李特早红种苗,苗价7元/株,10株起邮;50株以上,6.8元/株;100株以上,6.5元/株.)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西红柿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供铁浓度之间的关系,及不同供铁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全铁、活性铁、Fe/Mn、Fe/Zn的变化,探讨了用西红柿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作为西红柿失诊断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供铁0-4mg/L时,供铁2与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全铁、活性铁含量及Fe/Mn、Fe/Zn比值间都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用叶片过氧化氢活性可以作为西红柿缺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3.
为了验证配方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于2012-2014年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配方肥对小麦干物质累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复合肥,配方肥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养分供应更均衡,能够明显提高小麦拔节期以后的干物质累积和养分累积,增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产量增加9.6%~17.0%,经济收益增加17.0%~35.1%。  相似文献   
104.
根际施肥对防治苹果缺铁黄叶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试验地点,对用TL-Fe根系输液法矫正苹果缺铁黄叶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L1根系输液6d后,苹果叶片全铁含量比ck增加104.16%,活性铁含量增加307.61%,14d后叶片全铁和活性铁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增加了147.35%和393.04%,然后开始下降。TL2处理6d后,苹果叶片全铁和活性铁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增加273.22%和642.14%,然后开始下降。TL1处理苹果叶片花全铁、活性铁、挂果数、座果率分别比ck增加140.79%,137.24%,230.35%和696.56%,但花朵数比ck减少25.18%。TL2处理苹果叶 片花全铁、活性铁、花朵数、挂果数、座果率分别比ck增加157.90%,189.16%,38.21%,214.82%和150.46%。从试验结果来看,两种浓度TL(TL1,TL2)根系输液对矫正苹果缺铁黄叶病均有较好的效果,均可持续一年的时间,但相比较而言,以TL1处理效果更好,也更经济。  相似文献   
105.
2004年,我镇为配合国家863项目太湖课题组的起步实施,镇农服中心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合作,在本镇示范区共建万亩营养米基地,且在浦南村建立百亩富硒稻米生产示范方基地.据9月28日宜兴市农技推广中心和镇农服中心联合测产,示范区典型高产田每亩有效穗17.35万,每穗总粒数165.18粒,结实率91.78%,千粒重26.5g,理论亩产量697kg,实收亩产量628kg.农户收获的稻谷(米)销售情况良好,富硒营养米4元/kg,稻谷2.6~2.8元/kg.科技示范方获得高产高效,大大提高了种粮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江山白菇系江山市农科所组织分离培养育成的白色金针菇品种。1996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2006年已在衢州、丽水、金华等市暴汁推广5亿多袋,其中2006年达2亿多袋,且呈现栽培范围日益扩大,数量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7.
108.
用彭化法生产饲料 俄罗斯用膨化法将基本上是木质纤维的废木材、茎杆等生产成饲料。其工艺是:将木质纤维置于反应器中,使之保持250℃和3~4MPa,经过8min后,进行瞬间泄压膨化,使反应器中的木质纤维喷射到收集器中,结果木质纤维成了象泥炭一样的褐色物质。最后进行自动水解,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几乎全部被分解并溶于有机溶液中,成为易被吸收的饲料。整个过程可实现无废料生产。 用细菌将秸秆转化成优质饲料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研究成功一种可将作物秸秆(如麦秸、稻草和甘蔗渣等)经细菌发酵后转化成为优质饲料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是从200余种细菌中,经培养筛选出既可固定空气中的氮,又能利用作物秸秆的纤维作为唯一碳源的菌种,将其接种在秸秆上进行培养,可使秸秆经发酵后所含的蛋白质比原来提高3~4倍,并含脂肪和大量热值,不仅可作家畜饲料,而且可喂龙虾。喂龙虾16周后,比喂普通饲料增重50%。 从青饲料中榨取液体饲料   英国一位农场主发明了一种用青饲料液汁制成液体饲料的新方法。榨取青饲料液汁放进大型贮槽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用来喂养牲畜,每头奶牛饮用13.5L这种略带甜味的液体饲料,就足以产出2L的牛奶。 用牛骨作饲料添加剂   日本一家公司以牛骨为主要原料,用特殊方法烧成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牛骨灰,作为饲料添加剂。其方法是用自然热风发生炉,使牛骨在高温下燃烧,煅去灰,并把骨灰中的硫酸钙、氯化钾之类化合物完全除去,得到高纯度、表面积大、多孔质的牛骨灰,含钙、钾、钠、磷等,有活化细胞生理作用。添加猪饲料中,具有抗病、促进生长等效果,可使猪的生长速度加快10%。 用蔗渣配制虾饲料   美国夏威夷的农业科学家利用蔗渣配制成一种可与300~400美元/t的进口饲料相比美的虾饲料。其配制方法:将榨糖后剩下的蔗渣进行粉碎,拌入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最后压制成细颗粒烘干,每t成本仅100美元左右。用这种虾饲料喂养幼虾,生长速度很快。虾苗不仅可从饲料本身吸取营养,还可从寄生在饲料中的微生物身上获得营养,尤其适合小规模养虾场使用。 用甲醇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科威特气候干旱,饲料缺乏,所需饲料全部依赖进口。为此,科威特科学研究所用甲醇为原料,生产出单细胞蛋白饲料。其工艺是:用浓度为15g/L的甲醇,在pH值为6.8和温度38℃的恒化器的条件下,用三种菌种进行1500L发酵罐发酵培养,最后即得到单细胞蛋白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9%~62%,多糖低于5%,不仅可喂鸡,还可取代牛奶、羊奶喂小牛、羊羔。 从豆腐黄浆水中回收蛋白饲料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从生产豆腐时的废液黄浆水中,回收出蛋白饲料,其中含有60%的固体蛋白,所含氨基酸和苏氨酸均比豆腐高。动物消化吸收率、蛋白利用率和生物价分别为86%、44.5%和51.7%,与豆腐的这3项指标94%、60.7%和64.5%相比,差距不大。 (木子摘译自俄文报刊)  相似文献   
109.
一种利用电子系统进行贮藏保鲜的水果蔬菜电子保鲜机,近日由山西曲沃新型工艺制品厂研制成功。该机可调节温度、湿度、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杀灭多种导致腐烂变质的微生物,钝化代谢过程中的酶,使果蔬处于休眠状态,保持了果蔬的色泽、品质和营养成分。具有耗电少、操作方便、安全高效等特点。 (张明海)  相似文献   
110.
果树缺铁黄化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苹果、梨、桃为试材,按叶片缺铁黄化程度不同分级采样并分析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树黄化叶片的加剧,叶片全量P、K、B含量显著增加,Ca、Mn含量明显降低,N、Cu、Zn有一定的变化,但趋势不太明显;随叶片失绿程度的加重,Ca/K、Mn/Cu、Fe/Mn、B/Mn变化也极为明显。分别用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元素间比值与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矿质元素以B、P与叶绿素关系最密切,Mn、N、Ca次之;元素间以Ca/K、B/Mn与叶绿素相关性最好,Mn/Cu、Fe/Mn、P/Zn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