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98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101篇
  59篇
综合类   57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397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采用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结合γ-干扰素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结试验及ELISA法分别对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域肉牛结核病阳性检出率为1.2%,布鲁菌病阳性检出率为1.04%。其中,库区东北部区县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83%、1.14%;3种肉牛养殖规模条件下,个体散养农户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2.21%、2.94%;所调查的3个年龄段牛群中,19月龄以上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91%、4.85%。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河北省流行的猪星状病毒(PAstV)遗传特性和重组现象,设计了7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利用RT-PCR方法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应用DNAStar软件和MEGA 7.0软件对扩增得到的序列进行拼接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并建立基于全基因组和ORF2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学分析软件对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点和重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扩增得到1株PAstV4 HB-SJZ全基因组序列;全基因组遗传分析显示,HB-SJZ株与PAstV4参考毒株同源性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毒株,为74.2%~81.0%,与匈牙利4型毒株WBAstV-1同源性最高(81.0%);基于ORF2基因分析显示,HB-SJZ株与PAstV4参考毒株同源性为64.8%~68.9%,与日本毒株PoAstV-VIRES-GX03-C3遗传关系最近(68.9%);重组分析显示,HB-SJZ株的ORF1基因与JPN Bu5 2014株和JPN Mol2-3 2015株存在重组现象。这一研究提示河北省流行的PAstV4是同物种重组毒株,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车身的声学灵敏度是指施加于车身的单位力产生的内部声压,是一种提高车辆NVH特性的很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一拖拉机驾驶室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声振耦合模型,计算了该驾驶室模型的声学模态和声振耦合模态。并根据声振耦合特性和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在悬架接触点处振动激励引起的驾驶员耳旁的噪声灵敏度。  相似文献   
34.
微灌是指那些润湿部分土壤表面的灌溉方式 ,目前世界上超过 10 %的果树采用微灌技术进行灌溉。据最新统计 ,果树采用微灌的比例比所有灌溉作物采用微灌的比例多出 10倍。与漫灌或喷灌相比 ,微灌可以更好地控制水的利用 ,提高水的利用率 (减少由于深层渗漏、径流或蒸发造成的水的损失 ) ,精确施肥。微灌尤其适用于果树灌溉 ,它可使每排果树间的地面保持干燥 ,在进行喷洒农药、剪枝或采摘果子等果园管理工作时 ,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两种主要的微灌方式滴灌和微喷灌在有些方面是有区别的。1 水的传输方式滴灌系统灌溉时 ,水流出滴头后通过土壤…  相似文献   
35.
粳型红米雄性不育恢复系红零的选育及其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携有红米色素且抗寒基因的中间材料天红、掺粳恢复基因R481和广亲和基因“02428”等不同类型材料为亲本复合杂交,经分步聚合逐层重组,多代跟踪测配,定向培育出具恢复力强(恢复度均在80%以上)、亲和性好,抗寒性强的粳型红米恢复系-红零。经与不同胞质类型的籼型不育系测配鉴定,表现出较强的以穗粒优势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本文就恢复系的选育路线及对贵州有色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实用价值应用前景作了探  相似文献   
36.
利用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污泥农用对小麦、玉米大田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污泥中痕量元素在土壤与植物可食部分之间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尤其是36t·hm^-2施用量时,土壤中Zn、Cu、Cd、Pb、As和№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但是施用污泥4.5至36t·hm^-2后,除小麦籽粒中Zn、Cu含量和玉米籽粒中Zn、Cr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痕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籽粒中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作物籽粒中Zn含量与土壤中污泥施加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土壤中增施1t·hm^-2之污泥,小麦和玉米籽粒中Zn的含量分别增加0.570和0.118mg·kg^-1。小麦和玉米籽粒除M和Pb的富集系数相近外,对其他痕量元素而言,小麦籽粒的富集系数显著高于玉米籽粒。从痕量元素的累积速率和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北京污泥中Hg是优先考虑控制的元素,但是污泥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大田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7.
三峡重庆库区针对水土流失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峡库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区域土地资源安全、持续利用中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矛盾和挑战。本研究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针对水土流失建立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压力指标包括降雨压力、可蚀性压力、地形压力、土地压力、人口压力、收入压力等指标;状态指标包括侵蚀状态、肥力状态、格局状态等指标;响应指标包括利用响应和政策响应。采用层次分析、分级赋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三峡重庆库区土地资源安全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峡重庆库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得分为2.53分,为临界生态安全。压力指标得分最低为2.25分,状态指标得分为2.58分,响应得分为3分。人为干扰是引起区域土地安全状况低下的最主要原因,紫色土广布和地形坡度大等自然地理状况是土地生态安全低下的第二大原因。为资源安全评价和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通过建立猪肠粘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EC)原代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赖氨酸对体外培养的猪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用机械刮取初生仔猪小肠粘膜加胶原酶Ⅱ消化的方法,成功地在体外培养了新生仔猪IEC;分别用浓度为0.5 mM、2 mM、8 mM赖氨酸处理细胞96 h,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在不同处理细胞中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高浓度的赖氨酸对CAT-1 mRNA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呈剂量依赖效应;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CAT-2 mRNA的表达影响不大,8 mM和2 mM赖氨酸组CAT-2 mRNA的表达丰度均有低于0.5 mM的趋势,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y+LAT1 mRNA表达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高浓度的赖氨酸可提高4F2hc mRNA的表达;0.5 mM和2 mM赖氨酸组4F2hc mRNA的表达丰度均低于8 mM,且差异显著(P<0.05);0.5 mM和2 mM赖氨酸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9.
2008年,河北省沧州市枣业受天气、病害及市场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大部分地区枣农经济损失严重。笔者在盐山县常庄乡采访时却发现,全乡枣农手中的红枣几乎销售一空,收益较往年也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目标函数是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的同类机调度问题,且作业到达时间可能不同.此问题被证明是NP-hard问题.为此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Agent的智能调度算法ABH,使得机器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从而实现工厂调度的自动化.给出了用于调度的两类Agent的语义描述,进而给出ABH算法描述.大量随机数据实验结果表明,ABH算法性能明显优越于现有算法,其相对于最优解的平均误差收敛达0.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