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不同插秧苗数条件下主要性状及整齐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丛插(5苗/穴)相比,单苗插秧时,参试品种均表现单株穗数大幅度减少,穗粒数较大幅度增加,出穗期明显延迟,着粒密度增大,产量显著降低,而其它性状各品种表现之一。单苗插秧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平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单株穗数。各品种的整齐度均明显下降,其变化幅度依次为出穗日数、戏高、穗长、一次枝梗数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水稻直立穗、半直立穗及弯穗型3种类型品种出穗后的子粒灌浆动态、功能叶片对灌浆速度影响及叶片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不同穗型品种上部穗在出穗后5~10d、中部穗在出穗后10d、下部穗在出穗后15d子粒开始灌浆增重,不同穗型子粒增重的速度不同;②不同穗类型出穗后上3片功能叶对子粒增重影响有明显差异,剑叶对子粒影响率是弯穗型>直立穗型和半直立穗型;③上3片功能叶对子粒影响率不同主要是形态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33.
长白10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针对吉林省中西部推广品种长白9号(吉89-45)品质差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4.
粳稻发芽期耐碱性的QTL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粳交高产106/长白9号的200个F2:3株系为作图群体,在0.15% Na2CO3溶液碱胁迫下,进行了水稻发芽率及其相对碱害率的鉴定评价,并以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对水稻发芽率及其相对碱害率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检测。结果表明,在F3株系群中水稻发芽率及其相对碱害率均呈单峰接近正态的连续分布。共检测到碱胁迫下与水稻发芽率相关的QTL 7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范围为4.05%~12.61%,其中位于第6染色体RM225-RM204区间的qGC 6和位于第9染色体RM219-RM3700区间的qGC 9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2.61%和10.85%。共检测到与水稻发芽率相对碱害率相关的QTL 6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82%~28.07%,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RM29-RM221区间的qRGC 2、位于第6染色体RM225-RM204区间的qRGC 6 1、位于第9染色体RM219-RM3700区间的qRGC 9和位于第12染色体RM260-RM3226区间的qRGC 12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28.07%、15.35%、15.61%和18.91%,为主效QTL,但其相应的区间距离均较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所检测的QTL增效等位基因主要表现为部分显性和超显性。  相似文献   
35.
东北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东北粳稻生产状况,针对发展东北水稻生产面临的种植面积发展空间小、水资源短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稻瘟病危害日趋严重、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加强广适型早熟超级稻和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挖掘超级稻增产增效潜力,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实行产、学、研、官结合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6.
北方稻区是我国主要优质粳稻生产区域,而生产上主推的早粳中熟品种及早粳早熟品种多数外观品质差,商品率低,适口性差,抗逆性、抗稻瘟病性也逐年下降.因此,选育生育期适中、抗稻瘟病性强、株型理想、丰产性能好、品质优的新品种是主要育种目标.吉粳108就是针对生产中问题而选育成的.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太阳能饲草干燥设备空气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吸收集热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分析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自动跟踪太阳技术,比较了被动跟踪模式和主动跟踪模式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针对太阳能饲草干燥空气集热器提出了被动跟踪模式与主动跟踪模式相结合的单轴跟踪结构,该跟踪模式结合了两种跟踪模式的优点,很好地克服了两者的不足。试验表明,本系统适用于太阳能饲草干燥,转动跟踪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好,而且太阳能接收损失小,结果显示本系统可使集热器出口温度平均提高15℃,集热器效率得到提高,达到太阳能饲草干燥设备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优质超级稻品种吉粳88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优质超级稻品种吉粳88栽培上5个主要可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吉粳88高产稳产,平均产量效应9101.4kg/hm2,若栽培技术得当,最高产量可达11269.1kg/hm2;②主要栽培措施对吉粳88产量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施氮量>插秧方式>施磷量>插秧苗数>施钾量,其中施氮量对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③预测吉粳88产量达到10000kg/hm2以上时,主要栽培措施为:施氮(N)量220.3~228.0kg/hm2、施磷(P2O5)量102.0~111.5kg/hm2、施钾(K2O)量28.5~38.7kg/hm2、插秧方式(行株距)30cm×(13.6~14.8)cm、插秧苗数5.1~5.8苗/穴。  相似文献   
39.
采用地理远缘、多亲本复交的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良中早熟水稻新品种长白15和长白16,长白15的主要优点一是高产,预试、区试平均产量8160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5.85%,生产试验产量8281.5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7%;二是优质,主要品质指标均达二等食用粳稻品质标准,同时食味佳;三是抗逆性较强,其中耐冷性和耐肥抗倒伏性表现突出。而长白16的丰产性、稻米品质略低于长白15,但在抗逆性方面则明显强于长白15,抗稻瘟病性和抗纹枯病性表现优异,对穗瘟和纹枯病的抗性均达到抗(R)的水平,而且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0.
粳稻新资源三无稻的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粳稻新资源三无稻的外部形态特征、生理变化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粳型三无稻叶片平均开张角度为2.9度,叶片直立收敛,株型紧凑;②三无稻出穗后的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b含量较高,灌浆期叶片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③三无稻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量与通35无明显差别,但由于三无稻后期含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发达,因此,灌浆期间的干物质积累速度明显加快;④三无稻产量与通35相比减产约1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