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1篇
  13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本文对寄生蜂体内类病毒颗粒的形态结构、产生、组成、分离和纯化,及其与寄生蜂的关系、对寄主的调节机制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2.
BALB/c小鼠结肠癌皮下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将2×107个/mL人结肠癌细胞(HCT-8)悬液0.2 mL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记录荷瘤生存时间,观察接种瘤生长及转移情况,死亡后解剖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皮下转移发生率为94.00%(47/50),淋巴结转移率为96.00%(48/50).荷瘤鼠平均生存时间(60.20±7.60)d,病理结果提示,转移部位肿瘤细胞与接种部位肿瘤细胞结构相似,符合低分化腺癌的特征.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小鼠结肠癌皮下转移动物模型.为结肠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生物组织中多种农药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对多种农药中毒死亡者体内样品进行检验的方法。组织样品经过液-液萃取及GC/MS检测,从胃组织样品中检出了敌敌畏、克百威、毒鼠强、甲基对硫磷、敌百虫、氯氰菊酯、甲胺磷、马拉硫磷等8种农药残留,并检出甲基对硫磷的代谢产物甲基对氧磷;肝组织、血液样品均检出敌敌畏、克百威、毒鼠强、甲基对硫磷、敌百虫、甲胺磷等6种成分。本文在生物样品中同时检出多种不同极性的残留农药.为在刑事技术领域内毒物的检测、代谢和分布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及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4.
 本研究对分离自黑龙江省马铃薯中的1个线虫群体Hp1进行形态观察与测量,采用线虫通用引物对其rDNA-ITS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利用PAUP软件以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测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线虫群体有6条侧线,头部略缢缩,口针明显,中食道球呈长纺锤形,食道峡部窄而细长;雌虫阴门稍突起,后阴子宫囊较长;雄虫交合刺略向腹面弯曲,引带短,具交合伞。其形态测量值与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基本一致。rDNA-ITS PCR扩增片段916 bp,经BLAST比对,该ITS序列与腐烂茎线虫序列相似度最高。系统发育树显示,该群体没有与腐烂茎线虫A、B基因型群体聚在一起,而是与C、D型群体聚为1个分支,且与C型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将群体Hp1鉴定为腐烂茎线虫C基因型,这是首次在黑龙江省发现腐烂线虫为害马铃薯。  相似文献   
115.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和价值引领是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推动内涵发展的前提。高校应当从提升青年教师的内在动力、加强学校与导师的引领作用、完善学校评价与激励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强化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6.
王青柏  胡超群  陈偿  徐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22-3225,3257
[目的]构建未引入任何遗传标记物的溶藻弧菌vscC基因框内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以溶藻弧菌ZJ51-O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扩增法构建体外vscC基因缺失片段;扩增产物经酶切后连接至自杀质粒pDM4,再转化入大肠杆菌SY327进行克隆,筛选阳性克隆子并进行PCR分析鉴定;提取阳性克隆子的自杀重组质粒pDM4-△vscC,用热休克法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S17-1中,再经接合生殖的方式将自杀重组质粒导入溶藻弧菌ZJ51-O菌株中,利用抗生素筛选策略与蔗糖反向筛选系统,挑选疑似目的突变菌株,最后利用PCR鉴定与测序分析进行确证。[结果]溶藻弧菌ZJ51-O的vscC基因框内缺失突变株构建成功。[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vscC基因的功能和T3SS在溶藻弧菌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溶藻弧菌的其他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试验经验。  相似文献   
117.
试验研究了仔猪人工感染猪囊尾蚴后外周血中CD_3~ 、CD_4~ 、CD_8~ 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将10头仔猪随机分为2组,即攻虫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攻虫后10,20,30,40,70 d试验猪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整个检测过程中CD_3~ T细胞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感染初期CD_4~ T细胞和CD_8~ 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且CD_4~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_8~ T细胞;感染中期CD_8~ T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但仍以CD_4~ T细胞比例占优势;感染后期CD_4~ T细胞和CD_8~ T细胞数量都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18.
SSR-BSA技术对乌鳢性别差异标记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SSR结合BSA技术对1个家系96个乌鳢个体(雌雄各48个)进行性别差异标记的筛选。首先构建了雌雄基因池(各24个个体),然后用140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扫描,发现3对引物(HLJWL17,HLJWL59,HLJWL70)在雌雄基因池间扩增出差异条带,且都出现在雌性基因池中。用构建基因池的48个个体对3对引物进行第一轮单个体验证,HLJWL17和HLJWL70在基因池中扩增出的差异条带仅在极个别个体中出现,而HLJWL59的差异条带在绝大多数的雌性个体中被成功扩增出来,雄性个体皆无。用其余的48个个体对HLJWL59进行第二轮单个体验证,得到同样结果。对HLJWL59在8个雌性个体中扩增出来的差异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并测序。将8个个体的测序结果用Vector 8.0进行多序列比对,证实各个个体得到的条带是同一序列,该序列长度为243 bp,以TGC为重复单位,GC含量为51%。通过BLASTn比对,发现在GenBank数据库中无同源性序列存在。经统计,此差异标记在雌性乌鳢中出现的概率为62.5%,即该标记对该家系乌鳢性别的正确判别率为81.25%。  相似文献   
119.
白刺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刺幼苗抗旱特性的生理学机制,期望为干旱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盆栽,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对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梯度上对白刺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上升,在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膜透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加。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OD、POD、CAT 3个酶能配合协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0.
小麦为睢宁主栽的粮食作物,但在生产中因所用品种杂乱而对适宜品种筛选与推广带来不利影响。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小麦品种,于2020年10月进行优质小麦品种筛选与示范展示试验,比较徐农029、徐麦33(CK)、江麦816、百农207、烟农19、淮麦33、淮麦40、农麦158、徐麦818、淮麦45、徐麦35共11个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基本苗数、苗情素质、分蘖能力、抗病性、产量表现。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基本一致;基本苗数淮麦33最大,为20.36万/667m2;越冬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长度分别以百农207和徐麦818最长,为30.97 cm和12.87 cm;次生根和种子根数均为烟农19最多,分别为7.00个和7.67个;越冬期总茎蘖和拔节期总茎蘖数分别以淮麦45和淮麦33最多,为62.70万/667m2和122.34万/667m2;抽穗期白粉病的发病率徐农029最低,为41%;产量以农麦158最高,为572.96 kg/667m2,其次为徐麦818、徐麦33(CK)、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