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7篇
  33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7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主要就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有效的对疫病进行控制,降低动物疫病问题的出现,消除动物疫病给人们带来经济或是其他等损失,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在疫病防控工作当中具有很大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文章就通过对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有效研究,从而真正有效的发挥其优势与作用,为日后防疫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甘肃省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的8个生理小种进行多态性标记分析,旨在寻找小麦条锈菌不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标记,共选用220条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筛选,其中有147条可得到稳定清晰的扩增条带。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使用147条引物对甘肃省流行的8个条锈菌的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发现各致病小种间遗传变异丰富,其中引物S301在条中33号中扩增得到约507bp的特异条带;引物S39在条中32扩增得到长度约183bp的特异条带;引物S36在Hybrid46-8扩增得到约510bp的特异条带;引物S2140在Su11-4扩增得到约317bp的特异条带。另外,本研究还对扩增得到的特异片段进行回收并进行测序分析,其中依据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Su11-4特异条带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引物,成功将其转化为对Su11-4小种特异的SCAR标记,这对不同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快速准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弗莱维赫种公牛的选育与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莱维赫牛也叫德系西门塔尔牛,俗称花斑牛,是德国宝牛育种中心(BVN)用西门塔尔牛和德国红荷斯坦进行择优杂交,再加上其他牛种的血统,形成现在的弗莱维赫品种。弗莱维赫牛是乳肉兼用品种,母牛是奶牛,产奶量比一般品种奶牛产奶量高,  相似文献   
104.
愚人如我     
二妞 《百姓》2006,(5):63-63
有点怕过节。前两天在深圳采访正遭遇上一个洋节,好一点的酒店全部订满,香港的回乡团声势可不小。我以为当天就是那节,侥幸订上一房,前台小姐说,明天才是正日子,今天是前戏。果然,到了第二天,人潮汹涌而至,我也仓皇逃窜,硬把一瓶药落在房间里,为等物归原主,咱在深南大道上塞车4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报道了引起花生叶片皱缩和矮化症状的两种病毒鉴定结果。第一种病毒是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在千叶县各地发现,其特征是引起花生叶片明显的皱缩而伴随坏死。病原病毒为700—750nm的线状颗粒,摩擦接种重显病症,寄主大体上限于豆科,致死温度为55—6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20℃)。由豆蚜以非持久性的方式传播。在被感染的叶片  相似文献   
106.
 条纹病是影响大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降低大麦条纹病的发生对大麦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水杨酸作为植物内源激素,可以通过激活植物过敏反应和调节植物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从而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性抗性。本研究以感病大麦品种Alexis为材料,分别采用0、5、10、15和20 mmol·L-1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后接种大麦条纹病菌(Pyrenophora graminea),三叶期调查Alexis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生长状况;以10 mmol·L-1浓度的水杨酸处理Alexis种子后人工接种P. graminea,测定不同侵染时间Alexis胚芽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并检测侵染8 d后Alexis抗病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旨在明确不同水杨酸浓度对Alexis抗病性的影响及水杨酸诱导Alexis产生抗性的机制。结果表明:0、5、10、15和20 mmol·L-1的水杨酸处理下,Alexis的发病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病情指数与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一致;10 mmol·L-1的水杨酸处理下Alexis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较其他浓度处理显著降低;10 mmol·L-1的水杨酸处理下,Alexis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及干质量变化显著,分别是0 mmol·L-1水杨酸处理的1.27、1.33、1.27和1.47倍;Alexis萌发2~8 d内,接菌后Alexis胚芽的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不接菌处理,PAL活性于第2、4和8 d 时高于不接菌处理;水杨酸接菌处理下Alexis胚芽的POD、CAT、SOD及PAL活性均高于接菌处理;第8 d 水杨酸接菌处理下Alexis抗病相关基因HORVU2Hr1G116090(TGA)和HORVU2Hr1G033620(PR)的相对表达量较接菌处理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Alexis对条纹病菌抗病调控。研究结果可为应用水杨酸防治大麦条纹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miR164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非编码RN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miR164靶基因与小麦衰老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在线软件对小麦中miR164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从小麦中共鉴定出13个miR164家族成员,其不均匀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3个小麦miR164与同属于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水稻亲缘关系较近。13个Tae-miR164均能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成熟序列碱基具有高保守性,仅有3个Tae-miR164成员在第21位存在差异,成熟序列产生于前体中具有碱基高保守性的第1~21位。Tae-miR164的靶基因中,有18个为NAC转录因子,占所有靶基因总数的75%,表明Tae-miR164的主要靶基因为NAC转录因子。Tae-miR164家族成员在小麦叶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在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与其他Tae-miR164靶基因相比,有3个Tae-miR164靶基因表达差异显著,其ID分别为TraesCS4A02G225100、TraesCS5B02G054800和TraesCS5A02G04910,其中TraesC...  相似文献   
108.
简要慨括了青贮玉米的特点和类型,结合国内外青贮玉米发展现状分析了吉林省青贮玉米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吉林省发展青贮玉米的几点意见及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109.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数量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10月在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调查了蒙古野驴的数量和分布。调查过程共设置样线8条,总长640.90km,共发现野驴53群1 039头,平均群体大小为(11.90±7.84)头/群,最大群为189只,2~10头的小群遇见率最高,占总群体数的43.40%。采用实体观测垂距法计算,蒙古野驴的平均密度为(1.231±0.196)头/km~2。结合有效分布面积,可计算得出保护区内约有野驴(5 234±834)头。调查显示蒙古野驴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北部和中部食物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明确大麦条纹病菌-麦类核菌(Pyrenophora graminea)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遗传差异性,并鉴定大麦亲本品种对其抗性,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麦类实验室保存的20个采自河西不同地区的大麦条纹病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夹心法"对30种大麦亲本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166时可将20个麦类核菌(P.graminea)菌株划分为4类,菌株XTB和JT聚为一类,且这2个菌株的地理位置相隔较远,菌株YC和HYH各自单独为一类,剩余16个菌株聚为一类;20个供试菌株中,菌株QQ和SW、菌株HZ和QWC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均为0.936 5,遗传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值分别为0.052 3和0.045 5。菌株YC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624 1,与其他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372 2~0.633 0,得出不同地理来源的麦类核菌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在供试菌株中,菌株CJZ和SW的地理位置接近,遗传距离小,而菌株SW和QWC,HZZ和SW,SSB和HZ之间的地理位置均相隔较远,但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均较小,得出菌株间地理位置的远近差异与遗传距离的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抗性鉴定结果显示,30份供试的大麦亲本品种对菌株QWC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鉴定出6份高感大麦条纹病品种,19份感病品种,5份抗病品种,其中‘Isotta’的抗性最差,‘甘啤6号’抗性最好。综上所述,引起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麦条纹病的病原菌群体存在较高遗传差异性,且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差异无明显相关性;鉴定大麦亲本抗性,得到抗感大麦品种组合‘甘啤6号’和‘Isot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