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5篇
  56篇
综合类   354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母猪繁殖性能的选育增加了产仔数,但产后5 d仔猪甚至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仍然是生产中主要面对的问题。母猪母性行为的好坏对仔猪的存活、生长发育及福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对母猪母性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母猪的母性行为主要包括产前筑窝、产后哺乳、抚育和护仔等行为。母猪母性行为的实施既通过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和调节,同时也会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育种目标的调整及对动物福利的重视,母猪的母性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作者对母猪母性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后续母猪母性行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2.
重庆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住宅绿地、道路绿地三种典型绿地利用类型,测定了绿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Pb、Cd、Zn、Ni、Cu、Cr、As和Hg)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程度,并对绿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总体来讲,研究区绿地土壤中Hg、As、Cd和Pb的平均含量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是背景值的1.2~1.3倍,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背景值,且绿地土壤重金属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差异明显,Cd和Pb在研究区3种类型城市绿地土壤中均出现了富集现象,以道路绿地的富集最为严重,且三种类型绿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研究区绿地土壤存在As和Cr的致癌风险,暴露途径以经口直接摄入为主,虽暂未对人体产生非致癌性危害,仍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03.
为解决我国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滞后的问题,在深刻理解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终极目标,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简明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行性与可比性和现实性与导向性原则之上,采用文献综述与专家咨询方法构建针对水稻作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组合多重相关法进行主观赋权研究。系统构建了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并基于专家组合的多重相关主观赋权方法分别对3个层次指标进行赋权,确立了每个指标的主观权重。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推动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研发更具目标性和指向性;基于专家组合多重相关法的应用集中了专家的整体意见,克服了传统主观赋权法存在个别专家差异性引起偏差的弊端,可为科学开展各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综合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小麦在施磷情况下对不同价态外源硒的吸收及转运规律,阐明小麦对硒吸收与转运的影响,分析不同价态硒在小麦体内的转运与分配。【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施磷条件下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处理对小麦硒的吸收与转运。【结果】 低量硒酸盐处理中,低磷和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的小麦硒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6%和128%;高量硒酸盐处理中,低磷和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的小麦硒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8%和123%。低量亚硒酸盐和高量亚硒酸盐处理中,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硒肥利用率降低了50.7%和55.6%。施用硒酸盐时,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根、茎、叶及穗的硒含量分别增加了23.0%、17.0%、64.6%和62.1%;施亚硒酸盐时,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根、茎、叶及穗的硒含量分别降低了71.3%、72.1%、80.6%和73.8%。施用硒酸盐时,在不施硒、低硒及高硒条件下,高磷处理小麦植株硒富集系数较不施磷处理分别增加28.9%、60.6%和50.5%;施用亚硒酸盐时,在低硒及高硒条件下,高磷处理小麦植株硒富集系数较不施磷处理分别降低65.3%、72.3%。【结论】 磷素可以活化土壤中稳定态硒,提高了硒酸盐的生物有效性。施磷降低了土壤pH值,促使土壤中可溶态硒和可交换态硒转化成铁氧化物态硒和有机态硒,而铁氧化物态硒与有机态硒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造成当磷肥与亚硒酸盐配施时降低了作物对亚硒酸盐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活化富硒土壤的有机硒,提高其有效性。【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物料(生化腐殖酸,矿源腐殖酸和鸡粪有机肥)对土壤硒形态转化及小麦硒吸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化腐殖酸与矿源腐殖酸均显著降低土壤pH值。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与可交换态硒含量较未添加处理均显著增加;施用生化腐殖酸处理较未添加处理可显著提高可交换态硒含量,而土壤可溶态硒含量无显著差异。施用鸡粪有机肥、矿源腐殖酸均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的富集系数,而生化腐殖酸主要提高小麦根富集系数。施用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小麦籽粒硒含量,较未添加处理分别提高34.48%、27.59%。【结论】施用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可提高石灰性富硒土壤中可溶态硒与可交换态硒含量,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  相似文献   
106.
蝇蛆蛋白对中华鳖生长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外养殖试验中研究了将家蝇蛆磨成浆按一定比例配以卵磷脂、几丁寡糖和多种维生素制成的蝇蛆蛋白对中华鳖生长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在水温(25±1)℃的室内养殖试验中,将36只体质量(248.15±17.10)g的中华鳖,随机分成3组(重复3次,每重复4只)饲养在120cm×60cm×55cm水族箱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15%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和30%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养殖期180d。室外养殖池面积为5000 m~2,中华鳖体质量(294.05±12.265)g,每口池塘放雄鳖7200只,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15%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养殖期120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中华鳖的质量增加率与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当添加15%蝇蛆蛋白时,中华鳖肌肉与裙边中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饱和脂肪酸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蝇蛆蛋白养殖的中华鳖肌肉和裙边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及二十碳五烯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总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蝇蛆蛋白能促进中华鳖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中华鳖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7.
在5000m~2、密度为9.0×10~9尾/hm~2的凡纳滨对虾池塘中,投喂基础饲料和20%蝇蛆蛋白+基础饲料饲养体质量(0.18±1.10~)g的凡纳滨对虾,研究了蝇蛆蛋白对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肌肉成分的影响。150d的饲养结果表明,投喂添加蝇蛆蛋白的饲料时,凡纳滨对虾的增长率(310~.51±11.39)%、相对体质量增加率(6383.33±20.54)%和存活率(64.61±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增长率(287.80±15.6)%、相对体质量增加率(5161.11±32.82)%和存活率(52.89±4.22)%(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20%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对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的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20%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而其他体成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讨盐和干旱环境胁迫对转盐生草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HgNHX1大麦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以转HgNHX1基因大麦及野生型株系为材料,分析盐(150 mmol· L-1 NaCl)和自然干旱环境下转基因大麦幼苗的生长特性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基因株系中HgNHX1 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上升;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株系中HgNHX1 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处理3 d时达到最高。且在胁迫处理的三个不同时间点,转基因株系的相对含水量和游离脯胺酸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株系,而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野生型株系。这些结果说明,转基因株系中HgNHX1基因能够应答盐和干旱胁迫,具有提高大麦耐盐、抗旱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假定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fogpr1的功能,构建了fogpr1基因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fogpr1基因敲除突变体在菌丝生长、产孢量和菌落形态等方面没有明显变化,对巴西蕉的致病性也没有降低。此外,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表明,Fogpr1可以与G蛋白Fga1、Fga2和Fgb1互作。这些结果表明Fogpr1可能是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但不参与调控尖孢镰刀菌的发育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假定分泌蛋白基因SP10的在致病过程的作用,构建SP10基因敲除菌株,分析SP10敲除菌株的表型特征。结果表明:SP10基因敲除菌株在菌丝生长、产孢和菌落形态等方面无明显变化,但SP10基因敲除菌株对巴西蕉的致病性减弱;在接种30 d后,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显微观察香蕉根系,结果显示,SP10基因敲除菌株可在根系维管束中定殖。上述结果表明,假定的分泌蛋白SP10参与调控尖孢镰刀菌对香蕉的致病性,但不参与该病原菌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尖孢镰刀菌分泌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