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56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21篇
  32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41.
奶牛乳腺炎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对山东7个地区14个奶牛场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调查的基础上采集234头临床乳腺炎病牛乳样、241个隐性乳腺炎乳样并分别做了细菌学检查,结果表明:泌乳期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茼和棒状杆菌为主;干奶期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酵母茼为主;隐性乳腺炎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假单胞菌和棒状杆菌为主;厌氧菌在隐性乳腺炎、干奶期乳腺炎和干奶期乳腺炎乳样的检出率分别为5.82%,4.17%,10.16%;隐性乳腺炎、干奶期乳腺炎细菌的共感染率较高,与泌乳期乳腺炎病原菌的差异极显著(P〈0.01),隐性乳腺炎与干奶期乳腺炎病原菌共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2.
143.
2017—2019年华东地区猪场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我国华东地区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更好地开展猪腹泻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临床数据。分别采用RT-PCR检测方法对2017—2019年华东地区35个场别594份临床样品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和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等5种猪的病毒性腹泻病原,并对其阳性率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的PEDV、PDCoV、PoRV、TGEV及PSV的平均阳性率为分别为62.6%(372/594)、27.9%(166/594)、16.8%(100/594)、13.3%(79/594)及3.87%(23/594),二重混合感染中以PEDV+PDCoV及PEDV+PoRV为主,平均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2.4%(133/594)和13.3%(79/594)。三重感染中以PEDV+PoRV+PDCoV混合感染为主,感染率为7.58%(45/594),未见四重及五重病原混合感染。2017—2019年PEDV平均阳性检出率最高,且常与PoRV及PDCoV发生混合感染,是当前华东地区猪病毒性腹泻类疫病的防控重点。TGEV和PDCoV在健康育肥猪及母猪的检出率中占比较大,表明隐性感染变得普遍,值得养殖户关注。除此之外,PSV的检出率远低于其他4种腹泻病毒。总之,随着2018年后养殖场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猪群管理,各病原检出率和阳性场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4.
近年来,新野县部分规模鸡场虽然免疫过新城疫疫苗,但仍发生新城疫,且以非典型性新城疫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参差不齐、临床诊断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缺乏典型性新城疫的特征。发病率和死  相似文献   
145.
为确定引起西藏牦牛常发多发肺炎的细菌病原体,采集145份西藏牦牛鼻腔粘液,通过病原分离培养、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等方法进行细菌检测;通过OD630和pH变化对分离株进行生长曲线测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145份牦牛鼻腔粘液中分离得到10株牛支原体;分离株菌落形态和生化试验结果均符合牛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PCR分别扩增得到238 bp的uvrC特异性基因与1 500 bp 16S rRNA基因。10株分离株间的uvrC特异性基因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均与国际标准株PG45有高度同源性,uvrC特异性基因序列和16S rRNA基因序列与国际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8.4%~100%和99.1%~99.9%。生长曲线测定表明,分离株在PPLO培养基中培养24 h内为迟缓期,培养42 h后开始进入稳定期,78 h后开始进入衰亡期;3个分离株培养物的平均pH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不断降低,其中24~42 h期间pH下降最快,随后下降速度减慢,至78 h后几乎不再变化。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林可胺类等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强力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或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146.
20%烟嘧磺隆·莠去津油悬剂是河南省郑州豫珠新技术试验厂生产的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复混型除草剂,为了解该药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黑龙江省密山市白泡子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承担了省农药管理检定站下达的此项试验,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7.
茶油冷榨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卫国  叶伟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58-158,179
从油茶籽采收和加工时机的控制、低温压榨和精制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油茶籽冷榨制油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寻求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直接计算公式。【方法】针对梯形明渠临界水深传统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复杂、误差大、适用范围小的缺点,以迭代法为基础,引入无量纲参数单位水面宽度,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基本计算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得到快速收敛的迭代公式,并对合适的迭代初值进行选取。【结果】提出了新的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直接计算公式,对其进行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式计算临界水深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010%。【结论】与现有公式相比,新建立的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直接计算公式计算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供工程实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9.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枫杨全分布区内收集的53个种源在安徽铜陵进行苗期试验。枫杨种子千粒重及室内发芽率均存在明显的地理种源差异。参试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十分明显,最优种源比最劣种源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高出184%、127%和74%。枫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性状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密切,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97-0.99,受强度遗传控制,生物量及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57-0.72,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种了千粒重主要表现为东西经向变异,而苗期地径生长与总生物量则表现明显的南北纬向变异趋势,因此,分布区东种源的种子一般较重,而分布区南部种源的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枫杨的生长变异还受到水系、气候区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它在长江流域、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及长江以北地区等表现出不同的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2891X1(总干重)+0.0058X2(苗高)-0.03136X3(地径),并评选出江西南部的吉安、陕西中部的汉中、江西西北部的武宁、四川东部的达且以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等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0.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有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概念、内容和定量计算方法做了概述,指出了目前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