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59篇
  63篇
综合类   338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水稻植株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与其抗白背飞虱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株受白背飞虱为害后 ,感虫品种 (TN1和汕优 63)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率比抗虫品种 (N2 2 )明显 ;汕优 63和N2 2品种的二磷酸核酮糖 (RuBP)羧化酶的含量和活力均增加 ,TN1品种在为害 5d时RuBP羧化酶的含量和活力明显增加 ,而在为害 1 0d时显著下降 ;感虫品种受害后叶片光合产物滞留比抗虫品种多 ,即感虫品种光合产物向叶鞘、茎、分蘖和根等部位的转移量少于抗虫品种。  相似文献   
62.
在15,17,21,25,29,33,35℃七种恒温下测定了二化螟各虫期的发育历期,并据此推算其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结果为:卵11.8℃和83.5日·度;1龄幼虫11.6℃和71.7日·度;2龄幼虫10.9℃和92.4日·度,3龄幼虫11.6℃和74.1日·度;4龄幼虫11.3℃和77.2日·度;5龄幼虫10.7℃和86.6日·度,6龄幼虫10.5℃和79.5日·度;全幼虫期9.8℃和567.6日·度;预蛹12.8℃和50.7日·度;蛹10.9℃和118.9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4.6℃和30.1日·度;全世代(雌)10.7℃和811.5日·度;利用Weibull函数拟合二化螟种群内幼虫个体间发育历期分布,当常态历期为x时,完成发育个体占总个体的比例F(x)可以下式表达: F(x)=1-Exp{-[(x-0.6546)/0.3795]~(3.8526)}  相似文献   
63.
以0Gy、10Gy、50Gy、100Gy、150Gy和200Gy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种子,研究其对大花高代组培苗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在50~200Gy范围内,根和真叶的生长以及植株高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抑制,且抑制程度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而10Gy则能促进根和真叶的生长。随着剂量的增高,死亡率增高,组培苗生长41d时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50Gy。各处理组培苗培养70d后,少量瓶内开花,出现花型、花色和花瓣变异。花型变异主要由对照的正常花形变为蝴蝶形。花色变异主要是颜色变浅,甚至变为白色。花瓣变异可由原来的单瓣变为重瓣花。以上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可以提高突变频率且诱变效应明显,有利于在大花高代育种中产生色彩丰富,花型、株型美观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64.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利用cDNA AFLP技术 ,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和不育株群分析显示 :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莲座期叶片之间、开花期叶片之间和花茎之间基因表达无差异 ;叶片、花茎和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对开花期的小蕾、中蕾和大蕾分析显示 :10对引物中 ,1对在可育株中蕾和大蕾中扩增出 1条特异带 ,另 1对扩增出 1条在可育株中蕾中表达丰度高于不育株中蕾的条带 ,其余 8对未发现差异条带。对上述表达丰度有差异的基因进行Northern验证 ,结果与之一致 ,表明cDNA AFLP技术可以用于植物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为加快筛选适合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山镇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促进东山镇水稻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2004年引进4个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进行试种观察,现将试种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6.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羧酸酯酶(Ca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体躯及亚细胞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若虫头、胸、腹部中CaE活性分别占50.8%,26.0%和23.2%,雌成虫各占33.0%,23.5%和43.5%,雄成虫各占26.5%,23.2%和50.3%。若虫、雌雄成虫的AchE活性均主要分布于头部,各占总活性的87.7%,71.1%和74.7%。差速离心结果表明,该飞虱CaE主要位于胞质溶胶层中,其活性占57.0%~66.9%;AchE活性在胞质溶胶层中仅占5.8%~17.0%,而62.8%~76.9%的活性则分布于线粒体层、细胞核和细胞碎片层中。最后就上述两种酶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脱乙酰壳聚糖活性生物制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个推广的水稻晚粳品种(秀水63,优丰,秀水110)作材料,用生物活性脱乙酰壳聚糖水基溶液处理供试水稻品种的种子,研究该溶剂对秧苗素质,主要农艺性状及增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该制剂处理后的秧苗素质和主要经济性状均好于对照,稻谷产量也高于对照,增产幅度为1.9-4.2%。  相似文献   
68.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初产幼虫喂饲含不同浓度Cd2+的饲料直至化蛹时,其亲代的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受到了显著的影响.Cd2+处理浓度越高,亲代幼虫、蛹和雌雄成虫的体重越轻,幼虫和蛹的体长越短,化蛹率、羽化率、交配率和产仔量越低,幼虫历期和蛹期越长,成虫寿命越短.但Cd2+处理对成虫性比则无显著的影响.相比之下,经Cd2+处理后雌虫所产的子代若不再经受Cd2+处理时,子代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则基本不受影响,说明Cd2+对亲代的影响不能传递至子代.此外,探讨了该蝇亲代与子代体内Cd2+含量在其变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9.
意大利蜜蜂蜂毒透明质酸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意蜂毒腺抽提总RNA,用RT-PCR获得蜂毒透明质酸酶(AmHya)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 149 bp.将AmHya氨基酸序列与中蜂蜂毒透明质酸酶(AcHya)和其它5种透明质酸酶(Hya)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AmHya与 AcHya的同源性最高(91%),同时对7种Hya作了分子结构与分子进化分析.  相似文献   
70.
香榧生长习性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香榧发展慢、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问题,结合对其生长习性的观察,在分析以往造林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集成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造林试验,从中发现合理选择香榧苗木类型、起苗和造林时做好苗木保护措施、苗期遮荫、苗木浅栽并加强幼林管理是提高其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通过生产实践推广,造林成活率由过去不到4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