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介绍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职业化转型背景下开展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现实意义,建议从修订《森林消防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度保障、教育教学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全国统一网站5方面着手建立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支撑体系,提出高规格建设和培育专业机构、实行培训等级评估认证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培训师资和考评员队伍、开展分区分类培训和鉴定、实行无纸化考试、先试点后推广6项开展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主要对策措施,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猕猴桃中农药残留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量化常用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水平,为安全生产、指导消费、安全监管、MRLs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某一主产区猕猴桃果实样品中66种农药残留,分别用%ADI和%ARfD对检出农药进行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借鉴英国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进行农药和样品风险排序,计算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MRL),为制定相应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MRL)提供参考。【结果】(1)共检出农药21种,均为中等毒或低毒农药(;2)检出农药除啶虫脒、灭幼脲无ARfD信息外,其余19种农药%ADI和%ARfD均明显小于100%;(3)检出农药中溴氰菊酯和毒死蜱为中风险农药(15≤S20),其余均为低风险农药(S15)。98.4%的样品为中、低、极低风险样品;(4)给出了无限量值的噻虫嗪、吡虫啉、甲基硫菌灵等12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MRL。【结论】检出农药的急、慢性膳食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98.4%的样品处于中、低或极低风险区域,总体来说该主产区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建议制定猕猴桃中噻虫嗪等12种农药的MRLs。  相似文献   
33.
猪肠道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会造成养猪场重大经济损失。掌握猪肠型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和控制措施对攻克该病至关重要。造成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ETEC通常携带F4菌毛(K88)、F5菌毛(K99)、F6菌毛(987P)或F41菌毛,而造成断奶仔猪腹泻的ETEC携带F4菌毛(K88)和F18菌毛。这些菌毛能够附着到猪肠腔刷状缘上皮细胞(肠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上,由此开启肠道感染的进程。在完成这一定植后,该菌会产生一种或多种能够引发仔猪腹泻的肠毒素,如热稳定肠毒素a(Heat Stable Toxin a,STa)、热稳定肠毒素b(Heat Stable Toxin b,STb)和热不稳定毒素(HeatLabileToxin,LT)。业已证明,这些毒素对该病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肠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基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定量,外加通过PCR方法证实存在编码毒力因子(菌毛和毒素)的基因。肠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方法必须考虑到鉴别诊断和可能与疾病暴发有关的各种潜在病因。在控制大肠杆菌病的各种方法中,抗菌剂或抗生素得到人们的普遍采纳,人们主要使用抗生素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并治疗病猪。肠型大肠杆菌病的精确诊断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样本,以便利用半定量细菌学方法对引起该病暴发的ETEC进行分离和定量。基于出现的典型病变、细菌学检测结果以及确定特定致病因子来鉴定分离大肠杆菌。确认诊断结果和进行药敏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不同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抗菌剂的敏感性差异巨大。消费者对抗菌剂耐药性关注的增加,迫使养猪生产者更加理性地使用抗生素,这可以通过正确认识与抗生素疗法以及操作者和农场主对抗生素使用有关的问题来实现。  相似文献   
34.
上期回顾:上期主要介绍影响蛋品质量的因素、如何减少瑕疵蛋品数、蛋鸡营养水平检查清单以及相关的名词解释。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许多养猪场都使用高产母猪,这些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超过13头,窝断奶仔猪数超过11.5头。这些变化对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的营养需要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过去20年,母猪能量、氨基酸和矿物质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使确定母猪的营养需要(析因法)和预测它们对营养物质供给(建模)的反应成为可能。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将现有的母猪营养方面的知识集合于一个综合模型中并转化为软件工具,供给终端用户,主要是给养猪企业的广大营养师和动物营养专业的学生使用。文章列举的各个案例用来说明使用此类模型如何能够优化母猪生产力,同时优先考虑一些新的因素,如通过根据需要更精准地调整营养供给以达到减小养猪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减施氮肥运筹调控棉花生育期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分析各生育时期棉花APAR和FAPAR与产量的关系,提高棉花群体绿色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方法】 5个施氮处理施基肥量一致,对不同处理的追氮肥量进行按比例减施,并监测各生育时期棉花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结果】 5个施氮处理的棉花APAR和FAPAR在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相似,其值从蕾期逐渐上升,至盛花期和花铃期达到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至吐絮期降到最低水平;按高低排列依次是N1>N2>N3>N4>N5,并且棉花的APAR和FAPAR与籽棉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减施氮肥运筹对棉花APAR和FAPAR的动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利用其在生育期的变化特征来优化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7.
在动物的常规营养中,核苷酸是一类非必需养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动物的某些特定生长或生产阶段,核苷酸将成为其生长发育和发挥遗传潜力的限制性养分。本文着重介绍核苷酸和核酸的基本知识,以使人们充分认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生物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通过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内毒素(LPS),评价LPS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最佳剂量。造模后1 h,所有提取物、壮瑶药活性单体进行给药。使用智能热原仪测量LPS家兔的肛温变化,并计算肛温增长值、变化率和每个时间点解热积分及各供试品的解热总积分。结果表明,注射LPS 1 h后,所有家兔肛温均比基础肛温升高0.8~3.0℃,模型组家兔在造模后肛温维持高温状态,未见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7种壮瑶药的提取物均有1个或以上时间点肛温变化率显著降低,按解热总积分大小排序表现为蝙蝠草醇提物>旱田草水部位提取物>白子菜水提物>火炭母醇提物>旱田草石油醚部位提取物>拳卷地钱醇提物>兰香草水提物>旱田草正丁醇部位提取物>铁皮石斛榨汁。13种壮瑶药的活性单体均有1个或以上时间点肛温变化率显著降低,按解热总积分大小排序表现为山奈酚>川陈皮素>橙皮苷>异槲皮素>芹菜素>槲皮素>紫云英苷>没食子酸>醋酸洗必泰>鞣花酸>绿原酸>木犀草素>金合欢素。在本试验条件下,确定LPS复制家兔发热模型的最佳剂量为4....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追施不同氮肥量对陆地棉SPAD值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在南疆巴州地区以当地主栽品种‘巴43541’为材料,设置4个追施氮肥水平,分别为不追施氮(N0)、减施50%常规追施氮肥(N1)、常规追施氮肥(N2)、增施50%常规追施氮肥(N3),分析不同追施氮肥量对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施50%追施氮肥量能增加陆地棉各生育期的SPAD值和SPAD积累值,且生殖器官干物质转化比例最高为60.53%,产量为6581.32 kg/hm2,相比于其他处理增产1.4%~16.5%,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减施50%常规追施氮肥处理较其他处理增产虽然不显著,但是能够显著增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可考虑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40.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沉香幼苗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不同地区的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etunicatu,CE1、CE2)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FM1、FM2)于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幼苗,采用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土沉香的耐旱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未接菌组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接菌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接菌组;在干旱胁迫下,接菌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中度干旱胁迫以上,接菌FM1和FM2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组。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接菌组幼苗SOD酶和POD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接菌组SOD酶和POD酶活性高于CK组。土壤干旱使植物体内MDA含量上升;在中度干旱时接菌组MDA含量高于CK组;当土壤水分达到重度干旱胁迫时,接种FM2、CE1和CE2处理组MDA含量显著高于CK组。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土沉香菌根化苗能提高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植物耐旱性。模糊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轻度干旱还是重度干旱,接种菌根真菌幼苗的耐旱能力强于未接菌组,接种摩西斗管囊霉菌种强于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菌种,其耐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菌株FM1FM2CE2CE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