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研究科研主体素养对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机制。【方法】以新疆农业科学院的178名科研人员作为样本,通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每一个样本中科研素养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验证。【结果】科研修养、个人能力、思维风格和科研基础都显著的影响科研创新投入和科研创新产出,而且科研创新投入也显著的影响科研创新产出问题。科研人员的科研素养越高,越能促进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针对创新产出分为理论产出和成果产品类的产出两个部分,科研素养的影响方式并不相同。科研素养对理论产出的影响更为突出,科研素养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以及著作的数量质量等理论成果。【结论】提升科研人员科研素养,可以对其科研创新的绩效产生明显的影响,有利于创新的驱动。  相似文献   
52.
假臭草是中国重点关注的入侵植物之一,随着陆地生态系统氮沉降的急剧增加,加剧了其扩张速度。研究假臭草在氮沉降下的生长特性,是揭示其对氮沉降响应规律的前提和制定防控策略的基础。通过盆栽试验,模拟考察氮沉降对假臭草生长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氮沉降水平(N0:0;N1:40 kg/hm2;N2:60 kg/hm2;N3:80 kg/hm2),培养45、90 d后分别测定和计算假臭草根系和植株长度、叶片数量与叶面积、根系特征、生物量及其分配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氮沉降水平的提升,假臭草的发育能力在2个生长期均显著提升(P<0.05),N3培养90 d后根长和株高相比N0增长率分别为44.38%和60.89%,叶片数量和叶面积同比分别增长122.78%和119.32%,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的增长率分别为56.04%、42.36%、59.38%和61.54%。45 d时,假臭...  相似文献   
53.
茎瘤芥(榨菜)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与选择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3份茎瘤芥代表性品种资源为试材,利用相关遗传力研究了茎瘤芥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关系,并计算分析瘤茎产量和与产量关系较密切的田间易选性状所组合的各种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瘤茎产量的相关遗传力均低于瘤茎产量的遗传力,进一步分析表明茎瘤芥育种进行综合间接选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在营养生长期作间接选择的效率与对瘤茎产量作直接选择的效率相当,育种时加强营养生长期的选择并辅助考虑瘤茎横径或茎/叶,既可做到不破坏中选种株又能基本实现茎瘤芥丰产、优质和生态适应性较强的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河北栾城小麦水热、CO2通量特征和能量平衡进行分析。[方法]基于栾城站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2008年小麦水热、CO2通量数据及常规气象、生物量等数据,分析小麦水热、CO2通量特征和能量平衡闭合状况。[结果]①潜热、感热、CO2通量表现出明显的日、季变化特征,潜热、感热通量日变化呈倒"U"型,CO2通量"U"型,且通量日峰值存在较大差异;②潜热、感热、CO2通量的强度变化与环境因子有较大关系:三者对光强、净辐射的反应较为敏感,相关系数分别达0.92、0.66、0.65及0.90、0.69、0.74,且晴天更好,对气温也较为敏感,潜热通量,特别是在降水后对土壤含水量反应较敏感;③小麦农田能量平衡闭合度为0.91,存在明显的不闭合现象,而且在不同月份、一天不同时段,闭合程度也不同,能量平衡不闭合的主要原因是测量误差和忽略热储量等。[结论]该研究得到了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及CO2通量特征、传输机制及其影响因子,可为揭示作物冠层蒸散、光合与水分利用效率关系、能量分配等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桑枝条破碎调直去皮机的研发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逸文  肖丽 《中国蚕业》2008,29(3):45-46
安吉县超龙蚕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桑枝条破碎调直去皮机是一种新型的桑枝条去皮加工机械,它的应用与推广以及与之配套的桑枝条加工经营模式的建立,为桑枝条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解决了关键性的原料加工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桑枝条的破碎、去皮工效;桑枝条的综合利用,蚕农每667m2桑园可增加收入500~600元。  相似文献   
57.
"农科2号"是利用限性斑纹与多元杂交技术育成的一对双限性易繁四元家蚕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本文主要介绍了"农科2号"省级农村生产试验的情况,该品种强健好养,产量高,主要经济性状成绩表现优于对照,且蚕种繁育能减轻劳动压力,提高蚕种生产效益,因此为一对具有优良综合经济性状的新蚕品种.  相似文献   
58.
在建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的基础上,以活性污泥为对照,分析了反应器内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数量变化,并通过富集培养,从反应器中筛选、分离用于治理氮污染的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研究结果表明,自养脱氮反应器内亚硝化菌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亚硝化菌积累是全程自养脱氮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反应器内富集到参与自养脱氮反应的细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参与亚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食酸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acidovorans);参与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同时测定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亚硝化能力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的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59.
60.
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 《现代园艺》2014,(22):157-158
石漠化是与沙漠化完全不同的概念,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燥或半干燥地区,而石漠化则是发生在半湿润或湿润岩溶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自身和人类破坏活动等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出现花魔化景观的过程,这种现象对土地的危害极大,土地资源丧失严重,扩展速度较快,因而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有效遏制石漠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县级石漠化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土地资源保护人员提供相关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