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摘要:本文在分子标记技术的传统分类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标记技术的两种新分类思路,结合有关文献对第二种分类思路II所分的四大分子标记技术类型进行了各自的概念界定,并着重介绍了目标分子标记技术产生的理论与技术背景,最后列出了目标分子标记技术的代表种类及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42.
为明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探究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的高效生产机制,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IS+IP处理)、单作甘蔗(MS处理)和单作花生(MP处理)3种栽培模式,分别于花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及甘蔗收获期对土壤温度和湿度、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该模式的生产效益,揭示其高效生产机制。IS+IP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分别比单作甘蔗和单作花生提高5.1%~93.8%和17.0%~94.7%,其中间作花生边行(IP-1)土壤保水效果优于中行(IP-2)。在IS+IP模式中,花生和甘蔗的土壤温度均分别低于单作花生和单作甘蔗,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花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低,以花生成熟期IP-1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幅最大,与MP处理相比分别降低16.0%和16.4%。甘蔗的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提高,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增幅分别达到4.2%~18.5%和6.4%~20.0%。IS+IP处理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值...  相似文献   
43.
子姜平畦深播覆膜早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早播高效栽培子姜的目的,在南宁市郊区设起畦浅播露地栽培(CK)、起畦浅播覆膜栽培、平畦深播覆膜栽培3个处理.结果表明,平畦深播覆膜栽培分别比起畦浅播覆膜栽培和平畦浅播露地栽培提早27 d和62 d收获子姜,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100.2 %和199.2 %.  相似文献   
44.
淮山零余子不同贮藏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温干燥、干沙埋藏及室温自然放置三种贮藏方式对淮山零余子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干燥处理的出苗率达100%,干沙埋藏处理的为64.3%,室温放置处理的为58.3%,三种处理间的出苗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对苗期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5.
红薯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油价大幅度飙升,而我国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这给我国能源供应及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因此,我国必须加大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及替代能源力度,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6.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广西花生产业布局、提升花生产品竞争力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花生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栽培品种、产量、种植收益,以及花生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产品品牌建设、加工规模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属于我国南方春秋两熟、油食兼用的花生产区,各地市均有种植,普遍采用轮作或套种等种植方式。根据广西花生种植集中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分为五大产区:桂南花生产区(南宁市和崇左市),桂中花生产区(来宾市和贵港市),桂北花生产区(桂林市),桂东花生产区(贺州市和梧州市),南部沿海花生产区(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2019年广西花生种植面积21.85万ha,总产量67.20万t,65%用于榨油、25%用于食用、10%作种用。广西花生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种植效益高,但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农户自给自足生产为主,无机械干燥设备,花生品质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不同年份或种植户间的花生品质差异明显;广西花生加工产品主要是花生油和烤果类,由于本地生产的花生收购价格高,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其他省份或从国外进口,无法有效带动广西花生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广西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l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8.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高产、高油、适应性强的油菜新品种,从国内引进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德油早一号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合在广西冬季种植,可以在广西大力推广;而中油杂新组合、中油杂11、华油9558的产量较高,德油5号、中油杂2、中油杂11的含油量较高,需再进行下一步的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选育高油、高产且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为广西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优异种质0442/3001-18为母本、(025春/26×汕油162)F5代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多代定向选择结合系谱选育法,并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综合考察,选育出花生新品种桂花33.[结果]桂花33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势强,耐旱、抗倒伏性强,抗叶斑病、中抗青枯病.2011~2012年品比试验发现,荚果平均产量4149.05 kg/ha,分别比对照汕油523和桂花21增产10.68%和12.31%.在2013~2014年广西花生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281.23 kg/ha,籽仁平均产量2759.10 kg/ha,分别比对照桂花21增产7.81%和7.70%;平均粗脂肪含量55.57%,蛋白质含量26.15%,饱果率84.87%,双仁果率82.82%,百果重189.5 g,百仁重74.7 g,出仁率65.05%.在广西武鸣生产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193.50 kg/ha,比当地主栽品种桂花17增产12.06%;在武宣县和北流市生产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分别为4050.50和4237.60kg/ha.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华南花生产区育成且油含量最高的花生品种.[结论]桂花33油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我国南方各主要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在生长中后期适当进行苗情控制.  相似文献   
50.
桂南地区秋冬油葵播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GJ07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不同播期对油葵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油葵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变异系数最高,达14.49,其中8月25日、9月5日、10月5日、10月25日播期的油葵平均产量分别为2775、3015、2910、2640kg/hm^2;9月15日和9月25日两个播期的油葵平均产量为3420、3210kg/hm^2,并且含油率较高、盘粒数多、籽实饱满、出苗整齐。因此,桂南地区秋冬种植油葵的适宜播期为9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