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艳红'枇杷新品种,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我国超大果型品种‘解放钟'为母本、美国枇杷‘黄金块'(Gold Nugget)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多年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总酸含量0.57%)、外观鲜艳、晚熟(福州地区5月中旬成熟)、大果(单果重68.6 g)、抗性强和较丰产等特点.其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亲本和现有的主栽枇杷良种,可作为枇杷升级换代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2.
'早钟6号'枇杷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钟 6号’枇杷叶片中较高的N、P营养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 ;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次序为Ca >N >K >Mg >P ,花穗为K >N >Ca >Mg >P ,果实为K >N >Ca >P >Mg ;认为早钟 6号枇杷属喜Ca、喜K果树 ,生产上应重视Ca肥和K肥的施用 ;枇杷叶片营养分析采样以第一次夏梢叶片为宜 ,初步确定叶片营养诊断的采样适期为 9月。  相似文献   
63.
福建省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主要省区之一,产区主要集中在沿海的丘陵坡地,以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等地栽培最多.宁德地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北缘地带,具有生产晚熟龙眼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发展较快.1999年12月22~26日,受北方强冷气流影响,我省降温幅度大,速度快,各龙眼产区气温普遍降至-3~-5℃,龙眼受冻严重.根据省科委布置,为了解此次冻害对宁德地区龙眼生产的影响,我们于2000年3月2~6日会同宁德地区科委、福安市科委及福鼎市科委、农业局,分别对宁德、福安、福鼎三市龙眼主产区进行冻害情况调查,以期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枇杷果实成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青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的生理代谢变化及果实品质形成机制。【方法】以‘解放钟’枇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及MALDI-TOF/TOF-MS技术分离并鉴定蛋白质,采用RT-qPCR技术分析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同时应用生理生化技术分析生理代谢变化。【结果】成功鉴定出55个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糖代谢(16%)、三羧酸循环与能量代谢(9%)、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14%)、类胡萝卜素合成及乙烯合成(11%)、蛋白质合成(13%)、细胞结构(8%)、防御与胁迫(9%)以及其它调控(13%)等生物学过程。随着果实成熟,参与糖代谢、三羧酸循环与能量代谢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及乙烯合成过程的相关蛋白均上调表达;RT-qPCR的结果与蛋白质丰度变化趋势相一致;同时,糖类物质、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C等的含量不断积累,有机酸含量不断减少。【结论】在蛋白质丰度、生理生化水平以及mRNA水平上的结果共同表明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及能量代谢、类胡萝卜素合成以及乙烯合成等代谢途径在枇杷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枇杷果实品质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枇杷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5.
‘宝石1号’龙眼是从‘冬宝9号’ב石硖’的杂交子代中,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早熟优质大果新品种。树势中等,成花易。果穗大,果实近圆形,大小均匀,单果质量14.3 ~ 16.5 g。果肉黄白色,半透明,不流汁,汁液多,极易离核,肉脆,化渣,可溶固形物含量19.5% ~ 20.3%,可食率70.0% ~ 76.4%,味甜,品质佳。福州地区8月下旬—9月上旬果实成熟,早产、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6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软条白沙’、‘新白1号’、‘解放钟’和‘钟津2号’等4个枇杷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枇杷成熟果实中均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新白1号’蔗糖和果糖含量高,‘软条白沙’果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解放钟’果糖和蔗糖含量高,‘钟津2号’蔗糖含量最高;总糖含量高低依次是‘新白1号’‘钟津2号’‘解放钟’‘软条白沙’,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果皮中的糖含量低于果肉,‘新白1号’和‘软条白沙’果顶中的总糖含量最高,‘解放钟’和‘钟津2号’果基中的总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讨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种质果实性状的稳定性,连续3a对40份不同基因型龙眼种质果实数量性状的年际间表现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在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的不同年份,单果重、果皮重、果肉重、种子重、果皮厚、可食率、可溶性固形含量等果实性状均表现丰富的多样性,并存在年际间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差异,气候条件对果实数量性状有显著影响;不同性状的稳定性有差异,其中可食率的稳定性最高,其次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可将40份龙眼种质按果实性状稳定性分成7类。  相似文献   
68.
不同纸质果袋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1种纸质果袋对枇杷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盛大果袋外观表现最好,与对照相比,紫斑、锈斑、裂果、炭疽分别减少62.97%,32%,81%和41%;内在品质橙黄色纸袋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含酸量减少0.8%,Ve、单果重、可食率分别增加0.7%,0.44%和10.5%。因此,套袋能改善枇杷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9.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于1995年同闽清县库区办开展合作,并签订了早钟6号枇杷5年生公顷产量7500 kg、产值15万元的技术承包协议,通过3年来的生产示范,取得栽后3.33 hm2早钟6号枇杷2年有68%的单株开花,三年全面投产的初步效果,1999年3月16日通过省计委组织的项目中期评估,受到与会专家、代表的一致好评,现将早钟6号枇杷早期高优栽培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0.
枇杷遗传连锁图谱的初步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枇杷‘早钟6号’和‘贵妃’杂交的56株 F1代群体为试材,应用Join-Map4.0作图软件初步构建含19个连锁群,94个遗传标记(23个 SSR 标记、28个ISSR 标记、42个 SRAP 标记和1个果肉颜色性状标记)的枇杷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849.0cM,连锁群平均长度为44.7cM,平均图距为9.1cM。每个连锁群包含2~16个标记,平均为4.9个标记。枇杷果肉颜色性状标记定位在第5连锁群上的S33-250和 UCB842-1000标记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