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1.
以马铃薯主粮化品种陇薯9号为材料,研究了覆膜、大垄、减N等栽培措施对植株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田间枯萎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其中减施N肥10%对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更加明显。在相同的施肥条件下,覆膜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120 cm覆膜大垄双行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低于90 cm覆膜单行,田间块茎产量最高。说明高寒阴湿旱作区适量减施N肥则更符合马铃薯经济、高效、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主粮化品种陇薯9号为材料,研究了覆膜、大垄、减N等栽培措施对植株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田间枯萎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其中减施N肥10%对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更加明显。在相同的施肥条件下,覆膜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120 cm覆膜大垄双行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低于90 cm覆膜单行,田间块茎产量最高。说明高寒阴湿旱作区适量减施N肥则更符合马铃薯经济、高效、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陇薯5号为材料,研究了营养元素配施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元素组合处理陇薯5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具有生育阶段性差异。NPK与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条件下,陇薯5号整个生育期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处理间鲜薯块茎产量存在差异,单施N、单施P处理的块茎平均产量(19 104 kg/hm~2)明显低于对照(NP处理,22 872 kg/hm~2),而施NPK、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处理均较对照增产,其中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处理最高可增产11.18%。随着增施营养元素种类增多,陇薯5号块茎品质得到改善,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陇薯5号块茎品质更符合马铃薯膳食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以陇薯5号为材料,研究了营养元素配施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元素组合处理陇薯5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具有生育阶段性差异。NPK与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条件下,陇薯5号整个生育期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处理间鲜薯块茎产量存在差异,单施N、单施P处理的块茎平均产量(19 104 kg/hm2)明显低于对照(NP处理,22 872 kg/hm2),而施NPK、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处理均较对照增产,其中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处理最高可增产11.18%。随着增施营养元素种类增多,陇薯5号块茎品质得到改善,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陇薯5号块茎品质更符合马铃薯膳食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以陇薯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肥及密度对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含量的影响。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8号干物质含量(Y)的回归方程:Y=32.09642-0.88509 X12-1.21213 X22-1.40128 X32。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对干物质含量(Y)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磷肥>栽培密度>氮肥;单因素效应表明都是在0水平时干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三个因子中任意两个因子的互作效应都是在-1.682~0水平时,干物质含量随着二因子水平的增加而提高,二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水平之后,干物质含量则随着二因子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三因子作用下干物质含量大于29.7%的栽培方案为:纯N 113.20~186.86 kg/hm2,P2O5 109.30~160.68 kg/hm2,栽培密度为48 219~56 781株/hm2。  相似文献   
16.
油炸薯条及全粉加工与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LK 99,由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引进育成.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2008年1月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LK 99是一种,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粮菜兼用型高产早熟作物,富含淀粉、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以及纤维素,营养价值很高.但是,LK99种薯退化严重,在栽培上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卷曲,产量降低,有的甚至出现地上部疯长,地下部薯块很小甚至不结薯现象,使LK 99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对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陇中黄土高原连续实施5a的4种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加秸秆覆盖(NTS)下豌豆地收获后的径流起始时间、径流量、土壤侵蚀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为85mm/h的条件下,NTS可以延缓径流,减小径流强度。与NT,TS,T这3种处理比较,NTS的径流量分别降低了2.4%,12.1%,34.7%。入渗量分别增加了2.7%,13.6%,38.6%。径流出现时间分别延迟1.17,0.83,3.83min。土壤侵蚀量减少了0.3%,17.7%,62.4%。可见,免耕秸秆覆盖的水土保持效应最为明显,传统耕作的方式极易发生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马铃薯生产中稚广的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及LK99为研究对象,在贮藏过程中定期对块茎的干物质含量、粗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粗蛋白含量及龙葵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贮藏期内,随着窖温先高中低后高的变化趋势,块茎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粗淀粉、V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还原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龙葵碱含量变化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马铃薯适度连作技术研究,总结提出加深耕作层、复种灭茬、补施微肥、配方施肥、使用沼肥、加施菌肥、施足有机肥、病虫害防控、新品种选用等马铃薯适度连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枯萎病对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在幼苗期接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后,统计抗病品种陇薯10号和感病品种新大坪的病情指数,并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及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侵染30 d后马铃薯表现出枯萎病症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叶绿素a含量降幅最大,抗病品种陇薯10号比对照降低9.64%,感病品种新大坪比对照降低14.24%。尖孢镰刀菌侵染后马铃薯光合效率显著降低,侵染30 d后,抗病品种陇薯10号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降低39.56%,感病品种新大坪比对照降低47.13%。病株的光响应曲线参数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都显著提高;而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尖孢镰刀菌侵染缩小了马铃薯对光能的利用有效范围。病株CO2响应曲线参数CO2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病株CO2补偿点和光呼吸速率反而升高,说明碳同化过程受到尖孢镰刀菌的限制。暗适应下的初始荧光、最小荧光、最大荧光、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光适应下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及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