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3414”试验设计的玉米氮、磷、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四道江村开展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用能够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顺序为氮钾磷。三种肥料因子间都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但其交互作用程度和规律性并不清晰。通过分析氮、磷、钾肥的三元二次肥效方程,确定此地区玉米最高产量为8513.80kg/hm~2,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320.94kg/hm~2、P_2O_5:92.46kg/hm~2、K_2O:95.60kg/hm~2。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解“百可宁”的毒性强度,我们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体重18~22g的小鼠灌胃,其毒副作用很小,耐受量大于40g/kg。小鼠腹腔注射时具一定的毒性,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0.5080g/20g,故该制剂不宜腹腔注射给药;对21日龄海兰褐公鸡嗉囊灌服,其毒副作用亦很小,耐受量大于50g/kg。结果初步表明该制剂对鸡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长白山区自古一直采用皆伐林地栽培人参,而且只能栽培一茬人参,土地利用率很低、至今老参地大多荒废,参后还林也是近几年才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老参地再栽参问题已是人参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人参栽培技术,参地不使用肥料,怕烂参,但近十几年由于透光棚等一系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区植参土壤培肥改良与高产优质参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长白山区植参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其肥力特征,分析了暗棕壤型及白浆型两类植参土壤障碍因素及培肥改良对策,为长白山区高产优质参培育创造优良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东部山区栽培五味子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肥力是植物栽培的基础,通过土壤肥力测定可为五味子栽培合理选地、改良培肥土壤、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保证五味子栽培获得高产优质并达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土壤的酸碱性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特征,进而影响着作物根系生长和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利用。长白山区植参土壤为酸性土壤,由于成土母质及成土条件上的差异,导致土壤酸度变化较大,因此,研究长白山区植参土壤酸度变化与床土理化性状,肥力特性及与人参生长发育、抗逆性之间关系,科学调控、管理床土酸度,为人参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对提高人参抗逆性能,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大量长白山区植参土壤样品的酸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