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城市耿庄镇蔬菜大棚面积约有2万亩,茄子占了5千亩,所以茄子栽培技术对于菜农很重要。一、生物学特征特性茄子又名落苏,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茄子根系发达,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系分布在30厘米以内,株高0.6~l.0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呈丫形分枝。茄子生长适温为22~  相似文献   
52.
为探索籽用大麻高产栽培方案和测试其种子生产潜力。在不同地点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施肥用量,分别进行春播和秋播试验,随机排列、三次重复。结果显示春播冬收大麻植株高大,但种子产量较低;秋播大麻植株矮小,但种子产量较高。大麻雌株相对雄株矮而壮,雌雄株数呈一定比例。自然条件下,小区产量与总株数、雌株高、雌株分枝高呈显著正相关。籽用大麻可以考虑秋播冬收,可以引至平原种植,间苗时应拔掉瘦高的植株。要获得种子高产应保证足够苗数。  相似文献   
53.
在果蔗间种条件下,考察13个菜用大豆的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鲜百粒重、标准荚率、单粒荚率、瘪荚率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表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存在差异,其中95C-10、桂鲜豆1号等5个品种单株产量较好;单株产量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标准荚、多粒荚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果蔗间种菜用大豆时,要增加产量,应选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标准荚和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皮肤毛囊上的表达规律和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4组,即从不埋植的对照组和3组不同时间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试验组在埋植期间每隔一个月按照2 mg?kg-1 BW的剂量在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采集12个月(从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受试羊体侧部皮肤样品,用定量逆转录PCR (qRT-PCR)检测皮肤中PDGF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各组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对照组在11月时其表达量为全年最低,在12月,随着毛囊周期性生长缓慢进入退行期,其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缓慢上升,并在休止期(1-4月)高度表达。而开始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二年埋植组在翌年1月时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在2月与连续两年埋植组一样,随着绒毛开始脱落,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有下降趋势;到5月,其表达量显著低于1月(P<0.05),此时新一轮的绒毛已长出体表。停止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一年埋植组翌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和毛囊生长周期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PDGFA基因在毛囊生长期低表达,退行期和休止期高表达。埋植褪黑激素可缩短毛囊生长周期。PDGFA基因是一个控制毛囊从兴盛期向退行期和休止期转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55.
一、现状 (一)育苗情况 偃师市育苗面积1100hm2,涉及各类花卉育苗200多个品种,形成了3大花木基地:北部以丘陵区黄杨为主的花木基地、西部以李村镇为中心的城镇绿化苗木基地、中部以城关镇和岳滩镇为主的月季花木以及大地绿化苗木基地.年产花木数百万株,年销乔、灌、草各种花卉苗木1000多万株,年收益人民币5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6.
以红麻细胞质线粒体近等基因系UG93A(不育系)、UG93B(保持系)及UG93A×福红992(恢复系)的F1代为材料,研究花药线粒体基因NAD3和COB的转录与表达。结果发现,在3种供试材料中,基因NAD3的CDS区在DNA水平和RNA编辑水平上均无差异;不育系与保持系的COB基因DNA编码序列无差异,但在RNA水平上发生了编辑,8个位点的编辑均发生于密码子的第一或第二位碱基,且导致氨基酸种类变化,主要为亲水性氨基酸转变为疏水性氨基酸;COB基因在UG93A中的RNA编辑频率低于UG93B;NAD3和COB基因在3种材料中的转录本大小基本相同,但在表达水平上表现为不育系显著低于保持系和F1代。由此推测NAD3和COB基因在红麻花药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在前期已获得红麻atp9基因编码区的基础上,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保持系和F1代为材料,随机选取不同材料的3个atp9独立gDNA克隆子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具有不育细胞质的不育系和F1代与具有可育细胞质的保持系在第290位点处存在碱基差异,具有不育细胞质的材料均为碱基T,而具有可育细胞质的材料在相应位点为碱基A;atp9基因第290位点处T/A碱基转换的cSNP位点经已知细胞质的红麻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检测,同时结合这些资源的田间育性进行分析发现,红麻种质资源UG93-2MS-1、UG93-2MS-2、UG93-2MS-3、UG93-2-22、KN250、KN142、ZB90在第290位点处为碱基T,能扩增出319bp条带,在田间对应的育性除品种UG93-2-22为可育外,其余均为不育或半不育;而福红992在第290位点处为碱基A,未能扩增出319bp条带,在田间对应的育性为可育。因此,位于atp9基因的第290位点处的T/A碱基转换的cSNP位点与红麻不育细胞质相关或连锁,为红麻不育细胞质鉴定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8.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突发性、毁灭性的害虫,及时分析发生原因,对搞好综合治理、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circRNA(Circular RNAs)是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并以共价键形成封闭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ncRNA)分子,根据circRNA的剪接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显子circRNA(Exonic cirRNAs)、内含子circRNA(cirRNAs)和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Exon-in-troncircRNA,EIciRNA).文章从分子特征、研究历程、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及其数据库及分析工具等方面对circRNA研究现状和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结果显示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circRNA被挖掘,其具有稳定性、广泛性、保守性及组织特异性等性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一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circRNA还有许多尚未知悉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如其在绒毛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理,且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在今后研究中,应深入研究circRNA及其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及绒毛发育的作用机制,充分了解其更多的生物学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0.
2008年以来,济源市连续承担全国小麦高产创建实施任务.经过8年的实施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现对济源市2016年开展小麦高产创建的技术模式和实施成效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为今后的高产创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