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基于HA-GGE双标图的甘蔗试验环境评价及品种生态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遗传力校正的GGE双标图(heritability adjusted GGE,HA-GGE),分析基因型(G)、环境(E)、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对产量变异的影响,对14个试验点的分辨力、代表性和理想指数进行分析,并对这些试验点的生态区进行划分。结果表明,甘蔗试验环境对产量变异的影响大于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互作因素中以环境×基因型的互作效应最大,基因型×年份的互作效应最小。广东遂溪(E3)和广西崇左(E6)为最理想试验环境,对筛选广适性新品种和鉴别理想品种的效率最高;福建福州(E1)、福建漳州(E2)、广东湛江(E4)、云南保山(E11)、云南临沧(E13)、云南瑞丽(E14)为理想试验环境;广西百色(E5)、广西河池(E7)、海南临高(E10)、云南开远(E12)为较理想试验环境;广西来宾(E8)、广西柳州(E9)为不太理想的试验环境。根据HA-GGE双标图分析结果,可将我国甘蔗生态区划分为3个,即以广西百色、河池、来宾和柳州为代表的华南内陆甘蔗品种生态区,以云南保山、开远、临沧、瑞丽为代表的西南高原甘蔗品种生态区,涵盖福建福州、漳州、广东湛江、遂溪、广西崇左等试点的华南沿海甘蔗品种生态区。  相似文献   
52.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ER2的两对引物,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PCR扩增,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其中引物EF1/ER1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5种带型,而引物EF2/ER2扩增出3种带型;同时,利用这两对引物对甘蔗(拔地拉)与斑茅杂交的9个F1,甘蔗斑茅真实杂种(崖城96-66、96-46)与CP84-1198的36个BC1以及崖城95-41与内江57-416的12个BC1,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对引物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对斑茅F1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前人(沈万宽)的同工酶鉴定结果相一致,对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品系为假杂种。  相似文献   
53.
根据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有关文件要求,及时总结交流1999年度“甘蔗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各项任务的执行情况,准备2000年的专题验收工作,2000年1月10-13日在福州召开各攻关单位主持人参加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002-02-15专题1999年度工作汇报会。会议由专题主持人?..  相似文献   
54.
55.
以参加国家区试自育的48个品种为材料,分析研究这些品种的亲本和系谱。48个品种共利用亲本49个,母本24个,父本35个,其中10个亲本兼作父、母本。外引品种17个,作母本使用30次,作父本使用19次。自育材料32个,作母本18次,作父本34次。结合亲本多年的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对亲本进行归纳、评价,还比较了我国甘蔗育种各阶段对亲本的选用情况。  相似文献   
56.
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斑茅、Badila及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探讨斑茅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结果表明,海南斑茅92-105和92-77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60,30对染色体全部为中部着丝点,臂比均在1.70以下,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长度之比小于2,属原始的1A型染色体。参试的甘蔗无性系的核型均属2B型。来自组合Badila(2n=80)海南斑茅92-105(2n=60)的杂种崖城96-66染色体数目为2n=70,染色体以n n的方式进行遗传;来自组合Badila×海南斑茅92-77(2n=60)的杂种崖城96-40染色体数目也为2n=70,杂种以n n的方式进行遗传;这些结果表明甘蔗斑茅杂交后代染色体以n n的方式进行遗传。  相似文献   
57.
来自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 5省 (区 )的 15个甘蔗优良品种 (系 )在福州和仙游 2个国家区试点新植 ,试验结果表明 :粤糖 93- 15 9、福农 91- 4710等 13个参试品种均比双对照增产、增糖 ,新植综合性状表现较突出的有粤糖 93- 15 9、福农 91- 4710、闽糖 86 - 2 12 1、粤糖 92 - 12 6及云蔗 89-35 1等。  相似文献   
58.
甘蔗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AMMI模型对17个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CY)、蔗糖分(SC)和含糖量(SY)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以这3个性状的表型值和相应的品种稳定性参数(Dg)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甘蔗CY,SC和SY在不同品种和环境的差异以及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考虑CY,SC和SY的表现和稳定性,福农91-4710、闽糖86-2121为高产稳定性较高的品种,粤糖93-159和云蔗92-19为高糖稳定性较好的品种,粤蔗C25和桂糖92-262为低产稳定性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59.
甘蔗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亲本组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3不完全双列杂交衍生的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6个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母本对除茎径外的3个性状的方差贡献较大,而丛重和锤重的遗传主要是非加性基因效应作用的结果.根据gca效应和sca方差评价亲本.认为Co1001、CP67-412、崖71-374、CP72-1210和新台糖1号是大多数性状的优良配合者,可作为生产性亲本用于甘蔗杂交育种计划.从性状平均值和sca效应值分析,Co1001×崖71-374、CP65—357×崖71-374、CP67-412×崖71-374、CP72—1210×崖82—96、新台精1号×崖84-153和新台糖10号×崖82-96是同母异父半同胞家系中的优良组合,要继续选配以扩大实生苗群体.  相似文献   
60.
以甘蔗与斑茅杂交和回交后代为供试材料,进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供试材料中,海南斑茅92-105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60=60m,属原始的1A型染色体,其他材料的核型均属2B型。以拔地拉(2n=80=70m+10sm)为母本、海南斑茅92-105为父本的杂交后代崖城96-66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70=68m+2sm;以崖城96-66为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