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稻米胚重相关性状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米粒胚重差异显著的广东早籼品种窄叶青8号(ZYQ8)和北方粳稻品种京系17(JX17),以及由它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127个株系,对糙米重、胚乳重、胚重和胚重率4个性状进行了评价与QTL分析。4个性状表现型均为连续分布,且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双向超亲遗传类型,受多基因控制。共检测到13个影响4个性状的QTL,分布于  相似文献   
42.
植物叶片的衰老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机制,与收获器官的形成及营养转运密切相关,受植物内部因素调节,属于不可逆转的过程。作物叶片过早衰老将导致同化能力降低,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加强植物叶片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水稻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延缓水稻叶片衰老,延长其光合功能期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水稻叶片保绿性的概念和分类、叶片保绿过程中叶绿素的功能及其降解等生理生化特点、叶片保绿性的表型遗传和基因效应等遗传特性以及叶片保绿性分子调控等几个方面的进行综述。理清水稻叶片保绿性的分子遗传机制,对具高保绿能力叶片的高产水稻品种选育及高产潜力水稻种质资源的挖掘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利用视频显微扫描技术 ,结合计算机图形分析 ,精确考察了垩白分布不同的 4个 DH株系及其双亲的垩白大小 ,构建了单粒稻米垩白大小的检测体系 ;同时还对 6个早稻品系的透明度和垩白大小的测定进行了比较 ,初步探讨了视频显微技术在稻米垩白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出在不同水深,不同地层中如何采用水上钻探的一些方法及工艺。  相似文献   
45.
生长素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根系是非常重要的吸收营养和水分的器官,其生长与发育受多个植物激素协同调控。本文综述了生长素对水稻根形态建成调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影响生长素合成的YUCCA基因是通过控制生长素在植株体内的浓度来改变根的形态。而生长素运输主要通过调控生长素输出载体PIN和生长素输入载体AUXI的极性分布,影响侧根和不定根的发育,以及根的向重性。此外,TIR1、Aux/IAA与ARF互作在生长素信号转导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他激素可以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调控根系统的建成。但目前水稻相关基因的克隆进展缓慢,对生长素调控网络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更为深入的研究水稻生长素相关基因将对理解水稻根系发育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栽培稻抗旱性指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籼稻窄叶青8号(ZYQ8)和粳稻京系17(JX17)衍生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127个株系,2002年在杭州采用田间断水法栽培,在水分胁迫下,对叶片的卷叶、相对含水量、电导率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了评价,以及相关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ZYQ8抗旱性强于JXl7,这些性状在DH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接近正态分布,受数量性状基因的控制。除了相对含水量与单株产量、电导率与单株产量外,其它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抗旱性育种和资源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7.
水稻耐冷胁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冷胁迫是一个长期威胁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概述了水稻冷胁迫的危害性、水稻在冷胁迫下产生的生理变化、水稻耐冷胁迫的程度的鉴定方法、水稻上一些耐冷胁迫的遗传机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未来耐冷胁迫研究领域的方向及策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稻曲病菌内参基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了稻曲病菌中5个传统内参基因18S rRNA、GAPDH、ubiquitin、β actin、α tubulin的mRNA差异表达情况,并利用geNorm软件分析了它们在4个发育时期和NaCl胁迫处理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菌龄为7 d、8 d、9 d、10 d的稻曲病菌中,α tubulin 2和β actin表达稳定;在0.4 mol/L  NaCl溶液处理0 h、4 h、8 h、12 h、16 h后,β actin和α tubulin 2表达稳定。因此,当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比较稻曲病菌基因表达差异时,可选择α tubulin和β actin作为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49.
微量元素铁、锰、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缺素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量金属元素尽管在水稻体内含量较少,但水稻对微量金属元素吸收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水稻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主要受自身基因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稻在铁、锰、铜等元素缺乏下的症状、生理变化和应对方法,以及铁、锰、铜等元素与其他不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0.
田红刚  陈红旗  胡江  朱旭东  钱前 《核农学报》2016,(11):2096-2103
为改良空育131的稻瘟病抗性,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中金23的Pi-1、Pi-2和Pi-33稻瘟病抗性基因导入到受体亲本空育131中,并通过连续回交结合农艺性状筛选,获得了28个含有不同抗稻瘟病基因的空育131导入系,其中同时含有Pi-1、Pi-2和Pi-33这3个抗性基因的株系k165、k166和k191对稻瘟病的抗病频率均达到了98.4%,明显高于携带1个和2个抗性基因的株系,且k165的综合农艺性状已接近空育131,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是开展品种抗性定向改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