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7篇
  30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生长、发育与性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养殖条件下斑节对虾的生长、外生殖器发育、性腺发育及性成熟之间的关系,对其养殖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斑节对虾雌雄外生殖器官发育和头胸甲长呈线性关系;②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无显著差异.雄性精荚出现的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为头胸甲长3.1 cm,体长11.1 cm,体质量20.0 g;雄性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3.7 cm,体长13.0 cm,体质量37.0 g.池养雌性斑节对虾的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以纳精囊的发育完全(可与雄虾交配)为标志,其最小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4.3 cm、体长15.1 cm、体质量53.0 g,雌性性成熟个体为头胸甲长5.0 cm,体长17.0 cm,体质量75.0 g以上;③池塘养殖斑节对虾性成熟与日龄和养殖环境相关.鱼塭雄虾精荚出现的最早时间为日龄120 d前后,其性成熟日龄约为160 d;池塘养殖雄虾精荚出现的最早时间为日龄150 d前后,其性成熟日龄约为260 d.鱼媪雌虾最早交配发生在日龄165 d前后,性成熟日龄205~236 d,池养雌虾最早交配发生在日龄240~ 280 d,性成熟日龄295~360 d以上.  相似文献   
72.
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为提高上海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和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构建了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系统以.NET 2.0为开发平台,以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合理设计系统框架,实现了用户需要的各种功能。本研究结合上海市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防治实际需求,首先对水稻病虫害数据进行常规采集,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和预警,在发现病虫害症状时可以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提供防治建议和方案,构建了一个采集—预测—诊断—防治一体化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平台。系统基于B/S模式构建,较好的解决了长江农场水稻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芘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4个浓度(0、0.5、1.0和2.0 mg/L)的芘对2种玉米市祥1号(敏感品种)和广甜3号(耐性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芘浓度的升高,市祥1号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广甜3号相对生长量、绝对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b和根系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市祥1号在0.5~1.0 mg/L芘处理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2.0 mg/L时则显著降低,芘浓度≥1.0 mg/L时根系和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而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广甜3号在芘浓度≥1.0 mg/L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与敏感品种市祥1号的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芘浓度与耐性品种广甜3号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玉米苗期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一、无公害芸豆苗期管理技术1.查苗补缺。及时查苗补缺,播种后12-15天,或移栽后7~10天,进行田间查苗,若发现缺苗,应立即补种补栽,保证苗齐、苗全、苗壮。2.匀苗定苗。直播芸豆齐苗后,在1-2片真叶期,匀去弱小苗,3-4片真叶期按预定密度定苗。  相似文献   
75.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35 cm(D35S)和0~50 cm(D50S),秸秆还田量均为10 0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导致不同处理秸秆在土壤中的含量(SC)在1.68~6.06 g·kg^(-1)之间,随着秸秆混入土层深度的增加SC值逐渐减小;秸秆混合还田增加了相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D15S处理相比,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降低了27.3%,48.4%和67.8%,但是秸秆的有机质转化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与D15S、D20S和D50S相比分别增加了28.6%,32.6%和17.5%,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总量表现为D35S>D50S>D15S>D20S,土壤轻组有机碳总量表现出相似的趋势;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没有显著增加相应土层全量养分的含量,但是显著增加了速效养分含量(P<0.05),与初始值相比,D15S、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7.17%~20.6%、9.16%~38.2%和12.6%~43.7%,其中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说明秸秆深混还田能够促进养分在土壤深层的积累,增加全层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因此,建议研究区域秸秆混合还田的深度为0~35 cm,提高秸秆混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实现黑土地保护。  相似文献   
76.
为解决森林生态系统三维褶皱指数计算的灵活性差、效率低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根据三维褶皱指数的数据计算模型和Delaunay三角网面积的相关性,详细阐述了利用三角网生长法构造Delaunay三角网的算法,采用主流前端框架实现了三维褶皱指数计算系统。通过在页面上导入的制式Excel表格数据,系统可以自动绘制出Delaunay三角网,并结合输入的长宽信息,自动计算出相应的三维褶皱指数,从而对该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后,对重金属Cu和Zn的影响情况,为有机物料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室外培养试验为基础,用硫酸铜、硫酸锌溶液浇灌,模拟制备Cu、Zn污染土壤,添加牛粪、菌渣、牧草、树叶、秸秆物料,研究Cu、Zn总量变化。[结果]就Cu、Zn总量而言,Zn总量要高于Cu,且禽畜粪便类高于其他类,鸡粪处理中Cu、Zn总量增幅最大,增幅分别为22.51%和47.01%;就不同形态而言,动物类禽畜粪便对污染土壤Cu、Zn增加效果最显著,天然有机物料对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Cu有明显降低作用。[结论]牛粪有机物料对各形态Cu、Zn含量均有增加效果,天然类有机物料对Cu的有效态含量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求低氮、磷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在不同低氮、磷间进行组合,对金穗98、先玉508、三峡玉9号、高瑞171和金13-2 5个玉米品种幼苗在低氮、磷胁迫下的丙二醛、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5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氮和磷元素缺乏程度与由此而造成的损伤直接相关;不同氮、磷缺乏的胁迫对玉米幼苗的损伤呈现波动性变化,不同组合对所测定各生化指标的影响及程度不同;在不同氮、磷缺乏组合下,5个品种所观察各指标数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品种间数值大小存在差异。对生长逆境敏感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分析显示,最耐氮、磷缺乏的是先玉508,而三峡玉9号和金穗98对氮、磷缺乏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79.
第22届展会概况 秋风今又送清爽,厂商再度会中原,畜牧行业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交易盛会——第二十二届河南家禽交易会。2010年9月20日至21日,由河南省畜牧局、河南省家禽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二届河南家禽交易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河南省人大副主任铁代生、副省长刘满仓、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河南省畜牧局局长李孟顺等领导等同志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0.
2010年,恰逢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时期。正是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份里,中国饲料工业在寒潮与风雪的”冰冷”开局下,经历了动物疫情复杂、畜禽产品价格低迷、各类原材料普涨、企业效益低下的严峻考验,走过了让人提心吊胆的一年,终于到了年终岁末,年复一年.震荡并收获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